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塑造精彩——《雨鈴鐺》教學實錄及課后反思
師:什么“串”?
生:串串香。
生:羊肉串。
師:你是怎樣記“串”的。
生:我吃過羊肉串,我覺得兩個口就像兩片羊肉一樣,而“∣”就是穿羊肉的小棍子。
生:我是這樣記“串”的,一串糖葫蘆。
……
[評析:在自主探究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將枯燥無味的識字融入小組合作學習中,目的是創設民主氛圍,讓學生在興趣中交流信息,相互切磋,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同時,還從別人身上學到識字方法。教師在交流中適時引導組詞、找句子,聯想,不僅復習鞏固了原有知識,而且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6、游戲——小蜜蜂采花
師:現在我們來做“小蜜蜂采花”的游戲,每個花朵的背后是一個生字。游戲規則是:采到花朵的小蜜蜂把上面的字教給大家讀一遍,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句話,聽清要求了嗎?小蜜蜂快采蜜吧!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杠桿的驅動下,教師利用“采花”游戲,把本來單調乏味的識字的鞏固練習變得妙趣橫生,學生練習得有滋有味,且記憶牢固,通過領讀、組詞、造句,在記憶生字的基礎上拓展知識的學習范圍,把知識教活了。]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1)生字娃娃大家都認識了,我想現在你們再讀兒歌,一定會讀得非常好,那就把兒歌讀給同桌聽吧(同桌互相讀課文,師參與)
(2)剛才老師聽見有些同學讀兒歌時沒有用上感情,怎樣讀才能有感情?大家想象一下,細細的春雨灑到房檐上,發出了什么聲音?(沙沙響的聲音)那該怎么讀這一句?(生:讀得輕)對,自己試著讀一讀。
當雨珠從房檐上落下來又發出了什么聲音?(丁零當啷的聲音)對,就像小鈴鐺發出的聲音一樣,丁零當啷……丁零當啷……你聽見老師是怎么讀的?(生:聲音洪亮,讀得重,讀出了雨鈴鐺的聲音)自己試著讀一讀。
[評析:觸景生情,睹物生情,撥引激情。試問萬事萬物情從和來?皆因事物有感而發。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學會讀書方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產生感情,讀出感情,落地有聲。體現教師引導者的作用。]
另外大家還要注意句子中的自然停頓,如這一句(黑板上展示)師邊讀邊畫線,春雨灑在房檐上,大家再讀這一句,你們讀,老師畫線:它在招呼小燕子。
[評析:教師進行詩歌朗誦指導,注重了句中的自然停頓,抑揚頓挫,增強了語感,學生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情和景交融在一起,學生對詩歌得到充分感悟、體驗、理解。]
(3)請大家再有感情的自由朗讀兒歌
2、誰來讀給大家聽?(指生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讓學生學著讀的好的同學,再齊讀兒歌。
[評析: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考察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感悟程度和對情感的體驗,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創設情境,引導創新
1、生伴著輕快的音樂,有感情的朗讀《雨鈴鐺》。
2、師:聽春雨來了,(放錄音——春雨聲的聲音。創始情境,引導想象)他在招呼誰呢?都給他說了些什么呢?
3、師:如果你是春雨,你會招呼誰,你會對他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