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實錄(精選13篇)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1
一、有關背景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寫景詩,作者通過詩歌的形式描寫了秋天夜空的美麗景色。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作者選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了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課文前兩行寫月兒的美,引起兒童豐富的想象,把彎彎的月兒比作小費品后兩行寫"我"坐在小船里盡情地欣賞美麗的碧空和滿天的繁星。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教學中如何從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創設情境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現摘以下幾個教學片斷。
二、實施(課堂教學節錄)
(一)激趣引題,感受美
師:你們知道有哪些船?
生:輪船。
生:貨船。
生:軍艦。
生:潛水艇。
生:帆船。
師:這些船在哪里行駛的?
生:所有的船都在大海中行駛。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是一種有趣的船,它是在什么地方?
生:老師,我知道,這種有趣的船,它叫“月亮船”,它在天上。出示圖〈一〉
師:圖上畫的是哪里?誰坐在那里,她干什么?
生:圖上有一個小女孩,她坐在月亮船里看星星。
生:這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里看見了很多很多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里看見了無數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師:我們先來放松一下,請大家閉上眼睛,聽一聽,歌里唱的是什么?
生: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生: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師充滿感情對學生說:是呀,在晴朗夜晚,滿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們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師帶你們和小女孩一起上天去旅行。
(二)整體感知,再現美
配樂朗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邊聽邊看邊想:小女孩乘著小小的船看見了什么?
生:在小小的船上小女孩看見了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生:我看見許多星星向我眨眼睛。
通過這段繪聲繪色的講述,就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體會到月空的美。
通過這一環節教學,培養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并能一邊聽一邊想,使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師:請小朋友在組內輕輕地把兒歌讀一讀,要求做到
1、將生字的讀音讀正確。〈讀一讀〉
2、數一數有幾句話,編上號碼。
3、議一議:小小的船兒指什么?
。▽W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兒歌中的小小的的船兒是月兒。小女孩乘著月兒看見了星星與藍天,現在請每組組長帶領小朋友再讀兒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正確答案填好,看哪組又快又好。(用拼音填寫)
各小組自學,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撸撸撸叩脑聝,____的船,
。撸撸撸叩拇瑑海撸撸撸撸撸撸
我在_________船里坐,
。撸撸撸撸呖匆姡撸撸撸咝切牵撸撸撸撸咛臁
師:現在,我們來做“你問我答”的游戲:
師:怎樣的月兒怎樣的船?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師:小小的船兒怎么樣?生: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怎么樣的星星,怎么樣的天?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誰也來像老師那樣問,請小朋友回答?〈生問——生答〉
學生的情緒高昂,爭當小老師,爭當小評委,在這里也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品詞析句,體會美
師:老師有個疑問想請小朋友幫忙來解決,好嗎?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運用比較法讓學生體味其中原由,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教學,學生自己體會領悟,最后真正明白了。
。猩x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生:多了一個“只”讀起來比較好聽、讀起來比較順口。
生:有了“只”以后,說明了小女孩只有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生:小女孩除了星星藍天外什么也看不見了。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被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吸引住了。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被一閃一閃的星星包圍著,她感到天空太
美了,她陶醉了。
師: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F在,我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并加上動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樂
分組嘗試讀——其他小組評價——指名范讀,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師:小朋友們都讀得很好,讓老師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過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藍天上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以外,還像什么?生:這月兒彎彎的,像一條香蕉。生:這月兒小小的,兩頭尖尖的。
生:這月兒像小船,也像鐮刀。
生:這月兒有時候還像細細的眉毛。
師:那小女孩為什么覺得月兒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鐮刀呢?
生:老師,我知道了,香蕉只能吃,不能坐。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生:因為月亮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小船也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生:還有天空是藍藍的,大海也是藍藍的。
生:老師,我還有補充。因為大海很大很大,很廣很廣,天空也是很大很大,很廣很廣。
生:說月兒像小船,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
師:說得真好。(展示圖)繪聲繪色地向學生描述:小女孩看見夜空中這一輪彎月,兩頭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我能坐在這小船似的月兒里看看美麗的夜空景色那該多好啊!想著想著,她仿佛看見遼闊的藍天變成大海,月兒變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觀賞著美麗的夜空景色。
接著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臺抬頭看著藍天,藍天上的星星,又有月亮,你覺得月亮像什么?請同學瞇著眼睛,聽著琴聲,有什么感覺?(好像飛上了藍天,坐在彎彎的月亮上,都看見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打開思維的大門,描繪出五彩繽紛的夜空。
三、討論
1、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
2、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教學不能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不能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本案例采用了哪些有效的形式?
四、簡析
每天走進教室,就會覺得迎面撲來勃勃生氣,眼前是一個個生龍活虎般的學生,是一群蘊藏著智慧,洋溢著情感,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大人已很少具有的可塑性、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比大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滿活力與主動性。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這塊磁石就在我們老師備課筆記的旁邊閃爍著光亮,是拿起,還是放下,教學的效果就大不一樣。教學往往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的分工是, “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則把老師講的知識聽好記住”。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丟棄了那塊寶貴的磁石一一美。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符號活動。那必然是枯燥無味的。學生生來具有的審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而產生愉悅的情緒,產生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的“力”。沒有主動投入教學過程的“力”,教學的主體性又如何體現呢!教學手段的運用,主要的是決定于教師對教學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現教材之美。教學手段實際上是一種媒介,通過它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要使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讓學生能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從而在其間產生一種偷悅之感。因為美感總是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具體感受的。沒有學生感知的興奮,就談不上美的感受。
為激起孩子學習詩歌的興趣,那就要把詩歌描寫的意境,先推到孩子的眼前,進而讓他們走進去,這中間就需要運用情境教學了。因為詩歌注重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人物、景物、事件的愛憎和感嘆。詩歌描寫的場景和兒童生活的經驗,往往是相通的或是相關的。在教學時,我們就要想辦法,將詩的意境與兒童的生活經驗溝通。兒童生活中經歷過的,他們就覺得特別親切,教學從這兒入手,利用兒童的積累喚起兒童的親切感,他們就會帶著一種朦朧的抒情的情緒狀態,進入詩境。皮亞杰在《教育心里學與兒童心理學》中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
因此,起始課的審美誘導,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審美期待,借以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審美內在動力。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在上面的教例中,因為孩子們喜歡唱、喜歡跳,特別對自己學過的曲子,在語文課上出現更覺得新奇。因此便讓孩子們閉上眼睛,一邊聽音樂,一邊感受那滿天的小星星,多美啊!用這種藝術的手段,出現在課堂上,孩子特別親切,覺得那美麗的彎月就在眼前。這段導入,把詩的內容,詩中的景一一月亮,詩中的人一一那個看月亮的小朋友"我",連同寫詩的人都揉入一個美妙的境界中,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也進到這詩境中。最后讓學生為圖畫配上聲音,目的在體會圖中小女孩輕松、歡快的心情,以及被那美麗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激起學生共鳴,讓他們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閃爍的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學生有了這樣的感受,老師再進行指導,就能把短文的意境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展現出來。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不穩定的,集中注意的時間短,持久性較差,注意的范圍也有局限性。而游戲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激發學生人人想參與,人人想表現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輕松偷快。如上教例“你問我答”的游戲中,當“小老師”提出問題,必須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讀好問句。這里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評價,自我完善。
在比較句子這一環節中,通過四人組的討論,孩子們在匯報學習中,相互傾聽小伙伴的發言,共同求得多種不同答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通過與他人互動交往,引發新的思考,潛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啟迪下得到開發,既求異也求同。在這經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中,他們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2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貼畫嗎?
生:喜歡。
師:現在,我們就來創造一幅貼畫,題目是《夜空》(出示深藍色天空背景掛圖)。夜晚的天空寧靜而又美麗,夜空中都有什么呢?
生: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師:能說說你看見的星星是什么樣的嗎?
生:夜空中的星星非常多,數也數不清。
生:有的星星很亮有的星星看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亮晶晶的,好象許多小眼睛。
生:他說的是歌詞!
師:雖然是歌詞,但是用的很巧妙,大家同樣給他掌聲(鼓掌)。下面,我們就一邊唱《小星星》一邊貼小星星。
師:貼了這么多金色的星星,太美了!看看還缺什么呢?
生:還有月亮。
師:貼什么樣的月亮合適呢?
生:貼一個圓圓的月亮。
師:為什么?
生:圓月亮又明亮又好看,像一面鏡子。
生:應貼一個彎彎的月亮。
生:因為星星又多又亮,所以月亮應該又小又彎的。
生:他說得對。我平時看到月亮時,如果它很大很圓很亮,星星就會很少。
師:(貼上彎月亮)說得很有道理,你是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
師:從古至今,月亮曾給人們許多遐想,F在我們也來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像什么?
生:彎彎的月亮像一把鐮刀。
師: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莊稼地。
生:彎彎的月亮像馬蹄兒。
生:馬到哪去了?
