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0 ao ou iu》教學感悟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本來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漢語拼音的重點是學拼音,認漢字,學拼音是重中之重。就這堂課,我談談自己對拼音教學的幾點感受:1、《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根據這一要求和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易于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游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 “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比如,課一開始,我先用語言創設情境: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伴隨著著優美的音樂到拼音樂園去秋游,好嗎?隨即出現ai ei ui 復習讀音及發音方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叩開了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之門,把學生一開始就帶入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之中,帶入了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學習本課三個復韻母中,學生始終是在“認識新朋友”的情景中學習的,其樂溶溶。拼讀音節是學生最感困難的,在課堂上,我用一個個游戲,高漲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拼讀在學生自我的學習中落實到位,比如學生拼讀做動作,老師猜的游戲,我要求學生在心里拼,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拼讀過關,這樣不僅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于樂,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樂此不彼。在平時,我也經常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教學。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ai,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i);可以整體認讀音節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還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2、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尊重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我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在ao ou iu教學安排上,層次分明,首先,我把重點放在ao的教學上,因為再前面的試教中,我發現學生對于ao 的發音把握不好。于是先讓學生看圖,由奧運會引出復韻母ao,然后利用課件,直觀演示ao的發音口型,讓學生靜看,靜聽,使學生對ao 的發音過程有一個初步認識,然后通過大量的讀,鞏固學生的發音。這一設計主要意圖是:只有學之有法,才能學之有效,學之有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教學生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這一部分重點教給學生ao的發音方法,就為學生學習lou iu的讀音找到了鑰匙。在教學韻母ou時,在閱讀教材中,我發現書上的插圖“蓮藕”學生難以理解,于是,我把引入的圖改位學生喜聞樂見的“海鷗”,這部分我的重點就是教給學生方法,先讓學生觀察我的口型,然后學生跟讀,為下個環節的學生自學做鋪墊。在教學iu及四聲這一環節時, “由扶到放”,大膽的放手,利用學生已掌握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爭當小老師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從而讓他們的潛能得到發揮,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飛揚,讓他們的眼里、臉上自始自終都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另外,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但我們也應該給他們自己讀書的時間,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讀書上的音節練習,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看書讀書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