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課堂教學實錄
李惠瓊(祥云縣城東社區完小):
課文《四個太陽》中要求會認字13個,李老師遵循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識記了生字,還學習了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使枯燥的識字過程變得妙趣橫生。她主要運用以下方法教學生識字:
1.熟字識字法。如“伙”“伴”,學生就是以熟字“火”“半”來記的。老師再問:“為什么‘伙’‘伴’都有‘亻’旁?學生頓時豁然開朗:自己身旁的人就是自己的“伙伴”啊。這漢字多有意思,從字形就了解了它的意思,從而潛移默化地認識了“形聲字”的造字方法,初步學會了借助“形聲”的特點識字。
2.換部件識字法。李老師問:“看到‘該’‘熟’兩個字,你想到哪個熟字?”于是學生想到把“孩”的“子”字部換成“讠”,就是“該”,把“熱”的“扌”換成“享”就是“熟”。
3.聯想識字法。如“街”,教師讓學生聯想周圍有哪些街道,從而在頭腦中烙下了“街”的概念。
4.猜字謎識字法。如“因”“季”,這兩個字學生已用部件記字法記住它們,老師出示的兩則謎語更增加了識字的趣味性。
○學生隨感○
郭希娟:我喜歡這樣的識字課,李老師用許多方法讓我們記住了所學的生字,用順口溜來記“季”字,老師教得很有趣。
張瑞鵬:這節課老師讓我們積極發言,教了我們許多記住生字的方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掛”字,通過比動作,我牢牢記住了這個字。
張怡:寫字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不僅要按照字的筆順來寫,還要安排好間架結構,所以我寫出的字特別好。
崔夢婕:李老師教我們識字時,經常同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我們先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把字的意思弄懂,然后用字組成詞語,最后再運用到句子中,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樣我們就不容易寫錯別字了。李老師特別注重對我們寫字的指導,除教科書上的要求外,每天讓我們寫5個毛筆字。
梁彪:李老師教我們識字,特別注重寫字習慣的培養,她要求我們寫字要做到“三個一”,即“手離筆尖一寸,身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我們一直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我的字也寫得不錯。
封文秀:李老師教我們識字很幽默,經常用一些形象的比喻、編順口溜、開火車、玩游戲來學習生字新詞,到現在我都沒有忘記。隨著年級的升高,李老師讓我們自主識字,先自學,查字典,弄清楚字音、字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字形,然后做組詞、造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