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分類-北師大版
學習記憶方法,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接著以小貓和小狗的問題為線索認識物體。教學過程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做到精心創設教學情景、以情促動、以動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與實踐、討論與交流相結合。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積極的動手摸一摸,開口數一數,用眼睛觀察物體的樣子,猜一猜物體的形狀,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使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區別中記憶。同時教學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師的游戲,目的在于讓學生有空間的感覺,同時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建立自細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案示例二
物體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
知道它們的名稱,能辨認這幾種物體,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經歷直觀認識物體的過程,并在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體驗.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及小組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在分類的活動中初步感知物體的形狀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請來了許多你們喜歡的小伙伴,你們瞧,有積木、皮球、還有橡皮泥呢!我們要和這些小伙伴共同走進美妙的數學世界,去認識大自然中很多美好的物體,如果你們很高興就向老師招招手!
(二)物體分類
1.你們看,老師把它們分別放在了你們的學具盤里,請各小組同學商量一下,能把這些小伙伴分分類嗎?再說一說你們為什么這樣分,好嗎?
2.學生分小組活動
3.學生反饋
(1)按材料分:把紙做的放在一起,塑料做的放在一起;
(2)按顏色分:把紅色的分在一起,黃色的分在一起,花的放在一塊;
(3)按形狀分:把長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象柱子似的放在一塊,球放在一起;(4)按大小分:把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
(三)教師小結
你們真聰明,想出這么多的分類方法!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按形狀分的這一類,他們就是按數學眼光來分的.
二、活動二:摸一摸,說一說各種形體的特點
(一)描述物體的形狀
1.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小伙伴,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它的樣子,再為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2.學生反饋
3.教師同步出示圖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二)整理學具
我們先把長方體放在盤子里,再把圓柱放在長方體的旁邊,盤子里還缺誰呢?
(三)構建立體圖形
學生閉上眼睛,教師說物體名稱,學生想象它的樣子,并用手比劃出物體的樣子
三、活動三:小組游戲,進一步感知各種形體的特征
(一)摸出物體,說出形狀
教師:我這里有一個神奇的袋子,你們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嗎?請聽好游戲規則,先閉上眼睛,把手伸進袋子里,摸到一個物體后說出它的名字,再拿出來讓同學驗證,說對了我們用掌聲來祝賀他.先從1號同學開始活動.
(二)按指定的形狀摸出物體
教師:由一名同學指定大家在袋子里摸出具體形狀,摸對了,小組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稱贊他,從1號開始輪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