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案(通用8篇)
上下教案 篇1
學習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58—59頁內容。
學習目標:1、通過具體活動使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
的能力及想象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從中體會
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樂趣。
學習重點: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上下位置關系。
學習難點:體驗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學具準備:課件、投影儀、教學書、練習冊、鉛筆盒、像皮、動物圖
片、膠水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老師說一個字,請小朋友說一個意思相反的字。師:大(小)、多(少)……上(下),激勵: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說得又對又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
揭示課題:上下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小故事情境: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動物們都躲進屋里……它們就到大樹爺爺那尋求幫助。
(2)課件出示小鳥和小白兔
誰愿意幫助小鳥來說一說它現在的位置?
學生1:小鳥在上面。
學生2:小鳥在小白兔的上面。
誰來說說小白兔的位置?
學生1:小白兔在下面。
學生2:小白兔在小鳥的下面。
(3)大樹爺爺提建議:小朋友在說上下時,要說清楚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1、體驗上下的相對性。
(1)課件出示小松鼠,在小鳥和小白兔的中間。
①誰來說說小松鼠的位置?
學生1:小松鼠在小鳥的下面。
學生2: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
②討論:為什么一定說小松鼠在上面?一會又說它在下面呢?
③全班交流。
④小結。
激勵:你回答的太棒了,解釋的這樣清楚,老師一聽就明白了,太感謝你了。
(2)課件出示:小猴子在小松鼠和小白兔中間。
誰能說出小猴子的位置?
學生1:小猴子在小鳥的下面。
學生2:小猴子在小白兔的上面。
學生3:小猴子在小松鼠的下面。
……
激勵:你真是一位善于觀察、認真細心的孩子。
(3)給小動物分房子。
①四人小組活動。
②反饋不同分法的小組。
③說一說。
住在最下面,是第 層; 住在最上面,是 層;第2層住的是誰 ,它在 的上面, 的下面,第三層呢?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激勵:你考慮的真周到,我替小動物謝謝你了。
三、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擺一擺,說一說。
(1)請小朋友拿出數學書,把鉛筆盒放在數學書的上面,把練習冊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鉛筆盒的上面。
(2)課件出示擺放圖:
你們同它擺的一樣嗎?誰能說說數學書、鉛筆盒的位置?
(3)隨意調換學習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說一說他們現在的位置。
2、說說身體上的上下問題。
(1)同位互相看一看,結合身體上的東西說說它們間的上下位置關系。
(2)組織交流。
3、說說教室里的上下問題。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上下來說一說。
(2)組織交流。
4、出示小書架。
(1)提問:書架有幾層?都擺了哪些東西?
(2)指名當小小解說員,介紹書架里面物品的擺放位置。
激勵:你的解說太精彩了,有機會老師推薦你到電視臺當小小解說員,好嗎?
四、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 P59t3圖。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2)組織交流。
2、課件出示 P59t5圖。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激勵:你的想法很獨特,老師真得向你學習了,謝謝你給老師講解的這樣清楚。
五、評價體驗
這節課你們學得高興嗎?說一說有哪些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對老師滿意嗎?為什么?
激勵:你的收獲可真多,繼續努力,相信你以后會對自己很滿意,感謝你對老師的評價。
上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上、下,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
2、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香蕉、蘋果、玩具、圖書等實物;幼兒操作單頁37、38。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上下的空間位置。
2、活動難點:能用語言將上下位置描述出來,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的趣味。
3、指導要點:在看看、說說中,引導幼兒說說東西擺放的位置。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金蘋果、銀蘋果"引入活動
2、游戲"藏貓貓"引出活動主題,認識上下空間位置。
(1)創設問題情境。
布置一個情境:桌子上放著香蕉,桌子下放著蘋果。
(2)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請幼兒說說香蕉、蘋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3、學習認識分上、下方位。
教師出示教具,并提問:這幢樓房有幾層?
教師找開第二層的窗戶,露出小動物,并提問:這是誰的家呢?小猴家搬來了新的鄰居,你們猜猜住在小猴上面的是誰?住在它下面的又會是誰?
教師分別打開上、下窗戶,請幼兒用完整描述"住在小猴上面"、"住在小猴下面。
4、進一步區分上、下方位。
(1)出示多個玩具,請幼兒按老師的指示放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2)讓幼兒自己放,放完后告訴大家:我把什么東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導幼兒完成操作單頁37、386、結束活動,找找說說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說說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東西放在什么的下面?