生:馬兒跑了,看不見了。
生:彎彎的月亮像媽媽微笑的眼睛。
師:每一個人都有一位親愛的媽媽,我們只有做一個懂事的孩子,才會經常看到媽媽彎彎的笑眼。
生:彎彎的月亮像一塊圓餅干被我咬了一大口。
生:(笑)真貪吃,都吃到月亮上去了。
師:同學們說得真有趣,想象力很獨特。
生:彎彎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師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好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了。這首詩寫得非常美。(配樂)如果我們把夜空比作海洋,彎彎的月兒就像一只小小的船,F在,就讓我們一起飛向天空(貼上小女孩圖),乘著這只月亮船去遨游太空?矗{藍的天上,無數的星星一閃一閃地眨眼睛,好象歡迎小朋友去探險,這神秘而又美麗的夜空,老師用一首歌來贊美它。(演唱歌曲《小小的船》,在背誦課文)這首詩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葉圣陶老爺爺寫給小朋友的,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
評析:
想象是通往創新的橋梁。《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本教學片斷的設計首先是以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為宗旨,從學生的心理、思維、興趣出發,采用貼畫、唱歌、朗誦等直觀形象的手段去創設學生的認知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了想象的主動性,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感知和領悟課文中月亮與船兩個意象的聯系。其次,體現了教學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要素。通過語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多聯想,多表達。如“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學生的發言充滿新意。同時,參與到學生的想象世界中,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的空間,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3
一、 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課件出示謎語) (課件出示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
師:猜猜這是什么?
2、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都很喜歡月亮吧。黃老師這里也有個月亮,瞧——晴朗的夜晚,藍藍的天空,可愛的小姑娘,這是多么美麗的畫面!有一位叫葉圣陶的老爺爺把它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就是《小小的船》。
師:誰來讀讀。(板書課題)
3、拼讀“船”
師:“船”是這課 的生字寶寶,誰來叫叫它的名字。(個別讀、開小火車讀)
師:“船”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偏旁,他是“舟”字旁邊。(跟讀2遍)
師:再讀課題
二、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1、范讀。
師:請小朋友打開書本翻到76頁,先聽黃老師來讀課文,注意聽清字音。
2、自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大聲朗讀課文,讀時請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生字寶寶請多讀幾遍。
3、檢查反饋
師:大家讀得都很認真,那這一課的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你都認識了嗎?
師:我們開火車來讀一讀吧!
4、讀課文
師:我們跟生字寶寶、詞語寶寶打了招呼,現在讓我們把他們送回到課文里去吧。
師:誰來讀讀課文?
師:當小朋友讀的時候請你想想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三、識字讀文,培養語感
1、學習課文第一、句話。
師:課文第一句話就寫了月兒,是怎么樣的月兒呢?(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師:“彎” 是這一課的生字寶寶,誰能讀?
師:誰能連起來把這個詞語讀一讀?(“彎彎的月兒”開小火車讀)
師:誰能、指出圖中哪里是彎彎的?
師;你還知道什么東西也是彎彎的?
師:“小小的船”指的又是什么?
師:誰能用“彎彎的月兒像……”來說一說?(課件出示)
2、學習課文第二句話。
師:月兒除了是彎彎的,還有什么特點?
師:“兩頭尖”是指文中的哪里?
師:誰能有感情地讀好這兩句話?
3、師:晴朗的夜空真美啊!月兒彎彎像小船,小船尖尖惹人。小姑娘看著看著好象自己來到了月亮上了。這時,她會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第三句話,教師范讀。
自由朗讀第三句話,找一找像“小小” 這樣的詞語。
讀詞語,學生字:藍 閃 星
師:誰愿意讀一讀這些詞語?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寶寶?
師:你還能說說像小小、藍藍這樣的詞語嗎?
朗讀指導
想象讀
師:如果現在正是夜晚,你在院子里抬頭看著藍天,天上有星星又有月亮?,著彎彎的月亮多像小船啊……想著想著,你好象飛上了藍天,坐到了月亮上,誰能想象著來讀這句話呢?
個別讀、小組讀、齊讀
4、朗讀指導
。▊別讀)師:哪位小朋友愿意讀一讀整篇課文。
(范讀)
師: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師:請來評價一下我的朗讀吧!
師:老師讀得這么好,是有秘密武器的。瞧──(課件出示課文節奏圖)
。▊別讀)
。R讀)
四、想象說話,拓展延伸
1、師:晴朗的夜空多美!如果現在你坐在月亮船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對夜空說些什么呢?
2、讀全文
五、歌唱課文,感受體會
1、多美!文章美,小朋友讀得更美。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歌呢!聽──(課件播放音樂)
2、齊唱
師;讓我們也一起來唱一唱吧!
六、寫字指導
1、出示要寫的生字:田、電
2、請小朋友說說寫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3、范寫
4、學生寫字(教師在教師巡查)
七、小結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小的船》,和課文里的小姑娘一起坐到了月亮船上,欣賞了美麗的夜空,還朗讀了優美的文章,你們高興嗎?下課的時候,請小朋友再讀一讀課文,最好能把它背下來。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4
(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展示課終于講完了,講一節公開課對我來說簡直是扒了層皮。特把自己的教學過程整理出來,公示出來,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指點。如果有朋友需要本課課件,可以留言找我要,竊以為自己做的課件還算差不多。)
師:小朋友,晚飯后,睡覺前,你們最喜歡干什么呢?
生:我喜歡看書。
師:小書蟲一定懂得很多知識。
生:我最喜歡看電視。
師:電視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歡樂。劉老師最喜歡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了,今天還給大家帶來了圖片,想看嗎?(配樂播放夜空圖片)
生:(哇、呀表示感嘆)
師:誰來告訴大家看到夜空的圖片后,最想說什么?
生:夜空真美麗。
生:我很高興。
(愛因斯坦指出:“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奧蘇伯爾說過:“一般稱之為學校情景中的成就動機,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驅力決定成分。而兒童認知內驅力的產生,需要學習情境的新穎、教學內容的新奇、教學語言的生動有趣------” 詩情畫意的開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進入情境,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效果。)
師:是啊,夜空真美,有一位老爺爺也非常喜歡夜空,他還寫了首兒歌呢。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小小的船》,請看老師寫課題,船左邊是個舟,右邊的上面是幾個的幾去掉鉤,右邊的下面是個口。誰告訴大家你見過什么樣的船?
生:我見過輪船。
生:我見過小木船。
生:我會疊紙船。
。ㄖ逃姨K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背景和舞臺。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船”字的教學,拉近了課堂和生活的距離。)
師:輪船、木船、紙船的船都是小小的船的船。今天我們來讀讀《小小的船》這篇課文。請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請教拼音朋友。
。▽W生練習讀書)
師:誰能把課文一字不錯的讀給大家聽。
生:(讀課文)
師:真了不起,每個字音都讀正確了。課文有幾句話?老師找三個小朋友給大家讀一讀。讀書可是要讀出停頓、讀出節奏的,其他的小朋友注意聽,他們誰能把停頓讀出來。
生:(一人一句讀課文。)
。ㄟ@里讓學生分句讀課文,強化句的概念,于無為處見有為。)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認為誰讀得最好,讀出來停頓了。
生:我認為邊續騰讀得最好,最后一句話他把停頓讀出來了。
師:好,請邊續騰領著大家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生領讀第三句話)
師:誰的朗讀最需要幫助,你想幫助誰讀?
生:溫馨讀第二句話的時候斷句斷錯了,應該是小小的船兒 兩頭尖,她讀成了小小小的船 兒兩頭尖。
師:你聽得真認真。我們再請溫馨讀一遍好嗎?
生:小小的船兒 兩頭尖。
師:溫馨進步真大。我們請她當老師領著大家讀。
生:(領讀)
生:老師,我也想當老師領讀。
師:好,請你領著大家讀。
生:(領讀)
生:(舉手者很多)我也想當老師。
師:想當老師的請起立,一起當老師。
生:(齊讀課文)
師:小朋友讀了這么多遍了,課文記住了嗎?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我來問你們來答。什么樣的月兒什么樣的船?(邊拍手打節拍邊問)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師:我剛才看到張靜也拍手打節拍了,她看到老師拍手也拍手,真會模仿,我可高興了。咱們繼續——小小的船兒怎么樣?
生: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全都拍起了手)
師:我在什么樣的船里坐?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師:只看見什么樣的星星什么樣的天?
生: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劉老師把小朋友的回答寫在黑板上。(板書: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小朋友請看黑板,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這些詞都是三個字,最后一個字都是的。
生:我發現這些詞的前兩個字都一樣。
師: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嗎?
生:小小的 大大的 高高的 矮矮的 長長的 短短的 寬寬的 窄窄的
師:小朋友請摸摸我們的桌面,有什么感覺?
生:滑滑的 涼涼的
師:你們看劉老師的頭發怎么樣?
生:劉老師的頭發長長的、彎彎的、黑黑的。
生:老師,我摸了一下自己的臉,軟軟的、熱乎乎的。
生:我的校服綠綠的。
生:趙廣達的眼睛大大的。
生:陳苗苗長得白白的。
生:趙帥胖胖的。
(根據文本語言特色,讓學生品賞好詞佳句中,進行比較、分析、運用,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習語言的表達,豐富了詞匯,鍛煉了譴詞造句的能力。)
師:
師:小朋友想想你平常見到的月牙,除了像小船還像什么?
