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兩只鳥蛋》教學案例的比較分析
在每一堂課中都有課堂評價的語言。有的老師細心斟酌,有的老師隨意點撥,看似簡單、普通的評價,往往對一堂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朗讀指導中,怎樣巧妙地評價、點撥,使課堂豐滿潤色呢?怎樣適時的引導,使學生激發情感,讀得有滋有味呢?在聽兩位老師執教了《兩只鳥蛋》后,頗有想法。
【案例一】
老師在執教《兩只鳥蛋》時,體會鳥媽媽的心情后,老師要引導學生“歸還鳥蛋”。
師:同學們,鳥媽媽丟失了兩只鳥蛋,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生1:我會把鳥蛋歸還給鳥媽媽。
生2:我一定把鳥蛋給鳥媽媽送去,讓它不要擔心。
師:小朋友真有愛心,那么我們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在課文中找一找。
生3(找到句子朗讀):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老師根據學生的朗讀,及時在課件中出示句子。
師:誰還能來讀一讀?
生4(朗讀句子):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W生朗讀正確,但缺乏感情,語氣很平實)
師:你如果把“小心、連忙、輕輕”讀得重一些,會讀得更棒。
生4再次朗讀。
(在老師的指導、提示下,學生朗讀有明顯地進步。)
師:誰還能像他一樣來讀一讀。
。ǔ槎鄠學生朗讀)
【案例二】
“歸還鳥蛋”
師:孩子們,看到這么心碎的媽媽,又看到我們身邊可愛的鳥蛋,你有什么話要對鳥蛋說呢?
生1:小鳥蛋,我一定要讓你回到媽媽的身邊。
生2:小鳥蛋,媽媽正在找尋你,我要把你送回到媽媽的身邊。
生3:我也要把你還給媽媽。
師(喜悅地):聽到小朋友的話,老師真高興,因為我們是鳥類的朋友,我們希望它們快樂、幸福,老師相信,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會這么做的。
。ㄕn件出示: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生自由朗讀句子。
生1(朗讀):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ㄗx得不流利)
師(親切地):別急別急,我和你一起來讀一讀。
生2(朗讀):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ā靶⌒牡亍⑤p輕地”讀得很好)
師:孩子,你為什么要小心捧,又為什么要輕輕放呢?
生2:如果不這樣做,鳥蛋要破碎的,那樣鳥媽媽會很傷心的。
師(欣喜):多善良的孩子呀。
。⒆拥念^)
生3(朗讀):我小心得捧著鳥蛋,連忙走到樹邊,輕輕地把鳥蛋送還。
師:你為什么要“連忙”過去,不能慢一點兒嗎?
生3:鳥媽媽已經焦急不安了,再慢一點兒,鳥媽媽會更擔心的。
師(愛撫地):你心里想著鳥媽媽,我替鳥媽媽謝謝你。
。ㄅc學生親切握手)
生……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把我們做的說一說吧。
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
師:孩子們,我們把鳥蛋還給了鳥媽媽,讓它回到了大自然,雖然它遠離了我們,但從小朋友的行動中老師發現,我們已經和鳥蛋結成了真正的朋友。
【反思】
以上兩個案例中的老師都讓學生通過體會、感悟來進行朗讀指導。為了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入情”,兩位老師分別作了努力,但由此產生的不同效果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