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走進生活——《胖乎乎的小手》教學案例及反思
【教學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講述了蘭蘭胖乎乎的小手幫家人拿過拖鞋,洗過手絹,撓過癢癢,而使全家人都喜歡這雙胖乎乎的小手,從課文中我們也感受到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質。文章開始蘭蘭的疑問:“我畫了那么多畫,你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也是同學們心中的疑問,學生看到這里會產生強烈地讀下去的愿望,會主動地去文中尋找答案,而且小學生又善于表現自己。老師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并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相互合作,情緒飽滿的共同發展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起共鳴
這篇課文的內容很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實際,而且在蘭蘭身上也有同學們的影子,在上課的開始我組織學生看手,畫手,夸手后,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雙小手到底做了什么事?這雙小手還有誰喜歡?由此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產生了參與學習的愿望。
在結束課文時,再讓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夸夸自己的小手幫家長做了什么,同學們的搶答很熱烈,我差點都招架不住他們的熱情了。我兒子也剛學了這一課,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買菜,他主動幫我提著(以前從來沒有過這舉動),并且是兩手已提好幾樣菜也不讓我幫忙,我趁機夸他的小手能干,他臉上笑開了花;氐郊依,小手勒紅了也不叫一聲疼。我由衷地贊嘆這教材和生活貼近了真好。
二、欣賞朗讀,共同參與
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也是一教學重點,而人物角色的不同,說話語氣不同,內容不同,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嘗試自讀,同學互評,老師點評,使學生進入了人物角色,又通過分角色朗讀,同學門邊讀自編動作,加上表情,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三、發散思維,擴展想象
課文中蘭蘭可愛、善良,愛勞動,是同學們心目中的榜樣,同時蘭蘭的身上也有他們自己的影子,教學的最后再讓學生想一想蘭蘭長大了會幫家人干什么,實際上是讓學生以自己的身份來替蘭蘭回答。以學生愛模仿,愛參與的特點,又讓他們回家幫家長做一件事,并當時的情景畫下來。從后來同學們交上來的畫可以看出簡直是一個“小手比武大賽”有畫捶背的,有畫倒水的,有畫洗腳的……。盡管畫的畫技幼稚,但內容已充滿了想象。
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憤活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課后又愿意去實踐,對這種親近孩子生活的教材,并讓孩子走進生活的教學活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