生:彎彎的月兒像吃了一半的月餅。
生:我看到的彎彎的月兒像眉毛。
生:我看到的月亮像豆芽。
生:我看到過的彎彎的月兒像鐮刀。
生:我看見過彎彎的月兒像香蕉。
生:彎彎的月兒像電話聽筒。
生:彎彎的月兒像西瓜皮。
生:彎彎的月兒像門把手。
師:小女孩為什么不說它像香蕉、像西瓜皮、像鐮刀呢,而說他像小小的船,她想干嗎呢?
生:她想坐上月亮船。如果坐到西瓜皮上會滑下來。
師:想不想看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的樣子?(播放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的配樂動畫)
師: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到了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像什么呢?
生:閃閃的星星像一眨一眨的眼睛。
生:閃閃的星星像寶石,閃閃發光。
生:閃閃的星星像螢火蟲,我要是能坐在月亮船上肯定會捉到許多許多的螢火蟲。
生:閃閃的星星像金子,好多好多閃閃發光的金子。
生:閃閃的星星像小魚,我很想坐在月亮船上釣魚。
師:藍藍的天像什么呢?
生:藍藍的天像大海。
生:藍藍的天像小朋友用畫筆畫的畫。
生:藍藍的天像用藍色墨水染的布。
生:藍藍的天像大大的游泳池,在里面洗澡肯定很舒服。
。ㄟ@些稚嫩卻充滿童心、童趣的語言,源于頭腦庫存的語言與文本語言的撞擊與融合。因此,既有仿的痕跡,又有創的內容。而通過這種仿中有創的訓練,學生從不同程度上開掘了文本的潛在資源,創生了文本的新資源。)
師:漂亮的小女孩、彎彎的月亮、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空,多么美麗的意境啊。咱們也來美美地讀一讀課文。劉老師看看誰的表情最美。
。ㄉ杂删毩曌x,指名讀,師生比賽讀。)
。〞x百遍,其義自見。讀,永遠都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形式。但讀不能無目的,無層次。上面學生的閱讀,第一個層次是讀準確,第二個層次是讀出節奏和停頓,第三個環節是表情讀,讀出味道。第四個環節就是在此基礎上內化語言,積累背誦。)
師:小朋友,兒歌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呢,請聽——(播放視頻兒歌)第一遍靜靜地聽,第二遍我們可以跟著唱。第三遍我們聽著音樂,邊唱邊跳舞。
。◣熒煌d歌載舞。)
。ㄌK霍姆林斯基說:“把教育的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載歌載舞既是為了讓學生背誦兒歌、積累語言,也是為了讓學生受到語言美、情感美的熏陶。)
師:小朋友,生字寶寶在課文中我們都認識了。這一課的生字寶寶可調皮了,他們跑到了月亮上去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大屏幕出示坐在月亮船上的帶拼音的生字組成的詞。)
生:(開火車讀、齊讀)
師:生字寶寶在月亮上蹦啊,跳啊,累出了汗,把拼音小帽子摘了下來你們還認識嗎?(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組成的詞)
生:(自由讀、桌友對讀、指名讀)
師:生字寶寶本領可大了,變成小星星,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出示生字)
生:(開火車讀)
師:時間不早了,生字寶寶要回家了,可是帽子找不到了。他們很著急,咱們把他們的帽子喊過來好嗎?
生:(看生字拼拼音。)
師:一7班的小朋友真愛幫助人,獎勵你們一首童謠。(大屏幕出示)
星星和月亮
月亮月亮是媽媽,
星星星星是wá wɑ。
月亮笑,彎zuǐ巴。
星星閃,yǎn jing zhǎ。
藍天是床,
白云是bèi,
媽媽娃娃都困啦。
。ㄗ杂勺x,指名讀,齊讀。)
師:生字寶寶可高興了,你們看,他們有問題要問咱們了。大家好,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
生:你的名字叫“見”。
師:你能告訴我你是怎么記住我的樣子了嗎?
生:寶貝的“貝”尾巴一翹就能看見到東西了。
師:大家好,你們認識我嗎?
生:你是坐,坐車的坐,“二人土上坐”就是坐。
師:(出示看字卡)我的名字叫什么?
生:你的名字叫看。把手搭在眼睛上往遠處看。(邊做動作邊講。)
師:生字寶寶說謝謝小朋友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你們瞧,他們回到家了。要想把繩子寶寶寫得好看,需要一看,看清楚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二描,也就是描紅;三臨,描紅后在田字格內寫一個。
。ㄉ鷷鴮懀
。ń逃龑W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師:小朋友,如果你能夠坐上月亮船,或許遇到漂亮的嫦娥姐姐,或許遇到外星人,或許遇到人造衛星,或許遇到火箭。(出示圖片)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到一些書來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呂淑湘說,學習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最后的環節的設計,旨在為學生打開一扇閱讀的窗。)
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關注這一理念,盡量用這一理念在課堂中教學。
一、走近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整節課我努力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二、活動多樣化,豐富體驗的方式
在教學中應可能地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唱兒歌,表演兒歌,畫畫兒歌,想象描述兒歌……學生在多種角色體驗中獲得新的感受。
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1、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學生的學習習慣還要進一步的強化培養;2、對學生放得不夠,一節課下來,都是老師牽著學生學這學那,學生自主能動性發揮不夠。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5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請大家把第19課的課題讀一遍。
生:(齊讀)小小的船(chuán)。
師:先讀準這個拼音:“chuán”。
生:chuán、chuán。
師:對,“船”是翹舌音。我們沒有學過“船”字,現在看老師寫。(板書:船)“船”字的偏旁是新的,這一小撇寫短些,這一撇寫長一些,叫豎撇。再寫橫折鉤,上面一點,當中一橫有點像一提,但右邊不要出頭,下面一點,這叫“舟”字旁。
生:“舟”字旁。
師:“舟”字原是這樣寫的(邊說邊板書“舟”),當中一橫兩邊出頭,但作為偏旁,這一橫右邊不能寫出頭,到橫折鉤這里為止。舟就是船,作為偏旁叫“舟”字旁。大家再讀兩遍。
生:“舟”字旁、“舟”字旁。
【對新出現的偏旁,留給學生的“初印象”至關重要。對此,斯老師非常經心在意、一絲不茍,她一邊親自板書,一邊解說提醒,不僅讓學生知道寫字的筆順,看到了如何起筆、運筆,而且讓學生學習用“部件”分析字形,體現了“整體——零筆——整體”的原則,這有利于學生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眼耳心手并用,印象自然深刻!
師:“船”字的右半邊我們是熟悉的,是哪個字的半邊?
生:“船”字右半邊是鉛筆的“鉛”字的半邊。
【聯系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盡量用大單位記憶法,簡化了學生識字的心理過程,有利于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師:講得很好。“船”字比較難寫,特別是“舟”字旁,我們大家用手來寫一遍,舉起手,預備——起。
生:一小撇,豎撇,橫折鉤……(書空“船”字)
師:太慢了,沒有精神,能不能寫快一點?
生:能。(精神飽滿地又書空一遍)
師:在你們書空時,我聽到一個小朋友把“橫折鉤”說成是“橫豎鉤”,這里應該是“橫折鉤”。大家再來書空一遍。
(學生書空)
師:這一遍大家寫得不錯。你們看到過船嗎?有哪些船呢?
生:我看到過玄武湖的小游船。
生:我看到過小木船、帆船。
生:我見過大輪船。
生:還有裝貨的貨船。
生:還有裝油的船,叫油船。
生:還有宇宙飛船。
(有的學生舉著手還想說)
師:對!小木船、大輪船、宇宙飛船都是這個“船”字。那么,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兒歌里,講的是什么樣的船呢?請你們翻開第19課,自己先學一學,不認識的字,可以讀讀拼音。
(學生自學,小聲地讀拼音,學生字)
【教師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具體明確。一年級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已經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小聲讀課文、讀拼音、學生字,既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邊讀邊思,走進課文,也有利于保護小學生稚嫩的嗓子。】
師:(稍停片刻)看好的同學舉手。你們已經自己學習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里說的是怎樣一只船呀?
生:是彎彎的一只船。
師:是嗎?大家再說說。
【一句反問“是嗎?”一個要求“再說說”,啟發了全班學生:讀書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弄清意思。】
生:是把月亮比作一只小船。
生:把彎彎的月兒當作一只小船。
師:對!這只船不是小木船,不是大輪船,不是帆船,也不是宇宙飛船,是把彎彎的月兒當作一只小小的船。(放出幻燈,畫面上有一個小朋友,坐在彎彎的月兒上)大家看,是這樣的月兒,彎彎的,這個小朋友坐在月亮上,把月亮當小船。
【教師沒有講比喻的知識,卻讓小學生通過讀課文、看幻燈領悟到了什么是打比方。此時出示幻燈,恰到好處,既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及時表揚、鼓勵了學生,又用具體鮮明的圖畫強化了學生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學生欣賞幻燈畫面)
師:這只船的兩頭怎么樣?
生:尖的。
師:兒歌里怎么說的?
生: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在黑板上畫個尖形的∧)上面小,下面大,叫“尖”。所以這個字……
生:上面是個“小”字,下面是個“大”字。
師:對了。讀讀這個拼音。
生:jiān。
【“尖”字的教學處理得干凈利落!
師:(指畫面上彎彎的月兒)這頭怎樣?那頭呢?
