《物體分類》說課設計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這些物體進行分類,并指名學生將本組分類情況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學生合作分類,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他們可能會按顏色、大小、形狀以及會滾的和不會滾的不同標準分類。體現了分類的多樣性,也體現了因人而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接著讓學生按形狀不同進行第二次分類,為后面認識各種幾何形體做好準備。
2、認一認
剛才我們把長的像的物體放在一起,他們是好朋友,一共分成了四類。請你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這些好朋友長得什么樣,摸起來有什么感覺?
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組的好朋友?愿意介紹哪一種都可以,說一說他們長什么樣?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看誰聽得最認真。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已有的經驗,讓學生介紹各種幾何形體的特征及名字,例如學生可能會說:長方體長長的、方方的,有六個面,正方體方方正正的,也有六個面,圓柱有點圓,又有點長,站著不會滾,躺著才會滾,球到處亂滾等。并且讓學生愿意介紹哪一種就介紹哪一種,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①圓柱和球都會滾,請你們把圓柱和球放在桌子上滾一滾,看有什么不一樣?
②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不一樣?
同學們不光會觀察,還會傾聽,真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圖,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誰能說一說他們的名字?
(設計意圖:“認一認”這個活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學生用眼觀察,用手觸摸,動口說一說,使學生口、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和思考的能力。)
3、找一找
我們的好朋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請你們找一找,想一想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長得像這些好朋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讓學生再次感知四種幾何形體的特征,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要還原于生活”。)
4、摸一摸
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長什么樣?好了,睜開眼睛,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摸一摸”的游戲:老師這里有一個神奇的袋子,我請一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請你摸一個長方體,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在袋子里摸各種幾何形體,然后讓小組內同學輪流玩這個游戲。
(設計意圖:“玩”是兒童的天性,我抓住一年級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設計此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玩中鞏固新知識,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語言表達能力,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設計意圖:四大活動分一分、認一認、找一找、摸一摸的設計,并不是平鋪直敘,而是環環緊扣,層層遞進,突出了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讓數學課堂充滿了活力,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65頁“練一練”第1題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朋友分別是誰呢?請你找一找。
2、再次出現機器人。
剛才大家都發現這個機器人長得有點怪,原來是由各種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組成的,請你數一數,分別有幾個。
3、請你們回家后,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并告訴你的爸爸媽媽,你搭的玩具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各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