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說課設計
三是體現人文性的滲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作為人是一種生長著的生命的存在,他需要教師從人文的高度對其生命加以關照。學生練習讀問句“你再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除了讀出問句的語氣,同時,也滲透了媽媽對小燕子的鼓勵。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說課設計
導入,是授課的良好開端,所以在講解每篇課文時,我盡量都采用能吸引孩子的方式開頭。在教學這節課時,我先出示本課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然后問學生:“孩子們,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內容嗎?”我話音剛落,”嘩”舉起了一片小手...
【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一樣】1、她們倆一樣高。2、這里變化很大,和原來不一樣了。【再】1、李小明再次獲得圍棋比賽冠軍。2、我向老師保證,今后再也不遲到了。【仔細】1、交警仔細檢查過往車輛,終于抓獲了罪犯。...
【學習目標】1、認識次、瓜、燕、什、么、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材分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本文采用童話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第一課時一、揭示課題,啟發質疑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板書)2、學生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①誰一次比一次有進步?②做了什么事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教材分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第15課。課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帶領我們認識了一只非常可愛而且好學的小燕子,在媽媽的耐心的啟發下,通過一次比一次認真地觀察弄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區別。...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小燕子在燕子媽媽的耐心引導下,從而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冬瓜大,顏色綠,皮上有細毛;茄子小,顏色紫,柄上有小刺。...
【學習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教學重點】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教學難點】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明白自己...
【教材分析】這是一只多么好學的小燕子!它在媽媽的耐心的啟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最后終于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區別在于: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朗讀指導:1、小組合作,讀中感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在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
教材分析“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本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新的發現。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什、么、片”3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仿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優秀習作 【范心悅】果園里,西瓜躺在地上,梨掛在枝頭。花叢中,蝴蝶媽媽對小蝴蝶說:“你到果園去看看,西瓜和梨有什么不一樣。”小蝴蝶去了,回來說:“媽媽,媽媽,西瓜大,梨小。”蝴蝶媽媽說:“你說得對。...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生:喜歡!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名字是《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請同學們翻書,看誰先找到。(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詞語解釋:【什么】(shén me)是疑問代詞,表示疑問。【仔細】(zǐ xì)就是細心。探究活動:1、仔細觀察蔬菜、水果,以一種為例,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說說它們的特點,也可以比較兩種蔬菜(如,絲瓜和黃瓜)或水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