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4
四、數學游戲:一分鐘體驗.
1.1分鐘做多少口算道?
2.1分鐘寫多少字?
3.1分鐘數多少數?
4.1分鐘讀多少字?
板書設計
小芳的上午
時針指到幾, 分針剛過12, 就讀成“幾時剛過”。
時針指到幾, 分針快到12, 就讀成“快幾時了”。
九、統計
最喜歡的水果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創設集體活動需要水果的情境,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形成統計圖、統計表,并能通過看統計圖、表解決問題。然后通過一些生活中物品的統計,鞏固新知,嘗試提出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體驗。
二、學情簡介
本部分知識是以學生剛學過的分類和比較為前提的,所以學生的前期經驗是比較充分的。教材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狀況,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去吸引他們,為學生營造一種生活化的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進行實踐、合作、交流、學習。對學生統計觀念的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目標預設
1、通過參與統計活動,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有所體驗。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2、借助有趣真實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3、經歷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并作出決策的過程。
4、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有所體驗。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水果圖片每人一套、題單每人一張。
四、過程設計
(一)創設活動情境
師:元旦節快到了,咱們班打算搞一個慶祝活動,在活動中老師想給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個你最喜歡的水果(板書),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橘子最容易買到(逐一展示)。
抽生問制造沖突:只買一種水果行嗎?大家喜歡的水果各不相同,怎么辦呢?
生:每種水果都買一點。
師:那每種水果各買多少個呢?誰能幫老師想想辦法?
生:讓喜歡各種水果的人舉手,數一數有多少人就行了。
師:大家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先把每個人喜歡水果的情況收集起來吧?
(二)合作探究
1、明確要求
師:這樣,我們分組活動,了解一下每個組孩子最喜歡的水果的情況;請聽要求:
要求一:每個人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水果。
要求二:想一想,把你最喜歡的水果怎樣擺讓人很容易看清楚你們組喜歡吃每種水果的各有幾個人?
要求三:同學們貼完后,組長檢查你們組是否都選了,是不是都只選了一個。
2、分組活動(教師巡視點撥)
3、收集原始資源(一邊收集一邊問:你們組有幾個人?有沒有多選的?有沒有誰沒有選?)
4、比較評價
師:欣賞一下四個組的成果,他們是怎樣擺的?怎樣擺才能讓我們最容易看出同學們喜歡水果的情況?
生:他們擺的很亂,都不容易看出來。
師:那該怎樣辦呢?(選擇一組作為示例)
生:可以分類嘛(上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