生:都是尖的。
師:所以叫“兩頭尖”。這個“兩”字我們已經學過了,還記得嗎?
生:記得,猜謎語的那課有“兩頭牛”的“兩”字。
師:對!那課謎語我們提前學了。現在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注意,讀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彎彎的”“小小的”要連起來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學生照著老師的要求齊讀一遍)
師:好!第三句講什么呢?
生:我坐在船上抬頭看。
師:這個“我”指的是誰?
生:這個“我”指的是坐在月亮上的小朋友。
師:對!(指畫面上)就是指的這個小朋友。他坐在船上看什么?
生:他坐在月亮上抬頭看。
生:他坐在小船上抬頭看。
師:“抬頭”這兩個字在哪兒學過了?
生:在第22課里學過了。
師:第22課的哪一句?記得嗎?
生:第22課第2自然段第二句:“河邊有頭小水牛,喝起水來不抬頭。”
師:你們記性真好,學過的課文都能記得。這個小朋友抬頭看,看到了什么?看,課文里怎么寫?
【順勢肯定,熱情贊賞,教師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今后的日常學習中,學生們一定會更主動地注意積累語言,積累知識,逐步形成習慣!
生:他看到星星。
師:課文里怎么說的?
生:他看到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是呀,他不只看到星星,還看到藍藍的天呢!這個“只”字你們認識嗎?
生:在下面第20課里有“一只烏鴉”的“只”字。
生:還有“一只蜻蜓”“一只蝴蝶”的“只”字。
師:不錯。下面的課文你們都已經自學了,已經認識這個“只”字。但那是一只的“只”,讀第一聲“zhī”。今天學的“只”,讀第三聲“zhǐ”。
生:zhǐ、zhǐ。
師:對,是翹舌音,要讀第三聲:“zhǐ”。“只”是一個多音字,有的時候讀第一聲,有的時候讀第三聲,要看上下文,看它用在什么地方。這里是“只看見”的“只”。“只看見”是什么意思?這里的“只”當什么講?
生:只有的“只”,只看見的“只”。
生:“只”就是光光、單單的意思。就是只看見這個東西,沒有看見別的東西。
生:我只有一道數學題沒有做出來的“只”。
師:說得很好。這個小朋友抬頭看,只看見……
生: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大家讀讀這個拼音:“shǎn”。
生:shǎn、shǎn。
師:這是翹舌音,讀第三聲,兩個第三聲的讀法和以前一樣,再讀一遍。
(生讀)
師:“閃”字很好寫(板書“閃)你們怎么記住它?
生:門里一個“人”字,就是“閃”字,閃閃的星星的“閃”。
師:講得不錯,可惜聲音小了一些,請你大聲地講。
生:“門”里面一個“人”字,就是“閃”字。
師:好,這遍講清楚了,以后講話就要使大家都能聽見。門里有一個人,一閃(動作演示),就是這個“閃”字。什么叫做“閃閃”?
【學生發言聲音小,是課堂中常見的現象,教師很重視,指出缺點后,要求學生又大聲講了一遍。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就要像斯老師這樣,嚴而有格、扎扎實實,不僅要說普通話,在集體場合發言還要大聲講,講清楚,讓大家都能聽見。在這里,教師對學生先表揚、先肯定,再很惋惜地指出不足,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關懷和期待,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生:閃閃就是……
師:你不知道,請坐下。誰知道“閃閃”是什么意思?
生:“閃閃”就是一下有、一下沒有的意思。
師:閃閃的星星呢?
生:閃閃的星星就是一下亮了,一下不亮了。
師:你們看這里。(指幻燈畫面上一亮一亮作為閃閃的星星的彩色小燈泡)這一閃一閃的是什么?
生:是星星在眨眼。
師:這些星星一會兒亮,一會兒不亮,一閃一閃的,好像星星在眨眼睛。你們在晚上的時候看見過這種情景嗎?
生:見過。
生:我晚上看見過星星是一亮一亮的。
生:我晚上和奶奶乘涼,看見天上許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好像在眨眼睛。
【“閃閃”一詞的教學,大體可分三個層次。一、 在學生集體讀句子“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后,學習“閃”字。先認讀拼音,再指導識寫。對“閃”的字形,教師沒有簡單地作拆筆畫的分析,而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想辦法記住字形,而后,教師動作演示,既肯定了學生對字形的記法,又讓學生在演示中懂得了“閃”字的意思。二、 學習詞語“閃閃”,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理解詞語意思。三、 回到句子中,把“閃閃”與“星星”聯系起來,通過幻燈演示,聯系學生生活,調動學生的感性經驗,進一步體會“閃閃”的意思,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
師:要在晴天的晚上,才能看得到星星。一閃一閃的就叫“閃閃”。這個小朋友坐在小船上,還看見什么?
生:還看見藍藍的天。
師:什么天氣能看到藍藍的天?
生:要是晴天,天才是藍的。
師:今天的天怎么樣?
生:是晴天,也是藍藍的天。
師:白天,我們看到天是藍色的,但到了晚上,天卻是黑色的。這個“藍”字沒有簡寫,筆畫比較多。現在我們先認識這個“藍”字。要注意“藍”的讀音。“藍”的聲母是什么?
生:聲母是“l”。
師:“l”和“n”要區別開來。(用彩色筆寫聲母“l”,用白粉筆寫韻母n)lán藍,不要讀成nán。大家讀讀看。
生:lán藍、藍。
師:讀得對。我們南京口音“n”“i”不分,特別要注意,以后不要讀錯了。
【確定識字教學的重點,注意因字而異,因人而異。根據“藍”字和南京方言的特點,教師把讀準字音作為指導重點,而對“藍”字的字形,只強調“沒有簡寫、筆畫比較多”。指出“筆畫比較多”,能引起學生的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識記,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強調沒有“簡寫”,是提醒學生, 不要把“藍”字與筆畫少的同音字混淆。未雨綢繆,對可能出現錯別字的現象防患于未然。(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常誤把“藍”字簡寫成“蘭”字。教師在這里不出現“蘭”字,而只強調“沒有簡寫”,處理得干凈利落而又十分巧妙。)】
師:這個小朋友把彎彎的月兒當成小船,他坐在小小的船上,會怎么想呢?
(生思考)
師:(啟發學生想象)他坐在小船上,看到藍藍的天像什么?一朵朵的白云又像什么?船平常是在什么地方航行的?
生:(似有所悟)他坐在小船上,看到藍藍的天像大海一樣。
生:他看見一朵一朵的白云,在自己的身邊飄過,好像海水的波浪一樣。
師:對。把藍天當作海,把白云比作波浪,想得很好。他看到天上有很多很多的星星,大大小小的,一閃一閃的,藍藍的天,又很大很大,一眼都看不到邊,你們想想這景色美不美?
生:(齊聲響亮地答)美。
師: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人能夠飛上天,到月球上去,有的人還能飛到比月球更遠更遠的星球上去。你們也想上天去嗎?想到月球上去嗎?
生:想。(大家興奮得拍手了)
師: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鉆研科學,將來也能飛上天,F在我們把這兩句話讀一讀。讀的時候要注意哪幾個字應該連起來讀,還要注意“只看見”的“只”要讀得長而重一些。還有,“閃閃的”“藍藍的”,頭一個字也應該讀得慢而重一些。試試看。
(生齊讀)
【教師善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完全進入了詩的意境。“飛上天”“到月球上去”“到比月球更遠更遠的星球上去”是人類的理想,是這篇課文背后的意思。教師能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把理想教育很自然地融在教學中。教師從停頓、速度、重音等方面給學生的朗讀以明確的引領,在小學一年級,這樣的提示對指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朗讀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是有實際意義的!
師:現在再把這四句話連起來讀一遍。
(生讀)
師:這首兒歌為什么讀起來這樣順口?
生:因為只有四句話。
師:就是因為只有四句話嗎?你們念念這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話的最末一個字:船chuán、尖jiān、天tiān,都是什么韻母?
生:(讀)chuán、jiān、tiān都是ɑn的韻母。
師:對了,都是ɑn的韻母。這首兒歌第一、二、四句最后一個字都是押ɑn韻的,所以讀起來順口。我們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還是讀得不怎么好。現在來聽一遍錄音,聽聽這個小朋友讀得怎么樣。
(放錄音,生聽錄音)
師:她朗讀得好嗎?
生:好!
師:怎么好法?
生:她讀得很清楚、很響亮。
生:他沒有讀錯一個字。
生:她不是一個字一頓地讀,而是把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這幾個字連起來讀的。
生:她讀得很有感情。
師:對,她讀出了兒歌的感情。你們也像她這樣有感情地讀一遍,能嗎?
生:能。(讀課文)
【指導學生在朗讀實踐中體驗思考,領悟韻文句末押韻的規律,而后再讓學生練習朗讀;在學生朗讀實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聽錄音范讀并討論領悟“好在哪里”,而后再鼓勵學生學習錄音中的小朋友有感情地讀。教師始終把握語文實踐性很強的特點,把實踐體驗、理性領悟、原型示范、模仿學習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這樣的語文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
師:好!這遍讀得比較好。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有誰能背呢?
