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的研究──《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案例及評析
三、實施課例
下面,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自選商場》為例,具體介紹一下我的實施方法與過程。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偏旁“女”。
2、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自主識字的興趣,并樂于從生活中認識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會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教學時間〗
2課時(教參建議3課時)
第一課時
〖分組形式〗
異質四人組。
〖學習過程〗
1、指導學生自主充分預習。(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語、讀課文、作標注)
2、組織學生圍繞課題提問,以問題的形式確立共同的學習目標:自選商場與一般商場有什么不同?教師扮演記者采訪學生,請學生談談自己去自選商場購物的感受。
3、學生在組長帶領下合作學習:讀課文,互相正音 → 交流識字方法 → 討論上述問題,在學習方案表中作好記錄 → 再讀課文,做到流利 → 先完成的小組由組長組織補充學習任務、(如: 讓每個人參與交流活動,檢查詞語認讀情況等)
4、在教師組織下由每一學習小組派代表進行交流。
5、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讀通短文。
第二課時
〖分組形式〗
異質四人組。
〖學習過程〗
1、指導學生再從課題及課文內容,確立第二課時共同的學習目標:聯系生活實踐,交流認識的商品名稱,理解短文內容,如果你是記者,會向圖上的小朋友提出什么問題?如果你是圖上的小朋友,會怎么回答呢?
2、學生在組長帶領下學習:組織同伴自主學習(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 → 自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小組一起有感情地朗讀
3、各小組派代表進行上臺演示,指導評價。
4、教師總結,指導感情朗讀。按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5、擴展活動,舉辦“商品展銷會”(小組派代表介紹自己收集的商品包裝名稱)
注:學生分組學習時,教師在各組間巡視指導。以上教學環節均在課堂上完成。
〖實際效果〗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憑借自己的經驗認識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識。
四、總結與反思
關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國外的研究、倡導與實踐均已有很長時間了。國內也有了大量的研究、實踐,對于它的從人本出發,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一面,大家都有了共識。但這些科學先進的教學策略還并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大力推廣實施(當然,這其中有一些客觀上的原因,如班級學額、教室條件的限制),比如合作學習,即使在中國臺灣,“數年前﹐它雖然曾經被教育單位列為十二種推廣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的中小學老師并不多見。「排排坐、吃果果」的教學理念﹐仍然十分強勢。講求權威與服從、安靜守秩序的教學管理﹐并不鼓勵(分組)合作(討論)學習的開展。”筆者所了解的可作典范的成功案例還不多,加之自己的理論學習還不夠深入,實踐時間也尚短,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也就有了許多的疑惑與反思。如自主學習中怎樣處理好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中怎樣使討論真正高效而落到實處?變個人競爭為小組競爭應該怎樣具體操作?怎樣利用合作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非認知品質?這兩種教學策略在各年段的實施又有什么不同?這一切都有待于在邊學習、邊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