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美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羊”字頭。
(3)了解小雞在雞蛋里發育直到破殼而出的常識,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從生活經驗入手,精讀感悟;培養觀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
(二)教學策略
1、教法選擇:講授、討論、隨文識字、啟發引導、多媒體輔助。
2、學法引導:一邊讀一邊想、觀察、分析、體驗。
3、課堂組織形式:師生互動,集體合作,個別輔導相結合。
4、教具媒體組合應用:雞蛋;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生字、詞卡片。
5、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向家長了解小雞小鴨的孵化常識。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雞蛋,把它放在雞懷里,過了些日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要讓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雞蛋都會變成小雞。)
[這是以問題引發興趣的。雞蛋能孵化出小雞,學生有這樣的生活常識,但有的雞蛋不能孵化出小雞,學生不一定知道,如何讓學生明白,看來是有難度的。如果學生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顯然影響下面的教學進程。]
二、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小雞的孵化過程和配音朗讀,觀察了解小雞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
2、小雞來到這個世界后說了句什么?
[雞蛋是怎么孵化出小雞的,道理明白但過程是不知道的,通過直觀的課件演示,學生體驗了生命的過程,同時創設了情境,產生了好奇。
借助小雞的語言說出自己的話,這是生命對生命的體驗,是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向往。]
三、品讀課題
1、課件出示課題:“16 世界多美呀”
2、認讀“世界”、“美”。
3、試讀課題。提示:讀這個課題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讀好這個課題那些詞是關鍵?為什么?
4、對這個課題你是怎么體會的,讀出來讓大家聽一聽。
5、討論:什么叫世界?
(過渡:世界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小雞一來到這個世界它看到了什么?我們讀讀課文吧!)
[因勢利導,自然的揭示了課題。隨文識字,認讀“世界”、“美”,初步感知音、形、義。試讀課題“世界多美呀”,是以體驗為前提,再練習讀出感情色彩的。抓住關鍵詞“世界”討論,從而準確的明確的世界的含義,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的基礎,]
四、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音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朋友用“”劃出,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同桌合作再讀,討論:小雞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3、匯報展示句子:
①蛋殼里的小雞先是睡著的,后來它醒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的。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