(生紛紛舉手,指名背)
師:請上來背誦。(生背)再請來背。
大家都想來背。我們把書合起來一起背一遍。
(生齊背)
師:很好,我們大家都能背了。這首兒歌里有好幾個重疊的字,(小黑板出示)大家讀一讀。
【從“還是讀得不怎么好”到“好!這遍讀得比較好”再到“很好,我們大家都能背了”,教師對學生讀書的評價既熱情肯定,又十分注意分寸,真誠、恰當、實在,充分發揮了評價的調控矯正和激勵引領功能,有效地推進了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和朗讀能力的提高!
師: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彎彎的。你們想想,為什么要將兩個字重疊呢?小的,彎的,藍的,不是也可以嗎?“小的船”“藍的天”和“小小的船”“藍藍的天”哪個好?
生:“小小的船”“藍藍的天”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小小的”比“小的”還要小。
生:“小小的”“藍藍的”,讀起來更順口。
師:對,你們也能用重疊的詞說一句話嗎?例如“紅紅的”……
生:紅紅的太陽出來了。
生:玫瑰花是紅紅的。
師:還能用別的詞重疊說一句話嗎?
生:白白的墻壁上掛著一張地圖。
生:穿著藍藍的衣服。
生:花園里長著青青的小草。
生:我的鉛筆削得尖尖的。
(許多學生舉手都想說)
師:現在不再說了,以后我們也可以運用重疊的詞來造句和寫話。
今天學了這幾個生字,現在再來復習一遍。(用小黑板復習鞏固)
【先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領悟課文中運用疊詞的意義,再采取用重疊的詞說一句話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重疊的詞在生活中的作用,詞語理解落到了實處。】
師: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家里人聽聽,F在我們把這幾個生字寫一寫,每個字寫三遍。注意拿筆和寫字的姿勢。
(學生寫字,教師來回巡視,糾正姿勢。)
(下課鈴響)
師:下課。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6
一、有關背景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寫景詩,作者通過詩歌的形式描寫了秋天夜空的美麗景色。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作者選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了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課文前兩行寫月兒的美,引起兒童豐富的想象,把彎彎的月兒比作小費品后兩行寫"我"坐在小船里盡情地欣賞美麗的碧空和滿天的繁星。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教學中如何從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創設情境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現摘以下幾個教學片斷。
二、實施(課堂教學節錄)
(一)激趣引題,感受美
師:你們知道有哪些船?
生:輪船。
生:貨船。
生:軍艦。
生:潛水艇。
生:帆船。
師:這些船在哪里行駛的?
生:所有的船都在大海中行駛。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是一種有趣的船,它是在什么地方?
生:老師,我知道,這種有趣的船,它叫“月亮船”,它在天上。出示圖〈一〉
師:圖上畫的是哪里?誰坐在那里,她干什么?
生:圖上有一個小女孩,她坐在月亮船里看星星。
生:這個小女孩,坐在月亮船里看見了很多很多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里看見了無數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師:我們先來放松一下,請大家閉上眼睛,聽一聽,歌里唱的是什么?
生: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生: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師充滿感情對學生說:是呀,在晴朗夜晚,滿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們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師帶你們和小女孩一起上天去旅行。
(二)整體感知,再現美
配樂朗讀課文。
師:請小朋友邊聽邊看邊想:小女孩乘著小小的船看見了什么?
生:在小小的船上小女孩看見了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生:我看見許多星星向我眨眼睛。
通過這段繪聲繪色的講述,就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體會到月空的美。
通過這一環節教學,培養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并能一邊聽一邊想,使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容,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師:請小朋友在組內輕輕地把兒歌讀一讀,要求做到
1、將生字的讀音讀正確!醋x一讀〉
2、數一數有幾句話,編上號碼。
3、議一議:小小的船兒指什么?
。▽W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兒歌中的小小的的船兒是月兒。小女孩乘著月兒看見了星星與藍天,現在請每組組長帶領小朋友再讀兒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正確答案填好,看哪組又快又好。(用拼音填寫)
各小組自學,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撸撸撸叩脑聝海撸撸撸叩拇,
____的船兒_______
我在_________船里坐,
。撸撸撸撸呖匆姡撸撸撸咝切牵撸撸撸撸咛臁
師:現在,我們來做“你問我答”的游戲:
師:怎樣的月兒怎樣的船?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師:小小的船兒怎么樣?生: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怎么樣的星星,怎么樣的天?
生: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誰也來像老師那樣問,請小朋友回答?〈生問——生答〉
學生的情緒高昂,爭當小老師,爭當小評委,在這里也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品詞析句,體會美
師:老師有個疑問想請小朋友幫忙來解決,好嗎?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運用比較法讓學生體味其中原由,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教學,學生自己體會領悟,最后真正明白了。
。猩x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生:多了一個“只”讀起來比較好聽、讀起來比較順口。
生:有了“只”以后,說明了小女孩只有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生:小女孩除了星星藍天外什么也看不見了。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被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吸引住了。
生: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被一閃一閃的星星包圍著,她感到天空太美了,她陶醉了。
師: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F在,我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并加上動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樂
分組嘗試讀——其他小組評價——指名范讀,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師:小朋友們都讀得很好,讓老師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過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藍天上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以外,還像什么?生:這月兒彎彎的,像一條香蕉。生:這月兒小小的,兩頭尖尖的。
生:這月兒像小船,也像鐮刀。
生:這月兒有時候還像細細的眉毛。
師:那小女孩為什么覺得月兒像小船而不像香蕉和鐮刀呢?
生:老師,我知道了,香蕉只能吃,不能坐。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生:因為月亮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小船也是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生:還有天空是藍藍的,大海也是藍藍的。
生:老師,我還有補充。因為大海很大很大,很廣很廣,天空也是很大很大,很廣很廣。
生:說月兒像小船,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
師:說得真好。(展示圖)繪聲繪色地向學生描述:小女孩看見夜空中這一輪彎月,兩頭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我能坐在這小船似的月兒里看看美麗的夜空景色那該多好啊!想著想著,她仿佛看見遼闊的藍天變成大海,月兒變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觀賞著美麗的夜空景色。
接著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臺抬頭看著藍天,藍天上的星星,又有月亮,你覺得月亮像什么?請同學瞇著眼睛,聽著琴聲,有什么感覺?(好像飛上了藍天,坐在彎彎的月亮上,都看見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打開思維的大門,描繪出五彩繽紛的夜空。
三、討論
1、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
2、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教學不能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不能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 。本案例采用了哪些有效的形式?
四、簡析
每天走進教室,就會覺得迎面撲來勃勃生氣,眼前是一個個生龍活虎般的學生,是一群蘊藏著智慧,洋溢著情感,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大人已很少具有的可塑性、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比大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滿活力與主動性。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這塊磁石就在我們老師備課筆記的旁邊閃爍著光亮,是拿起,還是放下,教學的效果就大不一樣。教學往往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單純“告訴”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 。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的分工是,“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則把老師講的知識聽好記住”。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丟棄了那塊寶貴的磁石一一美。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符號活動。那必然是枯燥無味的。學生生來具有的審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而產生愉悅的情緒,產生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 的“力”。沒有主動投入教學過程 的“力”,教學的主體性又如何體現呢!教學手段的運用,主要的是決定于教師對教學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現教材之美。教學手段實際上是一種媒介,通過它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要使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讓學生能看得到、聽得見、摸得著,從而在其間產生一種偷悅之感。因為美感總是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具體感受的。沒有學生感知的興奮,就談不上美的感受。
為激起孩子學習詩歌的興趣,那就要把詩歌描寫的意境,先推到孩子的眼前,進而讓他們走進去,這中間就需要運用情境教學了。因為詩歌注重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人物、景物、事件的愛憎和感嘆。詩歌描寫的場景和兒童生活的經驗,往往是相通的或是相關的。在教學時,我們就要想辦法,將詩的意境與兒童的生活經驗溝通。兒童生活中經歷過的,他們就覺得特別親切,教學從這兒入手,利用兒童的積累喚起兒童的親切感,他們就會帶著一種朦朧的抒情的情緒狀態,進入詩境。皮亞杰在《教育心里學與兒童心理學》中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
因此,起始課的審美誘導,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審美期待,借以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審美內在動力。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在上面的教例中,因為孩子們喜歡唱、喜歡跳,特別對自己學過的曲子,在語文課上出現更覺得新奇。因此便讓孩子們閉上眼睛,一邊聽音樂,一邊感受那滿天的小星星,多美啊!用這種藝術的手段,出現在課堂上,孩子特別親切,覺得那美麗的彎月就在眼前。這段導入 ,把詩的內容,詩中的景一一月亮,詩中的人一一那個看月亮的小朋友"我",連同寫詩的人都揉入一個美妙的境界中,而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也進到這詩境中。最后讓學生為圖畫配上聲音,目的在體會圖中小女孩輕松、歡快的心情,以及被那美麗的星空所陶醉的神情,激起學生共鳴,讓他們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閃爍的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學生有了這樣的感受,老師再進行指導,就能把短文的意境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展現出來。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不穩定的,集中注意的時間短,持久性較差,注意的范圍也有局限性。而游戲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激發學生人人想參與,人人想表現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輕松偷快。如上教例“你問我答”的游戲中,當“小老師”提出問題,必須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讀好問句。這里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充分自我展示,自我評價,自我完善。
