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學設計
(笑瞇瞇、和藹可親) (3) 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風伯伯非常和藹可親?(摸著) 風伯伯稱呼小松樹什么呀?(孩子) 指導學生讀好“孩子”,表現出風伯伯的親切、和藹 (4) 師引讀:風伯伯摸著小松樹的頭,笑著告訴它——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 (5) 風伯伯的話你懂嗎?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 (6) 師幫助學生理解風伯伯說的話。 是啊,其實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 出示:小松樹看得遠不是(),而是();大松樹看不遠,不是(),而是()。 (7) 指導朗讀風伯伯的話,讀出語重心長、寬厚、慈愛。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了風伯伯的話,小松樹有什么表現?(慚愧 低頭) 理解“慚愧”:“慚愧”什么意思?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小松樹為什么感到慚愧? (2)它會怎么想呢?那會對大松樹或風伯伯說些什么呢? (3)小結:小松樹認識到了錯誤,一定會改正,變得謙虛 4、你最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同桌互讀 2、男女生互讀 3、指名互讀 四.學習生字 1、出示“ 爺 伯 呢 孩” 2、自學生字 (1)看筆順圖,記憶字形、筆順。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3)分別給它們找個朋友。(組詞) 3、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學生在《習字冊》上練寫。 五、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所學的生字。 六、板書設計 小松樹和大松樹 長得高 看得遠——————驕傲 大山托 ——————慚愧 以圖片激趣,也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初讀以讀準課文為主,有利于后面的理解課文 讓學生在頭腦中有方位概念 自學為主,指導為輔,訓練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