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輛車教學設計
故事引出的思考并小結:
古時候,有一個人養了一群猴子,他給每只猴子早上吃三個桃子,晚上吃兩個桃子。有一天,這群猴子鬧起來了,說:“主人,你為什么晚上少給我們吃一個呢?”,于是主人想了想說:“嗯,那這樣吧。早上吃兩個桃子,晚上多一個,吃三個桃子。這樣總行了吧。”猴子都高興的點頭說:行,行。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傾聽故事,思考故事當中有什么數學問題。
通過聽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故事中領悟加法的交換律。
板書設計:
有幾輛車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背景材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23——24頁。知識目標:通過解決有幾輛車這一問題,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8~29頁的內容。[教材簡析]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幾何形體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學生的合作和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頁6和7的數數和認數以及序數和書寫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并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課標內容:感知兩個加數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解決。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第一冊p38~39頁《分類》。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94、95頁。教學目標: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下冊)第60~62頁。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2頁一84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實際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7頁。教學目標1. 通過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自主發現并掌握10的分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