在比較句子這一環節中,通過四人組的討論,孩子們在匯報學習中,相互傾聽小伙伴的發言,共同求得多種不同答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通過與他人互動交往,引發新的思考,潛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啟迪下得到開發,既求異也求同。在這經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中,他們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7
一、教學內容
《小小的船》是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韻文,課文從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想象奇特,易于激發兒童朗讀的興趣,發散他們的想象。
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及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見、白、田、電”四個字,認識1個偏旁“門”。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情感目標──感受睛朗夜空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難點是引導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學習生字。
二、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強調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獨特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大腦,使他們的想像飛起來,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诖,我在課堂上讓學生讀一讀、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全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一環境下自讀自悟,自我體驗,尊重他們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盡力使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觀法、情境渲染法、自主合作學習法、多讀多背法、表演法等。
三、教學構想
《小小的船》計劃教學兩課時。第一課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認識9個生字,一個偏旁,在讀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第二課時練習說話,初步認識比喻句,指導寫字。本次設計是第一課時,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用聽兒歌導入新課。繼而和孩子們約定:他們能讀好歌詞(即課文)就教他們唱這首歌。這樣做,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從而讓孩子們輕松、愉快、主動地學習。
2、讀文識字
在這一環節,我采用“學讀歌詞”的說法,雖然是讀課文,但效果卻大不一樣。前者是學生在老師要求下被動地讀課文,而這樣就成了學生的主動愿望:只有讀好了歌詞才能學唱這首歌。
在讀文識字時,我注重進行學法指導
、拧÷犠x。
、啤】雌匆糇x文識字。
、恰∪サ羝匆糇x文識字。分為以下幾點:讀通課文──讀熟課文(同位合作讀、小老師領讀)──識字、發展語言。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與生字多次見面,此時再讓學生認一認并練習組詞。
⑷ 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伞∮螒蜢柟套R字。識字教學本身是很枯燥的,但游戲是兒童最樂于接受,最愿意參與的一種活動。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開火車”、“摘星星”等游戲,更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欲望,加深對生字的記憶。這樣一步一步由易到難,意在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和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精神。
3、美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從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且課文語言優美,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的佳作。為此,我采用讓學生美讀課文,配上動作讀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在讀中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感悟課文的語言美,熟讀成誦,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4、生動表演
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提倡語文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根據本課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活潑好動的特點,我設計了教唱歌曲、生動表演這一環節。這樣的形式符合兒童心理,能激發他們的表現欲、進取心,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
我把對新課程的理解融入到這節課中,也許比較淺顯。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8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彎、坐、藍、里、見、閃,做到“四會”。并認識“弓”字底和“門”字框,體會“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疊詞的形象。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要求一字一句讀正確,并根據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培養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
3、感受藍天、明星、新月的美感,啟發學生想象,體會飛上藍天坐上月球的愉快心情,激起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好奇心。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課文,導讀全文,教學生字詞,試讀課文,寫字。(略)
第二課時:聯系生活經驗,激起學習新課的興趣;初讀課文,懂大意;范讀課文;讀講課文,結合各種語言訓練。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聯系學生生活經驗,激發學習新課的興趣
師:老師很想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喜歡看月亮。
生:我喜歡看月亮。
生:我也喜歡看月亮。
師:真好。有時候我們看見月亮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樣的月亮?
。ǔ鍪緢A月剪影)
生:這是圓月亮。
師:月亮很圓,用兩個圓字會說嗎?
生:這是圓圓的月亮。
師:(又出示新月剪影,把這彎彎的月亮貼在一幅畫有星星的深藍的天空上)有時候我們還會看見這樣的月亮,這是什么月亮?
生:這是半月形的月亮。
生:不對,半月形沒有這么大,這是彎彎的月亮。
師:對!晴朗的夜晚,這么可愛的月亮掛在藍藍的天上,該多美呀!難怪我們小朋友喜歡看月亮。有一位老爺爺還特地把我們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逐步把學生帶入情境)題目就是“小小的船”。上一課小朋友學會了生字,這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懂大意
師:小朋友開始學習讀課文,首先要看題目,想想它的意思。
生:(讀題目)小小的船。
師:“小小的船”是什么樣的船,是真的嗎?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書要認真,要一個字一個字看清,一個一個標點看清,不要讀錯。
生:(指名一學生讀課文)。
師:現在小朋友弄清楚了嗎?這個小小的船是不是真的船?
生:這小小的船,不是指真的船。
生:我知道,指的是月亮。
三、范讀課文
師:老師看出來了,小朋友很喜歡這首詩,對嗎?李老師也喜歡讀,你們聽我讀課文。(出示放大課文的黑板)
師:(指著板書的課文)課文第一句就寫了月兒,是什么樣的月兒,你們看月兒怎么樣可愛?
生:這月兒彎彎的,像一條香蕉。
生:這月兒小小的,兩頭尖尖的。
生:這月兒像小船,也像鐮刀。
師:這兒用了兩個“彎”字,“彎彎的月兒”,你們覺得這月兒怎么樣?(引導體會語感)“彎的月兒”“彎彎的月兒”比比看。
生:用了兩個“彎”字,覺得這月兒彎得要命。
生:不是彎得要命,是彎的好看。
生:我覺得這月兒彎得可愛。
師:“彎彎的”表示很彎,彎得很可愛,誰能舉個例子?
生:我知道,彎彎的小路。
生:(神往地)還有彎彎的小河。(老師進一步啟發)
師:那么這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呢?
生:這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師:對!靶〈薄靶⌒〉拇北缺瓤茨姆N?
生:小小的船比小船更小,就是很小很小的船。
(出示小黑板,上面寫著)
小船 很小的船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小朋友們讀讀比比。
師:說得很好。很小的船,小小的船,意思一樣。但你覺得哪一種可愛?
生:我覺得小小的船可愛。
師:現在有哪位小朋友懂得“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這當中加上一個什么字,就可以把這句話聯系起來?
生:加一個“像”字。
生:就是“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師:對!第一句就是這個意思。大家一起讀一遍。(齊讀)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師:請哪個小朋友把一、二兩句讀一下?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
師:要讀出月兒的可愛。你們聽:“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小船兩頭尖尖的,多有趣!凹狻辈荒苁箘,聲音稍微提高一點,輕輕讀,你們一起讀讀看──
生:(齊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
師:(順著學生的思路啟發)課文中的小朋友,看著彎彎的月兒,為什么覺得像小船,而不像香蕉不像鐮刀呢?他想做什么?
生:老師,我知道了,香蕉只好吃,不好坐。
生:小船就可以坐上去了。
師:小朋友講得真好,那你看看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
生:(神往地)想!
師:(描述)如果現在正是夜晚,你坐在院子里抬頭看著藍天,藍天上有星星又有月亮。你看著這彎彎的月兒,覺得它多像一只小船,你們聽著琴聲(彈《小小的船》曲子)。
師:你們可以瞇瞇眼,聽著,看哪些小朋友想著好像飛上藍天,坐在月亮上了。
(“小小的船”樂曲在教室里回蕩,聽著李老師彈的樂曲,小朋友們都入了神,有的果真瞇上了眼睛,顯得十分甜美。)
師:哪些小朋友覺得自己好像飛上了月亮?
生:我飛上去了。
生:我也飛上去了。
生:我好像身子變輕了。
生:我好像腿變長了。我好像坐在彎彎月亮上了。
(教室里氣氛熱烈。學生一個個興致勃勃。老師也顯得很興奮。把一個小朋友剪影 放在月亮上。)
師:(指著坐在月亮上的小朋友)好,現在你們已經飛上了藍天,坐在了小船里。你們睜大眼睛看看,在月亮上看到些什么?讓我們輕輕地唱起來。
。非殡S著小朋友們的歌聲)
師:現在你已經坐在月亮上,你看見了什么?
。ǔ鍪疽痪涫,憑借情境進行句子訓練)我看見( )。
生:我看見星星。
生:我看見北斗星。
生:我看見人造衛星。
生:我看見許多星星向我眨眼睛。
師:星星那么亮,向我們眨眼睛,這可以說什么樣的星星?
生:這叫閃閃的星星。
師:對。閃閃就是一閃一閃。你們看──
。ɡ蠋熥呓虒W掛圖,啟動教學掛圖上的控制鍵,圖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師:你坐在月亮上,向下就看見地球,抬頭看,除了看到星星還看到什么?
生:我還看見藍藍的天。
師:藍藍的天,我們每天都看見,誰能用“藍藍的天”說一句話?可以說藍藍的天上有什么,也可以說我在藍藍的天上做什么,想想看,看誰說得好?(緊密結合情境,進行語言訓練,進一步啟發他們積極思考,展開想象的翅膀。)
生:藍藍的天上有彎彎的月兒。
生:藍藍的天上有星星一閃一閃的。
生:藍藍的天上有一朵一朵的白云。
生:小鳥飛上了藍藍的天空。
生:我坐上飛機,就飛上了藍藍的天。
生:我將來要坐上宇宙飛船,在藍藍的天上給老師打電話。
師:小朋友學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讀課文。男女生輪流讀。
師:對。書上說,“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們上一次學的一只鳥,念(zhī),在這兒表示除了星星和藍天,別的看不見。念zhǐ。例如:晚上爸爸上夜班去了,家里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這只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就是在月亮上除了星星和藍天,別的看不到。
生:老師,不對,坐在月亮上還可以看見銀河。
師:(很高興的)哦,對了,銀河就是許多星星聚集在一起,還是星星,懂嗎?坐在月亮上還可以看見地球。
師:坐在月亮上要向下看才看得見地球。
現在我們一起讀三、四兩句。(指導朗讀)
師:你坐在月亮上,彎彎的月亮你覺得像小船,那藍藍的天像什么?星星又像什么?
