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進一步培養空間觀念。
2、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上下”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體驗“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課件、數學書、練習冊、鉛筆盒、橡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在“森林運動會”上學習了“前后”,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位置關系——上下(板書課題)。
二、探究領悟
(一)想一想:
1、看一看,說一說。
這一天,大樹爺爺家來了兩只小動物,你們看是誰?
出示小鳥和小兔,誰愿意幫助小鳥說一說它現在的位置?誰來說說小兔的位置?
(樹爺爺的建議:在說上下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自己看提示再說說小鳥和小兔的位置。指名說。
2、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瞧,又來了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它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呢?
(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在小鳥的下面。)
3、議一議:
有的同學說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學說松鼠在下面,這是怎么回事,誰說得對呢? 為什么? 小組討論,報結果。
4、教師小結:
這兩種說法都對,只是因為一個是把松鼠與小兔比,一個是把松鼠與小鳥比,所以說法不一樣,但是說 得都是對的。)
現在小兔的上面有誰?小鳥的下面有誰?指生回答。
5、試一試:大家討論得太好了,小蝴蝶知道了也來了(出示),你會說它的具體位置嗎?同桌練習說。指名說。
6、放松小游戲:說一說自己鼻子的位置。
7、擺一擺,說一說:
(1)請小朋友拿出數學書,把鉛筆盒放在數學書的上面,把練習冊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鉛筆盒的上面。
(2)誰能說說數學書、鉛筆盒的位置?
(3)隨意調換學習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說一說他們現在的位置。
8、說見聞:在生活中你見過什么物品,它們之間也有上下的位置關系?(如:家里、教室里、校園里物品的上下關系等)
三、拓展應用
(一)基本練習
p58練一練第1題
(1)出示小書架,看一看書架有幾層?這里除了書還擺了哪些東西?誰能用“上下”來介紹這些物品的擺放位置?
(2)變動物品的位置,我提問題你來答。(如:小熊在哪里?)
(二)變式練習
1、p59 練一練第3題。
寶物在哪個盒子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p59練一練第4題。
觀察圖,房子有幾層? 哪是第一層……哪是第四層? 誰來給小動物們分房子?說一說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指生分房子并說出位置關系)
提示:大象住一層較合理。
3、數學故事:
看圖說故事,問: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不上壞人的當……)
你能用“上下”來說說狐貍和烏鴉的位置嗎?指名回答。
(三)拓展練習
p59練一練第5題。
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匯報,說說你是怎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