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1》教學實錄
生:老師,春天在哪里?
師:〔做出一付很驚訝的表情〕是呀!春天該在哪里?誰來幫幫他?
〔一個學生站起來就說:“哪里都是春天,貼在哪都行。”其它學生也紛紛說:“隨便。”“哪都是春天。”多聰明的孩子呀!是呀!哪里都是春天。〕
〔當學生把詞貼完,我們突然發現,老師把“春”字的“日”字底寫成紅顏色,“柳”、“樹”、“桃”、“杏”“梨”字的“木”字旁寫成綠顏色,“草”、 “芽”、“花”字的“艸”寫成綠顏色,原來“日”、“木”、“艸”這三個偏旁是本課要掌握的三個偏旁。〕
師:小朋友,全體起立,老師指哪個詞,大家讀哪個詞,并注意不同顏色的偏旁。
〔老師用形象直觀的方法,加深了學生對“日”、“木”、“艸”三個偏旁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認真,課本上讀了詞,看畫說了詞,咱們現在到校園里,再找一找這些詞吧。
〔社會就是大課堂。在生活中學語文。師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找春天,找嫩芽,找桃花、找小草,使學生感到學語文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情有感、生動有趣的活動。〕
師:〔回到教室〕小朋友,大家也看老師的畫了,也在校園里找了春天、小草、嫩芽、燕子,誰覺得自己也是春天的一員,誰覺得自己讀得好,拿上課本上講臺,給大家讀一讀。
〔學生大部分信心十足,上了講臺,學生都渴望得到賞識。只有兩個沒有上去,師很會注意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
師:大家在上邊認真讀上三遍,老師和這兩位同學在下面讀三遍,看誰讀得好。
〔學生站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上,有一種使命感,心情、表情、感情都十分投入。〕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真好!把老師也帶進了春天。今晚上如果誰夢見了春天的景色,可不要忘了給大家、給老師說一說。
〔師風趣的結尾,給學生心里埋下了一顆春天的種子。是作業,也不是作業,不是作業,也是意味深長的作業。這也是老師把學語文延伸到家里,延伸到夢中,延伸到學生的情感中,延伸到大自然中的一種巧妙的做法吧!像這樣學語文,學生自然會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