生:我坐在小船上,看看藍藍的天就像大海。 生:星星像燈。
生:老師,大海里是航標燈。
師:你講得很對。
生:月亮下面一朵一朵的白云,我想就像大海里的波浪。
師:這首詩小朋友都愛念,有好幾個詞是把相同的字疊起來的,如果不重疊,你們覺得怎么樣?
彎的月兒小的船,小的船兩頭尖。
我在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的星藍的天。
。ɡ蠋熌钔辏蠹叶冀蛔⌒α。)
師:這樣你們愛讀嗎?
生:我不愛讀。
生:星星、月亮、好像不怎么好看了。
師:那我們再來讀一遍,現在請女生一起讀。 (女生齊讀課文)
師:小朋友讀得很好,下面李老師讓小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出示六張卡片,上面寫著:
彎彎的( 。┬⌒〉模ā 。┧{藍的
天 月兒 船
。ㄒ粋學生被指名將卡片上的詞組合起來。)
彎彎的月兒 小小的船 藍藍的天
師:大家一起讀。 (學生讀上面的三個詞組。)
師:朋友找到了,還可以怎樣排隊? (又指名一個學生走近磁性小黑板,將卡片組合成:
月兒 彎彎的 船小小的 天藍藍的) (學生再齊讀。)
師:這一課小朋友動腦筋學得很好,這樣一首美麗的詩小朋友應該想辦法把它記住,背下來,看誰先會背。
(學生開始練習背書,一個個讀得很有興致。)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9
佚名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地讀課文,能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會背誦課文。
3、學會5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一個新偏旁:舟字旁,學會一種筆畫,橫折彎。
教學重點:
指導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理解“彎彎的月兒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彎彎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喜歡看晴的夜空嗎?(出示)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樣?我們這種形狀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
夜空這樣美,有位小姑娘總也看不夠用手托著小臉蛋,仰著頭看天空(邊描述邊出示四肢皆能活動的硬紙板做成的小姑娘圖片)看呀看呀,連眼都不眨一下,這時,奇妙的事發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這是怎么回事?小詩《小小的船》將告訴你答案。
板書課題:2 小小的船
教學生字:的、船
二、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獨立學習。
2、二讀課文、讀準字音。
小組學習。
3、三讀課文,聲音響亮,口齒清楚,不丟字,不加字。
指名讀―――評議。
三、出示目標
1、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字音準確。
2、背誦課文
四、實施目標
(一)逐句講讀詩句。
1、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1)提問:“彎彎的月兒”指的是什么?
追問:①月牙什么樣?像什么?
、凇靶⌒〉拇笔鞘裁?
指名說
齊讀: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2)比較:“彎彎的月兒”與“彎”的月心有什么不同:
指名說
師小結:
“彎彎”的月兒比“彎”的月兒更彎、更讓人喜愛。
(3)比較:“小小的船”與“小船”有什么不同。
指名說
師小結:
“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討人喜歡。
(4)指導朗讀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聽老師范讀,注意做到:
口齒清,聲音響,不丟,不加字,字音要準確。
范讀―――仿讀(齊讀―――男女生對讀―――指名讀―――評議)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1)過渡:
小姑娘托著可愛的小臉蛋兒,望著那兩頭尖尖,像小船一樣的月亮,出了神,意想著月亮真的變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師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臉出神望月亮的樣子;師同時將坐著的小姑娘紙板模型拿下來放到月亮上并添畫船槳,便圖與書中圖相同)
(2)提問:我坐在小船一樣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導理解“閃閃的”
師: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們就說這是什么樣的星星?
師小結:
“閃閃的”就是“一閃一閃”的。
(4)引導理解“藍藍”的。
、偬釂枺耗阕谛〈粯拥脑铝辽,除了看到一閃一閃的星星,還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
、诮Y合學生回答,引導理解“藍藍的”。
問:課文為什么不說“藍”的天空呢?
指名說
、蹘熜〗Y:
“藍藍的”意思是很藍很藍,讓我們覺得天空是那樣美。
(5)理解“只”
夜空是多么美呀!除報一閃一閃的星星和很藍的天空,竟然什么東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這就是“只看見”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藍天,別的都沒看見。
(6)指導朗讀
我/在小小的/船里(輕聲)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范讀,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讀要求仿計。
齊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議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賳枺涸铝琳娴淖兂闪,小船嗎?
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
師小結:
月亮并沒有真的變成小船,小姑娘也沒有真的坐到月亮上,這都是小姑娘望著月亮想象出來的,并不是真的。
②問:現在知道小怎么會坐到月亮上去了嗎?
(二)朗讀全文
1、過渡:你喜歡這首詩嗎?請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讀時要做到,(投影):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詞連讀,按老師教的方法停頓,注意重音。
2、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男子生輪讀―――齊讀。
(三)指導背誦
美麗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們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這首描寫夜空的小讀背下來嗎?
自由練背―――部分背―――齊背―――指包背
。ǹ膳渖陷p緩優美的音樂背景)―――評議―――齊背
師按掛圖提示背誦。
五、課后練習
1、填空
彎彎的( ),小小的( ),小小的( )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 )里坐,只看見閃閃的( )藍藍的( )。
2、照樣子用線連起來。
小小的 彎彎的 藍藍的 閃閃的
月兒 船 星星 天
六、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船、兩、尖、看、見、閃、星;認識新筆畫:橫折彎;認識舟字旁、目字底和小字頭,說出它們的名稱,學會書寫;理解“月兒”“兩頭”“看見”“星星”“彎彎”“閃閃”“藍藍”等詞語;會用“我看見”例說句子。
2、會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學會想象,初步培養觀察天空的興趣。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
初讀課文,理解大意,看圖進行說話訓練;學習“船”等字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與課文有關的熟字:門、人、大、小、目、手、兒、在、里。
2、指名認讀音節:shan liang chuan jian xing
二、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很有趣的兒歌:《小小的船》,讀題。
2、教學“船”。
船:左右結構,左邊是“舟—zhou zi pang”,“舟”像一只小船的船身,中間的一橫像船槳,舟字旁的第四筆是提,不是橫,一提不要出“船身”。
3、你們看見過什么船,在哪兒看見過?課文中說的小小的船是什么船呢?聽老4、師讀課文。
三、教師范讀。
出示投影,讓學生邊看圖邊聽課文朗讀。誰能說說書上說的船指什么?。
四、引導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帶有拼音的字讀正確。
2、看看課文有幾行,有幾句?
3、指名逐行讀,共同評議正音。
4、組詞讀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5、同桌互讀課文。
6、看圖說話: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見了什么?(板書:看見)
7、教學“看、見”
看:先寫一個“手”,把豎鉤改成撇,下面寫個“目—目zi pang”。
見:注意里面的撇應寫在豎中線上。
五、指導書寫。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
學習課文,學習生字詞,完成作業 。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詞和新教的偏旁。
2、指名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教學生字。
1、指名讀第1句。
①“兩”第三聲,要讀準;“彎彎”“小小”“兩”“尖”要讀重音。
、诟皬潯毕喾吹脑~是什么?彎彎的月兒像什么?請看圖說說。為什么說它像小船?
、劢虒W“兩”“尖”
兩:不能念成er。口頭組詞:兩邊、兩樣、兩旁
尖:上下結構。是新偏旁,叫小字頭,注意“小”作偏旁時要去掉鉤。“尖”怎么記?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尖尖的?并請學生指圖說說彎彎的月兒什么地方是尖的?
④口頭填空。
的月兒的船,的船兒尖。
、葜笇Ю首x。這月兒彎彎的、黃黃的、兩頭尖尖的,多可愛。∫x
出月兒非?蓯鄣臉幼印
2、教學第2句。
、僦该x,注意讀準字音。“我、小、坐、只、閃閃、藍藍”要讀重音。
、诮虒W“在、只、星”
在:中間是土字,上面一橫短一點?陬^組詞:現在、存在、正在。
只:在這兒念zhi。口頭組詞:只有、只好。
星: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寫得扁一點。
、邸拔摇痹谛⌒〉拇镒,看見了什么?
比較句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兩句話什么地方不同?課文中為什么說“只看見”?“閃閃”是什么意思?
