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與順序——上下(精選3篇)
位置與順序——上下 篇1
位置與順序:上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59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學生按必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必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樹爺爺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為松樹爺爺慶祝生日。同學們看,他們倆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據圖上小鳥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們貼到黑板上嗎?(生板:小白兔、小鳥圖)
2、小鳥和小白兔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他們站的位置不一樣,這節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位置與順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主題圖。
(1)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說說小鳥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樹爺爺的好朋友,他也趕來為松鼠爺爺慶祝生日,你們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據圖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貼到黑板上嗎?(生板:松鼠圖)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誰能用“上”“下”說說松鼠的位置?
(3)小結:小松鼠如果和小鳥比,那他在小鳥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下面。所以三個動物進行比較的時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這棵松樹上,該怎樣描述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組合作,一起討論。
(5)指導看書、書寫。根據小朋友判斷的各個動物的相對位置,把書本主題圖的填空補充完整。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反饋。
2、親身體驗上下的位置聯系。
(1)小朋友們,觀察過你的同桌嗎?你能發現他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聯系嗎?,
(2)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聯系。
3、感受上下的相對性。
(1)按小組長的要求擺放學習用品。
(2)分組活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說書架上物品擺放的位置。
(1)課件出示書架和物品,請同學們用“上”、“下”相互說說它們的位置聯系。
(2)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3)集體反饋。
(4)誰說得好,為什么?
2、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圖(說一說59頁3題)。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一說他們的位置聯系嗎?
3、分房子。
(1)動物園里建了一棟新房子,準備分給小狗、小兔、小貓和大象,請你給它們分一分,并用“上”、“下”說一說它們的位置聯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反饋。
4、第59頁的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誰在最下面?誰在最下面?
(1)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反饋。
(3)指名板書圖。
四、故事。
(1)觀看《狐貍和烏鴉》動畫。
(2)用上下編一個故事。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觀察”“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動物及其物體上下的位置聯系,也已經體驗到:一個物體的上下位置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并且還可以變化。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上下聯系的例子,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吧!
位置與順序——上下 篇2
內容
課時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上和下的位置關系。
2、 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上和下的位置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上和下的位置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課本中的情景圖、信封(小動物和房子)
課型
新授課
主要教學方法
觀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出示大樹圖)
師:今天是大樹爺爺的生日,大樹爺爺的好朋友——小動物們都
趕來給大樹爺爺慶祝生日!你瞧!小鳥和小兔子最先到了大樹爺爺的家。
二、 新課講授
(一)出示小鳥和小兔子的情境圖。
師:誰來說說小鳥和小兔子的上下位置?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
生1:小鳥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
生2:小鳥在樹上,小兔子在樹下等。
師:這時,又來了一只小松鼠(出示小松鼠圖)你能說說小松鼠在哪里?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
生1:松鼠在中間。
生2:松鼠在小兔子的上面。
生3:松鼠在小鳥的下面等。
師:章老師想說,松鼠在上面,你覺得怎樣?
(這時需要給學生一點時間思考后,再指名學生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
生1:我以為不正確,因為松鼠是在中間。
生2:不夠準確,因為松鼠跟小兔子比,松鼠是在小兔子的上面,但是跟小鳥比,松鼠是在小鳥的下面。
(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都給予肯定。)
(二)出示課后“練一練”第一題的情境圖。
師:來給大樹爺爺慶祝生日的小動物,給大樹爺爺送來了很多的禮物。大樹爺爺把這些禮物整整齊齊地放在了一個柜子里。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吧!
師:觀察圖上有什么?花瓶在書的哪一面?書在花瓶的哪一面?
(其余的讓學生提問,學生回答。)
誰還能提出其他問題?誰來回答?
(三)游戲(結合身體,進一步理解鞏固上和下的位置關系。)
師:學了這么多,老師看有些小朋友有點累了。現在,我們來活動活動一下雙手,好嗎?請跟老師一起做,嘴巴、鼻子、眼睛、眼睛、嘴巴!
小朋友看看你的同桌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說一說它們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三、 反饋練習,鞏固強化
(一)出示課后“練一練”第三題的情境圖。
師:看著小動物與大樹爺爺那高心勁兒,老師也想參加大樹爺爺的生日聚會。
給大樹爺爺送什么禮物呢?最后老師決定給大樹爺爺送一幅自己畫的畫。小朋友,你覺得漂亮嗎?畫上有什么?你能不能發現關于上和下的數學問題呢?
(先同桌說一說,后指名交流)
(二)出示課后“練一練”第四題的情境圖。
師:小象、小貓、小狗也是大樹爺爺的好朋友,他們跟小兔子住在一起。今天他們有事來不了了。不過,他們托小兔子帶來了一張照片——他們的家。你看,這就是他們的家,你們來猜一猜,他們各住在哪兒并說說他們的上下關系。
(四人一小組,組長拿出房子和小動物)
先分好家,并說小動物家的上下關系。(師巡視指導)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關于上、上的位置關系(板書:上下)。上和下
是一對好朋友,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找到他們。看看你們能不能發現?今天回去之后好好找一找。
板書設計 :
情境圖
小鳥在小兔子的 面,
小兔子在小鳥的 面,
松鼠在小兔子的 面,
松鼠在小鳥的 面。
位置與順序——上下 篇3
位置與順序:上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59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樹爺爺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為松樹爺爺慶祝生日。同學們看,他們倆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據圖上小鳥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們貼到黑板上嗎?(生板:小白兔、小鳥圖)
2、小鳥和小白兔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他們站的位置不一樣,這節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位置與順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主題圖。
(1)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說說小鳥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樹爺爺的好朋友,他也趕來為松鼠爺爺慶祝生日,你們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據圖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貼到黑板上嗎?(生板:松鼠圖)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誰能用“上”“下”說說松鼠的位置?
(3)小結:小松鼠如果和小鳥比,那他在小鳥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個動物進行比較的時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這棵松樹上,該怎樣描述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組合作,一起討論。
(5)指導看書、書寫。根據小朋友判斷的各個動物的相對位置,把書本主題圖的填空補充完整。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反饋。
2、親身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1)小朋友們,觀察過你的同桌嗎?你能發現他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嗎?,
(2)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
3、感受上下的相對性。
(1)按小組長的要求擺放學習用品。
(2)分組活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說書架上物品擺放的位置。
(1)課件出示書架和物品,請同學們用“上”、“下”相互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3)集體反饋。
(4)誰說得好,為什么?
2、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圖(說一說59頁3題)。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3、分房子。
(1)動物園里建了一棟新房子,準備分給小狗、小兔、小貓和大象,請你給它們分一分,并用“上”、“下”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反饋。
4、第59頁的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1)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反饋。
(3)指名板書圖。
四、故事。
(1)觀看《狐貍和烏鴉》動畫。
(2)用上下編一個故事。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觀察”“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動物及其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也已經體驗到:一個物體的上下位置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并且還可以變化。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上下關系的例子,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