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一、 悟析教材:1、地位作用:本課是聾校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二課,主要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分別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但是它們的尾巴都有用,沒有借給它,最后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的故事。使學生懂得了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的再生特點。
2、學情分析:我們班有7人,都是聽障學生,主要通過視覺和殘余的聽力來理解課文內容,因此教學時我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讓他們邊看課件邊學習,通過幾年的語文學習,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并且能夠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形式學習課文。本節(jié)課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動手等方面的能力。
3、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二)能按事情的先后順序練習說話。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教學難點:
了解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6、教法、學法分析:運用講解、談話、提問、演示等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演示的學習方法。
四、教具:多媒體課件、大字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新,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情景。
1、出示課件,學生觀察畫面上是什么小動物?(壁虎)他有一條怎樣的尾巴?(長長的尾巴)
2、小壁虎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是有一只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去找答案。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板書: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向誰借,借到了嗎。)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二)、運用自學、小組合作當方式學習課文,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精神。
1、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出示小壁虎正在墻角里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他的的尾巴,小壁虎掙斷尾巴逃跑了,這一部分的課件,學生觀察課件回答: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1)、讀后判斷,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樣斷的?(觀看小壁虎掙斷尾巴的課件)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掙斷的。(√)(板書:掙斷)
(2)假如小壁虎不掙斷尾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從壁虎掙斷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沒有了尾巴。小壁虎的心情如何?(播放小壁虎哭了的課件)注意朗讀時的語氣。
(4)那么第一、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齊讀一、二自然段。(為什么借尾巴)
(5)小壁虎沒有了尾巴,想去做什么?(借尾巴)
3、小壁虎都向誰去借尾巴了,繼續(xù)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理解每句的意思,思考:小壁虎爬到哪?見到誰?在做什么?小壁虎怎么說?對方怎么回答?(課件演示小壁虎爬到小河邊和小魚借尾巴的過程)學生觀看后回答并板書:小河邊、小魚、搖。
(2)爬呀爬說明了什么?
(3)如果你是小壁虎,看到小魚,你會怎樣想?
(4)學生比較下面的句子。(課件出示)
[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
引導學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嗎”等詞語,及詢問的語氣,說明小壁虎十分有禮貌。并對學生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