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4
二、合作探究,體驗發現。
(一)觀察圖面。
1、提出要求。師:不過,我們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可別忘了,這里面還藏著許多數量呢,請大家翻開課本p84頁,仔細地找一找,找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或其他,數一數,有多少?告訴同桌的小朋友。
2、同桌活動反饋。看課件回答。師:哪位小朋友能大聲地告訴大家,你數什么?有多少?
(12只小鳥在天上飛,5只小鳥停在樹上;草地上有6只鵝,湖里游著8只鵝;草地上有6只白羊,4只灰羊;13朵紅花,6朵黃花;湖的左邊有9棵小樹,右邊有7棵小樹。‘近處還有一棵大樹’)——生邊說,師邊點擊出現相應的圖片,觀察圖中數量,列算式。
(二)小組合作。
1、提出要求。師:同學們的眼力真好!找出了這么多的數量(把數量讀一讀),對你們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誰先來試一試?
2、個別生示范提。同時請一名生列式,教師板演出算式。(最好反饋兩個不一樣的問題:求總數與相差數,再讓生進行比較。)
3、組內提問題、解決問題。師:象這樣的數學問題,你們會提嗎?那好,請你在小組里提出來,一人提,其他同學列式解答,在小組內按順序輪流進行。等一下,把你提的問題提出來考考全班同學,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提的問題最準確,哪組同學回答得最棒,老師要送給他漂亮的貼紙。
4、全班交流。對提得好的問題加以肯定,錯的由學生互相幫助。
【設計意圖:《課標》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的方式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重要方式。”此環節通過創設“美麗的田園”這一情境,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經歷充分地觀察、交流并嘗試解決的過程,從而能從日常的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三、鞏固內化,發揮思維。
(一)編數學故事。
1、提出要求。師:大家真棒!從美麗的田園一課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而且還能獨立解決。其實呀,這些算式還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你們能從這些算式中選幾個來編編數學故事嗎?
2、個別生編。
3、同桌互編。自己選兩個不同的算式編數學故事。
4、反饋。師:剛才大家在交流時,誰的數學故事最有趣呢?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同桌編的數學故事?
5、課間音樂。師:同學們的小腦袋真聰明,聰明的腦袋是我們的一件寶,還有一件寶是?(雙手)你們的小手靈巧嗎?現在讓我們來唱首歌贊美我們的雙手——《巧巧手》。
【設計意圖:學生的認知規律是經歷動作認知——圖像認知——符號認知。學生已經獲取了符號認知了,他能不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在這里,通過讓學生根據算式編數學故事,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課堂學的知識就是生活中的數學。】
(二)數星星
課件出示圖片練習情景
(三)快樂說一說
課本第90頁第3題。
(四)課件出示復習圖片
小組長分課前老師準備給同學們的測試題,進行口算測試。
四.總結。
今天大家從美麗的田園一課中發現了許多數學問題,而且還能獨立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在生活中同學們要多留心觀察,找出身邊的數學問題來,看自己會不會解決。
板書
美麗的田園
填上小鳥12只 1 一共有多少只? 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