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6 j q x》第一課時課堂實錄及反思
師:對呀,兩點不見了,我們還讀ü。
3、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記住這個規(guī)則呢?
生:編兒歌,小 ü 碰見 j q x ,急忙脫帽,問聲好。小 ü 碰見 j q x ,擦干眼淚笑嘻嘻。)
4、拼一拼,讀一讀。一人拼讀,大家跟讀。
5、游戲:登山(略)
【設計思路】
本課時 j q x 教學的編排是從直觀的畫面引入的,讓學生從圖形到拼音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三幅圖都是利用圖意引導學生說出 j q x 的發(fā)音。教師注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性訓練:從圖引入──發(fā)音練習──記憶字形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如:自己編兒歌記憶字形,用小棒、毛線、紙片擺一擺,橡皮泥捏一捏,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這幾個拼音娃娃。
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拼音的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說普通話和識字教學相結合。”漢語拼音的教學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堂課設計中多次交替出現(xiàn)游戲和活動,但不是為了課堂的熱鬧而設計游戲,游戲活動是為了學生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情感而服務的。同樣是記字母,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游戲: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生與學生合作、小組的集體合作,使學生始終有新鮮感。
【教后反思】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進入小學以后,老師嚴格的學習要求,不斷增加的學習內容,很快讓小朋友們感到不習慣,作為一年級新生的老師,我們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捕捉教學契機,搭建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平臺。
1、借助游戲,活躍思維:
朱紹禹先生說:“語文學科就是思維學科。”思維是智力活動的中心,思維能力是人的整個結構的中樞。在《j q x》一課教學中,讓學生用毛線、小棒、紙片擺一擺、用橡皮泥捏一捏,再用“我用什么擺成什么”的句式說一說。這樣讓學生通過畫畫、貼貼、擺擺形成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分析、判斷、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使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
2、創(chuàng)編兒歌,塑造心靈:
在拼音教學中利用創(chuàng)編字母兒歌,來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如教聲母“j q x ” 編成兒歌:“小雞小雞──j j j ;七彩氣球──q q q ;切開西瓜──x x x”。賦予字母意義,不僅能引起兒童注意和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獲取新知識的成就感,并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也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和語文實踐的過程中,給了每個學生展示、表現(xiàn)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樂。
3、利用情境,發(fā)展語言:
針對小學生喜愛圖畫,善于直觀想象的認知特點,在新課伊始,總是帶領學生對整課的圖畫進行具體的觀察和敘說。在拼音階段,出現(xiàn)了詞語、句子、兒歌,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漢字,發(fā)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強了趣味性,盡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又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教和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開辟了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