、芸陬^填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的星星的天。
、萦柧氄f話。要是坐在船里的這個“我”是你,你會覺得怎么樣?(有條件可抽動投影片,使“船兒”動起來。)
⑥朗讀指導。在藍藍的天空中,星星一閃一閃的,多美呀!誰能滿臉帶笑地來讀這一句。
3、朗讀全文。
三、指導書寫。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
朗讀指導,背誦課文。學會用“我看見……”說話。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
1、配音朗讀,培養學生情感,學習有感情朗讀。(可適當加些動作)
2、出示投影。讓我們也坐坐像小船似的月兒,上天去看看,看見了什么?(看投影背課文)
3、有感情地個別背誦和齊背。
三、責疑問難,鼓勵學習。
還有什么地方不懂?這孩子飛上天空坐在彎彎的月兒上,是真的嗎?人們能不能上天去旅行?(鼓勵學生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就能上天去旅行。)
四、作業 指導。
課后第4題:把句子說完整。第1句是例句,可指名學生讀。第2句有圖畫做提示,可指導看圖說。第3句無提示,要求學生先在腦子里想好一幅圖,再把圖的意思說出來。要用上“我看見”,還要注意句子的完整。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1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產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好奇心。
3.喜歡欣賞兒歌《小小的船》,會大膽地朗誦。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圖片兩張(船、月亮)
活動過程:
1.今天,范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大家歡迎嗎?(歡迎)它是誰呀?(出示圖片:船)
2.讓幼兒學習一首兒歌:〈小小的船〉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月兒彎彎,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1) 教師先念一遍兒歌
。2) 接著讓幼兒輕輕跟念
。3) 讓幼兒自己念兒歌
3.理解兒歌里的內容
(1) 兒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嗎?(不是)
(2) 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 出示圖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時候能看見月亮,都看見過它嗎?(夜晚,看見過)那月兒是什么樣子的呢?(彎彎的,兩頭尖尖的)。
4.做游戲:
現在,正是夜晚,深藍色的天空有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而這彎彎的月兒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讓我們張開雙臂飛呀飛,飛向藍天。小朋友如果坐在這只船上,你看見了什么?(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活動中,幼兒大部分能夠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有些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的創編各種動作,使得整個活動能夠很好的開展下去,幼兒的各方面得到發展,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參與到活動中來。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1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的內容,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
2、學習用歌聲、動作和繪畫表現自己的認識和想象。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主題活動錄音帶,錄音機一臺。
2、每個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數星星》一冊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說出月亮的謎面:“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剪刀!惫膭钣變焊鶕i面表達的意思猜出謎底!币龑в變核伎迹簭潖澋脑铝料袷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2、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的演唱歌曲《小小的船》1—2遍,讓幼兒說一說自己聽到了那句歌詞,歌曲里唱了什么,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歌詞內容。
(2)請幼兒翻看主題活動圖畫書《數星星》第22頁,教師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傾聽。提問:“聽著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想象在安靜的夜晚,坐在月亮船上的感覺。
。3)再次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逐漸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鼓勵幼兒跟唱,感受三拍子歌曲舒緩優美的特點。
。4)鼓勵幼兒嘗試創編相應的舞蹈動作,并讓幼兒跟著音樂進行表演。
3、繪畫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錄音,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鼓勵幼兒通過繪畫形式表現出來。繪畫時提醒幼兒應注意月兒彎彎和船頭翹的特點。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小的船》教學實錄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七課,76頁《小小的船》。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短小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朗夜空美麗的景色,詩中寫了小女孩子把月亮當作船,坐在彎彎的月亮上觀看藍天上閃閃的星星,表現了女孩喜悅的心情。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和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共有4句話。第一句是個比喻句,用并列的形式把彎月比喻成小船。第2、3兩句借小船稱代月亮。其中“兩頭尖”是彎月與小船成喻的相似點。第 4句直寫“我”坐在彎月里觀看天上的的見聞,本詩想象合理,富有情趣,形象鮮明,多用疊詞,韻節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適合低年級兒童朗讀、背誦。
課文配有插圖,圖把詩的意境畫出來了,在閃爍著群星和藍色的天空里,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坐在兩頭尖尖似小船的月亮上,看得出來,他是把彎月當小船,把藍天比作大海,把閃閃的星星比作浪花!靶〈痹谶@一望無際的天海之中蕩漾,多么自由自在。
【學情簡析】
學生已學完漢語拼音,可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順課文。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發兒童的興趣和想象。學生對星星、月亮、船、孩子之間的關系不易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
【課前組織】
小朋友,今天呀,有這么多的老師來我們班看我們小朋友上課和學習的表現。我們要拿出一(2)班的狀態來,給老師們留下你文明守紀,聰明乖巧又能干的印象好嗎?謝謝合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請聽:“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銷,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边@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你真棒!出示:月亮圖。看,這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像小船、鐮刀、香蕉、微笑的嘴形……)美嗎?以前有位名叫葉圣陶的老爺爺,他也覺得這彎彎的月兒很美很美,于是就把它寫成了一首詩歌。你們想聽聽葉爺爺是怎么寫的嗎?那我們就來欣賞、享受吧!放錄音:聽了這首詩歌,你覺得怎么樣?也很美很美吧!
二、提示課題,整體感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這首詩歌,名叫《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齊讀,題目中哪個是生字?誰來告訴大家“船”這是幾拼音?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老師告訴大家,“船”字的右上方,是橫折彎)。
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板書:怎么樣?看見了什么?
接下來,小朋友借助拼音,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給句子標上序號?茨膫小組合作的最融洽、愉快!開始吧!
愿意把課文讀給老師們聽嗎?請站起來,誰來當當小老師,把課文教讀一遍好嗎?老師這里有一份精美的禮物先送給你,掌聲有請某某小朋友。(老師又要提醒小朋友把書本斜豎起來,跟小老師讀。)老師謝謝你!這份精美的禮物就送給你 。
小朋友讀了課文,肯定認識了很多字,F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開火車考好嗎?開的好老師有獎,按環形軋道開,嗚—嗚……火車開了,咔嚓咔嚓……嗚── 火車到站了,停!這些字你有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嗎?老師提醒大家:亦、見、這些“字寶寶”呀!還很調皮,他們躲在詩歌里,想和我們捉迷藏,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把他們圈住留下來好嗎?開始自由朗讀課文。課文共有幾句,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三、學習課文,想象創新
指名讀第一句,小小的船指什么?為什么說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還有誰補充嗎?
我們來比比這兩個句子,出示:
彎彎的月兒。
彎的月兒。
哪句寫的最可愛?為什么?
(第1句。因為彎彎寫出了月兒的美,還把月兒的形象寫的更加的具體、形象。)看到這彎彎的月兒,好像是一只小小的船,這時候,圓圓的心里怎么樣?你呢?那我們就用高興的語氣來讀讀這一句話好嗎?(我告訴大家:兩個相同的字在一起是一個疊詞。讀的時候,第一個字要讀重音,第二個字要讀輕聲,還有“兒” 字在詞末也讀輕聲。)師范讀,大家試讀。
月兒都是彎彎的嗎?回憶一下,你平時看到的,也可以小組交流一下,指名匯報(月初是彎的,月半是圓的)。
你知道什么也是彎彎的?大家討論一下,(小溪、山路、小橋、大河、街道……)
“彎”跟什么字相反?板書:彎──直。
彎彎的月兒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怎么樣?大家看,月兒的兩頭是否尖尖的?邊問邊板書:你還看過什么物品的頭也是尖尖的?小組交流,教師參與,組長匯報,按“我們組的小朋友看過什么是尖尖的”句式匯報。(大頭針、縫衣針、鐵釘、圖釘、剪刀頭、鉛筆頭……)
多可愛的月兒啊,誰能把它那可愛的樣子給讀出來?指讀,我們集體也來讀一遍好嗎?齊讀,復蓋小女孩圖,看看誰坐在兩頭尖的月兒上了,?她坐在月兒上干什么?用“誰在干什么”的句式回答。出示句式:
圓圓為什么要坐在月兒上去看天空?(因為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一樣,坐上去很舒服,所以,……)
這樣可愛又舒服的月亮船,你想上去坐一坐嗎?心里很急吧?別急別急,我們馬上上去。先閉上眼睛,放音樂,課文錄音,出示夜空圖,創造性的描述,小朋友,今晚是一個新月懸空,星斗滿天的恬靜的夜晚,你就是圓圓了,坐在小船里飛上藍天,在那美麗又晴朗的太空中遨游,多爽啊,多開心!
等音樂停后,下來吧,下來吧,快告訴我,你在夜空中看到了什么了?
邊板書邊畫:閃閃的 星星 星星一閃一閃有趣嗎?像個俏皮的小孩子,跟我們眨眼睛。你平時看到過什么東西也是一閃一閃的?小組交流一下(彩燈、霓紅燈、螢火蟲發出來的光……)
是呀!剛才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藍藍的天、藍藍的天空像什么?你還看到什么?不止,不止,別滿我!那圓圓看到的也是這些嗎?她是怎么說的?(聽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先來說一下“只”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除了看到星星、藍天外,其他的什么都沒看見)為什么只看見這些呢?(因為是在夜空里……)如果是白天呢?還能看到什么?小組討論。
四、小結課文,培養想象
晴朗的夜空,有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月兒像小船,藍天像海洋,多美!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小朋友都看見了,請你回憶一下,以前還看見哪些美麗的自然景色。也可以小組交流一下,然后說給大家聽。是呀!自然界里有許多美麗的東西,等著我們去觀察、去發現、去欣賞、去描繪呢!
五、擴展學習
跟著錄音機,表演讀或者表演唱,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說過的畫下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