上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區別物體在空間中的上下位置關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2、培養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黑貓警長和一只耳的頭飾、老鼠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游戲:小朋友,你們聽過黑貓警長的故事嗎?你們喜歡誰?那今天老師來當黑貓警長,小朋友們都是白貓警士。好了,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去森林里轉一轉,看看有什么新任務。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看看都有誰?(幼兒自由回答。)
小鳥在哪里?還有誰在樹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里?還有誰在樹下呢?
小結:小猴、小鳥、小松鼠它們都在樹上,小狗、小豬、小貓咪它們都在樹下。
2、我們又來到了小河邊,看看都有誰?(幼兒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里?誰在橋下?
三、在情境游戲中指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
1、“接電話”進入情境,黑貓警長剛才接到兔媽媽打來的電話,說它們家有老鼠偷吃糧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媽媽家的各個地方,我們先偵察一下敵情。記住:大家輕輕地走過去仔細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來向我報告你們在什么地方發現了老鼠?
2、白貓警士進入創設的情境中,偵察后坐回椅子向警長報告敵情。
提問:你在什么地方發現了老鼠?(幼兒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發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柜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3、黑貓警長:“竟然有那么多老鼠在搗亂,情況十萬火急,白貓警士們,我們快去抓老鼠吧!
(所有白貓警士聽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場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貓警士抓住一只老鼠后回到座位上向警長報告,游戲在音樂背景下活動。
4、老鼠抓到了,現在請告訴我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抓到老鼠的?(提問個別小朋友,并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
如:我在桌子上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椅子下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窗臺上抓到一只老鼠。
小結:我的白貓警士都很能干,都抓到了老鼠。
四、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方位詞。
1、師:但是、最壞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們想把它抓住嗎?“一只耳”很狡猾,要抓住它,先要鍛煉我們的眼睛。(聽口令,眼睛看上面,眼睛看下面,眼珠轉一轉。)
2、另一位老師扮演“一只耳”出現,東張西望,然后藏在桌子下,警長一聲令下“不許動,哪里逃?”
五、結束活動。
我們的白貓警士都很能干,晚上我們共度老鼠晚餐,let's go!(警士們勝利完成任務,在音樂聲中走出活動室。)
上下教案 篇4
物質準備
青青草原圖一幅、擺放各種家具的圖一幅、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人物圖片各一張、供幼兒玩耍和躲藏的物品每人一份、音樂《喜羊羊和灰太狼》主題曲
經驗準備
能夠熟練的操作玩耍教師準備的各種物品
能夠初步的區分并說出自己身體部位的上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聽音樂做動作)
師:〈出示青青草原圖〉美麗的青青草原上,一群快樂的羊羊在做游戲。(請幼兒跟著音樂來用各種物品和羊羊做游戲。)
要求:幼兒可將這些物品放在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頭上、腳下、肩膀、屁股……)
[運用操作法復習,區分并說出自己身體部位的上下]
二、借助自己身體區分兩個物體的上下
師:請幼兒演示并說出,剛才把那些玩具都放在了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
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說出:放在上面/下面,
↓ ↓
物品 身體部位
上面/下面放著
↓ ↓
身體部位 物品
[通過個別示范,小結嘗試讓幼兒用完整話表述,并正確借助自己身體來區分物體的上下]
三、兩個物體直接區分上下
師:“孩子們,灰太狼來了,請小朋友們幫忙把這些羊羊們都藏在房子里。(幼兒操作,將羊藏好,師幫助幼兒操作圖片)
師:“灰太狼找不到羊羊,就走了”
請個別幼兒說出,剛才你把羊藏在地方?引導幼兒說完整話,地方主要指出在什么的上面或下面。
[通過操作法讓幼兒直接區分兩個物體的上下]
四、游戲:“灰太狼來了”
講解游戲規則與要求
教師當灰太狼,小朋友當小羊,當說:“灰太狼來了”時,請幼兒運用各種物品將自己藏好,當“灰太狼走后”,請幼兒分別說出自己藏到了什么地方?并指明該地方是在上面/下面。
要求:在藏時要注意相互合作,不推也不擠。
幼兒游戲,指導幼兒說出完整話:“自己藏到了上面/下面。”
小結幼兒游戲情況。
通過游戲法加深鞏固幼兒對上下的區分,并說出完整話
五、結束
放音樂,幼兒自由選材料做游戲。
小班數學教案區別上下篇二
課題一 上、下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第 周第 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
教學目標:
1、 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具、學具準備:、彩筆、紙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同學們,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編書的叔叔、阿姨們給我們帶來了兩位朋友——聰聰和明明。他們可是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噢,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他們就會跳出來幫忙的。同學們愿意和他們成為朋友嗎?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 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這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板書課題:上、下)
二、 探究新知
1、 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的例子嗎?
