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誰也來像老師那樣問,請小朋友回答?〈生問——生答〉
學生的情緒高昂,爭當小老師,爭當小評委,在這里也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品詞析句,體會美
師:老師有個疑問想請小朋友幫忙來解決,好嗎?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運用比較法讓學生體味其中原由,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教學,學生自己體會領悟,最后真正明白了。
(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生:多了一個“只”讀起來比較好聽、讀起來比較順口。
生:有了“只”以后,說明了小女孩只有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生:小女孩除了星星藍天外什么也看不見了。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被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吸引住了。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被一閃一閃的星星包圍著,她感到天空太
美了,她陶醉了。
師: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現在,我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并加上動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樂
分組嘗試讀——其他小組評價——指名范讀,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師:小朋友們都讀得很好,讓老師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過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藍天上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以外,還像什么?生:這月兒彎彎的,像一條香蕉。生:這月兒小小的,兩頭尖尖的。
生:這月兒像小船,也像鐮刀。
生:這月兒有時候還像細細的眉毛。
師:那小女孩為什么覺得月兒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鐮刀呢?
生:老師,我知道了,香蕉只能吃,不能坐。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生:因為月亮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小船也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生:還有天空是藍藍的,大海也是藍藍的。
生:老師,我還有補充。因為大海很大很大,很廣很廣,天空也是很大很大,很廣很廣。
生:說月兒像小船,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
師:說得真好。(展示圖)繪聲繪色地向學生描述:小女孩看見夜空中這一輪彎月,兩頭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我能坐在這小船似的月兒里看看美麗的夜空景色那該多好啊!想著想著,她仿佛看見遼闊的藍天變成大海,月兒變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觀賞著美麗的夜空景色。
接著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臺抬頭看著藍天,藍天上的星星,又有月亮,你覺得月亮像什么?請同學瞇著眼睛,聽著琴聲,有什么感覺?(好像飛上了藍天,坐在彎彎的月亮上,都看見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打開思維的大門,描繪出五彩繽紛的夜空。
三、討論
1、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
2、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教學不能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不能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本案例采用了哪些有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