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鳥蛋》教學案例及反思
【案例背景信息】
學科/領域:小學語文 一年級下冊
年級:一年級
課的名稱:兩只鳥蛋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中感悟意境,積累語言。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學生分析〗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詩歌,喜歡鳥兒,愛模仿,愛表演,喜歡想象,有較強的求知欲,通過前一段的學習,已積累了一些學習經驗和識字方法。
〖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篇兒童敘事詩。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媽媽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萌發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人類的美好愿望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們還能感受到詩歌濃郁的童趣,優美樸實的語言,流暢的音韻。
〖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本案致力于建設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努力實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學習的階段目標明確提出,并落實檢查;字詞檢查的方法做到多樣有趣;在實踐活動中充分激發孩子的合作、競爭意識,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表達、組織的才能,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很好地統一。
2、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播放小鳥破殼而出的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用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
并且利用課件來處理課文的重難點,在擴展活動中,讓學生收集有關鳥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課內外聯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主要以創新教學為理念,著力于體現新型的學習方式及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創設情境,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幫助和激勵,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感悟小詩的意境和文字的優美,知道關愛大自然和生命,培養他們喜歡詩歌,喜歡識字的興趣。
〖學習重點〗識字寫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焦急、仿佛”等詞句的理解,背誦課文,培養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彩色蛋形生字卡片、學生分學習小組坐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播放小鳥破殼而出的多媒體動畫課件,生觀察。
2、請你說說:你看了動畫,了解到了什么?
。ㄗ屔杂砂l言)
3、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詩,寫的就是一個小朋友和兩只鳥蛋之間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兩只鳥蛋)生齊讀課題。認識“蛋”字、還能組哪些詞
4、師: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先聽聽這個故事吧!
。ɡ蠋煵シ配浺,生整體感知)
5、師:小朋友,你們一定也很想讀吧,快打開書本吧!
二、初讀詩歌,合作識字
課件出示小組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劃出不理解的詞。
2、讀準生字,認清字形,記住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