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備課教案4
練習鞏固
1、引導學生分成兩個一組做游戲:從箱子里邊拿出寫有數字的卡片,組成數字算式,共同說出計算的結果,要求兩個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集體討論計算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說出計算步驟。
3、總結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表揚做得好的小組,鼓勵學生應該善于觀察、認真思考。
板書設計
課題
整理和復習(二)
教學內容:122—123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鞏固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系統化地了解和掌握知識。
2、培養學生學會總結所學的知識。
教學重點:知識的系統化
教學難點: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復習加法表的內容
引導學生回憶加法表,并指導學生找出它的規律來。
強調加法表的特點,啟發學生根據加法表寫出減法表來。
二、復習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列出減法表,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討論,讓每一個小組的成員討論完以后,寫出減法表。
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減法表的組成,把每個小組的總結在全班展示出來。
總結列出減法表,表揚做得好的小組,鼓勵學生應該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和總結新的知識。
總結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合練習
引導學生對本單元內容進行總體的回顧,指引學生學習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問:誰能告訴我,本單元學習了哪些內容?
肯定學生的回答,補充學生遺漏的知識點,仔細講解每一個小知識點,從概念到注意事項到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
布置系統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計算。
板書設計
課題
總復習(一)
教學內容:總復習1-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復習過程,體驗復習方法,感受復習的必要性。
2、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教學重點: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順序的表述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回顧引入
回顧:我們已經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1、看目錄相互說說;
2、全班交流;
3、教師概括。
二、溝通整理
(一)數數、基數、序數
以一個小組為例,進行以下活動:
1、數出全組人數:(1)按座次順數,倒數。(2)全組人數無序地站在一起,再數。
2、他(她)的座位是第幾?還可以是第幾?
(二)數的大小比較:數序
1、根據一列數(13567)完成:
(1)說出3的相鄰數,并按順序填在這列數中,這兩個數與3還可以是什么關系?
(2)什么數可以放在“1”的前面?它表示什么?
(3)把這列數接著數到20。
2、根據0-20這列數,請學生提出一些有關的數學問題,讓同學回答。
(三)數的組成(16)
用小棒表示:
(1)一根一根地數
(2)拿出一捆和一根
(3)在計數器上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
三、綜合練習
板書設計
課題
總復習(二)
教學內容:總復習7-15題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按一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比較準確地區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
2、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不進位加法及相應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及相應減法。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區別進位與不進位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具準備
教學過
一、復習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1、引導學生回憶11-20各數字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做練習鞏固這部分內容。例如計算:12+6,說出它們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