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第13課an en in
教學調整
3、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ɡ。
教學重、難點:能區分ɑnɡ enɡ的讀音和會讀ɑnɡ enɡ inɡ onɡ
教具準備:投影片、聲、韻母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用故事引入:
二、老師整理:秋天到了,小明、小紅、小麗在野外去放風箏,她們都帶上了自己親手做的非常漂亮的風箏。有貓頭鷹、龍、蜜蜂她們玩的很開心。故事講完了,老師有個地方不明白,為什么圖中會有些拼音在里面的呢?為什么它們放的地方都不同?
三、教學ɑnɡ enɡinɡ onɡ
1、教讀 ɑnɡ enɡinɡ onɡ
2、出示ɑnɡ 為什么會有ɑnɡ 想一想?
(因為放風箏的“放”是fɑnɡ再加上第四聲就是fànɡ放,放風箏的放。)
3、讓學生自由拼讀,然后全班齊讀。
4、按照上面教的方法學習fenɡ lonɡ。
5、在學生基本掌握后鼻韻母的發音方法以后,可將前、后鼻韻母進行比較,讓學生通過實際發音掌握 要領:前鼻韻母是舌尖抬起,抵住上牙床,鼻子出氣;后鼻韻母是舌根高抬,舌頭后縮,舌尖抵住不床,鼻子刀氣。
6、出示貓頭鷹時讓學生想一想哪個聲母和inɡ 相拼還是讀inɡ 的。突出整體認讀音節yinɡ。
7、教學整體認讀音節時,要從音、形、用三個方面與鼻韻母inɡ進行比較,體會導同。
四、教學法整體認讀音節yinɡ。
五、看圖學習讀詞語
認一認5
教學目標:
1 、認識 8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漢字字義。
3、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想象力、拓展思維,提高口語水平。
教學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重、難點:認識8個生字,能夠讀準字音了解字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播出一段古代武打片片段,讓學生找出古代人所用的兵器有哪些?有哪些交通工具?
二、學習新課
(一) 教學刀、戈、弓、矢
1、出示圖片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這幾件兵器的名稱、作用。
2、看圖讀拼音自學學生字。
3、找出你認為難記的,不明白的。
(二)教學牛馬車舟
1、出示圖片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它們的用途。
2、出示生字上學片自學生字。
3、找出難寫、難記的生字。
教學調整
三、鞏固練習
1、看圖拼讀生字。
2、游戲(看動作、聽聲音找圖片、找生字卡)
如:老師做出坐馬的姿勢,然后再發出嗒、嗒、嗒的聲音,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然后學生找出相應的卡片。
1、讓學生讀一讀
四、作業
請小朋友回家把這些生字介紹給小伙伴。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習新知識
1、教學“羽”
出示羽毛圖。問:這是什么?(羽毛)可以單叫一個字“羽”讓學生學拼。領讀、指讀、齊讀。舉例說說什么動物才有羽毛。
2、教學“角”
出示牛角圖。問:這是什么?(牛角)我們把什么動物有角?誰向小朋友介紹一下動物的角有什么特征。如:梅花鹿、山羊。
教學“齒”(仿教學角)
3、教學“革”
出示皮包圖。問:這是什么?(皮包)
出示卡片“革”設問:為什么會出示革的?引導學生說皮包是用什么來做的?介紹“革”的意思。“革”是動物的皮,圖上畫的是皮制成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