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認為該這樣讀──《語文園地三·讀讀背背》教學有感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園地三》的讀讀背背《小鳥》是一首很美的兒歌。學習完后,我請三個同學上臺比賽朗讀,三個同學都讀的很流利,只是中間的女生讀時聲音有點兒小。讀完后,按照慣例,我請聽的同學評讀,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認為三個同學都讀得不錯,只是讀的聲音有點兒小!边@位同學一下子說中了我的想法,我趕快肯定了他的說法,接著說,“希望以后讀書時聲音大一點兒!痹谖艺f話的時候,我看見那個女生幾次把手舉起又放下,似乎有話要說。為了繼續下面的學習,我制止了她的發言。下課后,我剛走出教室,她拿著語文書跑到我面前,怯怯地說:“老師你看,小鳥是輕輕的跳的,小樹它也還很小,所以我認為讀這首詩時,應該小點兒聲音讀。”
聽了她的話,我心里一怔,多么深刻的理解啊。不由得想起了我剛才的做法,為了我的課往下繼續,一旦出現預設的答案,就以高度的評價結束了話題。細想一下,這樣做不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如果這時,我不立即給予肯定的評價,而是給她一個辯解的機會,鼓勵她針對學習內容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以此來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促使學生大膽發表個性化的看法。學生在交流中一定會明白,讀書不僅僅是聲音洪亮,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考,讀出自己的獨特的想法。然而這一切就在我的權威的總結中,一一被抹殺了。此時,我為我的行為感到汗顏,我立即向這位同學道了歉,并在下節課開課前專門請這位小女生重讀了一遍并讓她談了自己的看法,看著她舒心的笑容,我釋然了。
是啊,作為獨立意識尚未形成的一年級小學生,是非常看重教師的評價的,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發展。教師評價時,應關注學生的發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尊重、理解、欣賞學生,給予學生耐心的幫助,熱情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邊的更加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