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塑造精彩——《雨鈴鐺》教學實錄及課后反思
(生在音樂聲中自由想象后,自主匯報)
生:我會招呼小草,我對它說:小草小草喝點水吧,快點長高,小草高興地穿上了綠裝。
生:我是春雨,我招呼青蛙說,小青蛙,春天來了你快出來吧,盡情地唱吧,盡情地跳吧,你看春天多美呀?
……
[評析:鄭國民博士說過:“根據小學低年級的心理發展規律,他們不僅生活在現實世界,還生活在想象世界,學生喜歡做夢。學生想象世界的豐富程度與思維發展密切相關,在學生喜歡做夢的時候,應該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設計情境,使學生順應教學過程很自然的轉換了角色,走進文本,入情入境。這樣為學生感受和體驗豐富多樣的情感提供了機會。]
4、師:你能根據剛才的想象,當當小作家編編兒歌嗎?
生:能.
師:那趕快行動起來,找找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一起編編兒歌吧。
(頓時,教室里熱鬧了起來,孩子們三個一組,兩個一伙,熱情高漲的構思)
生: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小草上。小草上掛水珠,好象串串小鈴鐺,丁零當啷,丁零當啷,他在招呼小螞蟻,快快回家躲起來。
生: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荷葉子上。荷葉子上掛水珠,好象串串糖葫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他在招呼小青蛙,快快出來捉害蟲。。
……
(孩子們個個踴躍舉手,時不時傳出“老師,我來!我來!”沒有點到名的孩子發出一聲嘆息“哎呀!……”)
師:這么多孩子都想來編,老師真高興。這樣吧,下課了你編的兒歌寫下來或畫成一幅畫。
[評析:模仿是人的天性,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以課文為憑借,領讀范文《小雨沙沙》,然學生根據樣本大膽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續編兒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巧妙地進行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師:(放音樂《小雨沙沙》)孩子們編得可真好,連春雨聽見了,都高興的唱起了歌。讓我們也伴著輕快的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
6、師:大家看,老師把這首兒歌譜了曲,讓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讀,好嗎?(出示兒歌《小雨沙沙》)
5 3∣5 3∣1 1 1∣1 1 1∣∣5 3∣5 3∣2 2 2∣2 2 2∣
小雨小雨沙沙響,沙沙響,灑在灑在房檐上房檐上,
小雨小雨沙沙響,沙沙響,它在招呼小燕子小燕子,
5 3 3∣5 3 5 6∣5——∣5 3 3∣2 1 2 3 ∣1——∣
哎呀呀,水珠真美,哎呀呀,像串小鈴鐺。
哎呀呀,快快回來,哎呀呀,回來蓋新房。
7、師:如果把咱們編的兒歌也唱一唱,春雨會更高興的。(引導唱自創內容)
8、全班齊唱(孩子們在讀讀唱唱中既再次溫習了兒歌,鞏固了識字,又烘托了氣氛,于情境交融中再次感受春雨給人民帶來的愉悅心情)
[評析:從具體形象思維引發學生進行想象思維,其本身就具有創造性,就孕育著創新意識的產生,包含著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給學生一個創造思維的空間,使學生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不但培養了學生想象力,而且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