2、 觀察畫面,體會上、下的含義
(1) 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 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 大家發現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 看書第1頁,完成書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訂正。
三、 活動
1、 拍手游戲
(1) 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 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 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口令,其余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 畫一幅自己喜歡的能夠表示上下關系的畫
四、 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上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上、下,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
2、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PPT課件;香蕉、蘋果、玩具、圖書等實物。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上下的空間位置。
2、活動難點:能用語言將上下位置描述出來,感知物體上下方位變化的趣味。
3、指導要點:在看看、說說中,引導幼兒說說東西擺放的位置。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金蘋果、銀蘋果"引入活動
2、游戲"藏貓貓"引出活動主題,認識上下空間位置。
(1)創設問題情境。
布置一個情境:桌子上放著香蕉,桌子下放著蘋果。
(2)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請幼兒說說香蕉、蘋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小班數學教案及反思《上下放放放》含PPT課件
(2)讓幼兒自己放,放完后告訴大家:我把什么東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導幼兒找找說說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說說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東西放在什么的下面?
上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激起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區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并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讓幼兒知道上下的含義以及上下的相對性。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背景:平面房子圖,猴、熊手偶,狗、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1、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保育員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
聽故事:懶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會屋休息,小猴搶先躺在了下鋪。并說:“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說:“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說,我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還是不聽,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問:
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里啦?(下鋪)
B、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猴聽了嗎?
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鋪)
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并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
二、1、議論:
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
幼1:燈泡吊在房頂上。
幼2:鐘掛在墻上。
.....
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為什么放下面嗎?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層的,我睡在下層。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臟呀?
2、老師小結:
A、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
B、以近處物體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戲活動:《小狗和小貓》
1、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
3、看誰找到有快又好,表揚找對房子的幼兒,給最快的掛金牌。
4、游戲進行二、三次,小結,游戲結束。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讓幼兒自由組合,繼續做游戲。
上下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認識上下》是學前班中班數學課本的一個內容,只要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對上下的空間方位有個初步的感知認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游戲,感受上下這一空間方位;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會用“上下”進行簡單的描述;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歌曲《生日快樂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貼圖、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畫有柜子的A4紙、水果貼紙)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根據的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這一特點,在組織本次活動時,我主要讓幼兒通過觀察、游戲、操作等方法,來幫助幼兒理解上、下方位。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感受上下空間方位;
難點:能清楚的用“上下”進行簡單的描述;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情境導入:給大樹爺爺過生日;
教師課件出示大樹圖片,相繼出示老鷹、小兔、小松鼠、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位置;
1、老鷹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鷹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一)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觀察課件,比較小動物的位置,用語言準確描述小動物的位置;
1、老鷹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鷹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兒注意,引出活動主題;
(二)引導幼兒認識上、下方位;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雞蛋、蘋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師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說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師播放歌曲、與幼兒一起唱生日歌,為大樹爺爺慶祝生日;
(二)認識上、下
1、觀察課件,準確說出雞蛋、蘋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兒觀察,說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運用實物,以具體的形象向幼兒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兒理解。
(三)游戲: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戲的方式鞏固幼兒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四)動手操作,《幫大樹爺爺整理禮物》,鞏固幼兒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1、給幼兒發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導幼兒動手操作;
2、指名讓幼兒上臺匯報,檢查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動手操作,《幫大樹爺爺整理禮物》,鞏固
1、幼兒擺放實物,把大樹爺爺的生日禮物放到柜子里;
2、個別幼兒到講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說一說自己把這些禮物分別放在什么地方。加強、鞏固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上下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認識不同的方位可以幫助幼兒發展空間概念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完成學習內容,說出小動物所處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引導生觀察圖,指出小兔,小熊所處的位置
1、引導幼兒用上下個說一句話
二、引導生觀察樹上樹下各有什么動物?
引導生有樹上`````樹下練習對話
三、鞏固新知說說圖中的小動物都在什么位置小鳥……
小朋友……
鴨子……
四、知識拓展,引導幼兒說話天上有…
地上有…
五、活動評價
教學反思:
孩子們的學習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動規范化,常識經驗系統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數學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過生活經驗,孩子們才能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