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了》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反思〗
縱觀整堂課,我以組織、引導、參與者的身份積極給學生創設相互交流、討論的機會。以親切、童真的話語,慈愛的身影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在無拘無束、暢所欲言中進行了認識老師同學、認識學校、認識課本,語文實踐等四個環節的趣味性學習。使孩子們在入學的第一天就親身感受到環境的優雅、愉悅,老師的親切、和藹,小伙伴的友好、熱情,激發了他們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熱愛,使校園成為孩子們喜愛的地方!
〖案例點評〗
個人感到,在向著新課程邁進的過程中,教師正在努力地向前邁進著。
第一,教師把自己的角色放到了和學生平等的位置――雖然一年級學生的學習還需要大量的引導,但是,教師沒有絲毫為學生規定學習什么。教學開始,教師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示范性的情境――自我介紹;然后用學生感到新奇的課件出示了丁丁、冬冬的自我介紹。這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向自我介紹的興趣,而且,在教師和“課件”的介紹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如何介紹的影響,學習了如何介紹。
第二,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進行比較,從而更好地了解校園及小學生活的特點。這樣的引導,能夠促使學生對小學校園有更深刻地認識和體驗。
第三,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老師把教育目標融進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當中,使學生愛學、樂學,在興味盎然中完成學習任務,接受良好習慣的教育。
從實錄來看,本課的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是“教師引入,學生活動交流,老師小結”,沒有學生活動、學習、交流中的問題、沖突和解決的過程。沒有了問題和沖突,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就不充分了。課堂的氣氛活躍也就只能表現為積極地回答,而不是思維的活躍。沒有問題和沖突的課堂是沒有生命活力的。這一點,或 許 老師在介紹的時候沒介紹進來,或許,老師回避了這些問題與沖突,或許根本沒有。個人認為,教學中應該引起這方面的注意。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善于抓住學生的學習行為現象制造沖突,揭擺矛盾,引導學生展開思考、討論、實踐,增進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