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爺爺植樹教學反思
鄧小平爺爺植樹教學反思
《鄧小平爺爺植樹》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況且課文篇幅又是那么長,三百字左右的課文對于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大部分學生要跳一跳才能讀上來。于是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體會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課堂上我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針對這一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設計“四字詞語競賽”,看誰積累的詞語多。同學們個人躍躍欲試,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他們除了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找出來,還有許多同學把平時積累的成語也說了出來。這樣抓住時機將重點詞語 “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來,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富有挑戰性的做法,既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又使學生創造性的積累了詞語。 同時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已跟不上每天認識十幾個字,閱讀那么長篇幅文章的學習了。雖然,他們提出許多問題?這是學生的發現,說明他們也在參與學習,也在主動地思考。但連“人群”這個詞都不能理解,從側面反應了我們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確實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識字教學。
《鄧小平爺爺植樹》教學反思
《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孩子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回家搜集鄧小平爺爺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了解鄧爺爺。另外還要搜集植樹造林的好處的相關資料。學生按我的要求回家認真搜集了資料。第二天上課板書課題后,學生匯報了自己了解到的鄧爺爺和植樹相關資料,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文重點內容寫了鄧小平爺爺植樹的過程,這部分內容我安排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集體的力量把鄧小平爺爺植樹順序弄得明明白白,也知道了我們自己植樹也是先挖坑,然后把樹苗移入坑中,最后培土澆水。最后有一個難點就是“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要到天壇公園去植樹?”學生小,對這個問題攔住了,于是我引導學生弄明白鄧小平爺爺作為國家領導人為全國人民做榜樣,帶頭植樹,保護祖國環境,再次把植樹的好處進行強化。這篇課文結束后不久就是植樹節,學生自主到山上植樹,并且寫了許多關于植樹的小作文
植樹
田雅娜
星期六我和王鈺垚、楊棕琪、田曼琦、我們一起到鳳凰山植樹。我們來到一個叔叔的地里就開始植樹,先挖一個坑,再把樹苗放在坑里,用手把樹苗扶正,再給它培土,用腳把土稍微踩一踩,再給它澆點水,我的樹就栽好了,栽好了還要用卡片寫上自己的名字,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兒,樹都栽好了,我們和親手直的樹苗拍了幾張照片,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坐車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