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會識會寫,認識兩種新筆畫.
3.了解秋去冬來的季節變化特點,知道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了解季節變化,知道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生字卡片,布置學生了解秋去冬來交替時的景物變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秋,好,朋,友,寫",并口頭組詞.
2.姑娘摘下片片楓葉干什么呀 (學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內容)
詞語:好朋友 讀詞,誰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 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 ) ,( ) ,( ) ,( ) 是秋姑娘的好朋友們.
要求:能在讀中體會"們"的用法.
4.你們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寫了什么嗎
二,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錄象)秋姑娘給哪些好朋友寫信呢
2.生回答問題,師相機貼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圖(提示學生把話說完整)
3.秋姑娘在信上寫了什么呢 請小朋友打開書大聲朗讀,你最喜歡的信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課文)
4.出示詞語,檢查學生讀的情況.
大雁 小心 青蛙 被子 著涼 生病
松鼠 準備 充足 食物 山村 裹
5.小朋友讀得很認真,你愿意為大家讀秋姑娘寫給哪位好朋友的信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第二至五自然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 ),秋姑娘讓它們( ).
2,還有哪兒不懂的可以問一問.相機板書:多加小心
3,師:秋姑娘讓它們小心什么——
4,你覺得秋姑娘怎么樣
5,指導朗讀:指導體會讀出關心,體貼的語氣.指名讀——范讀——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想象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通過多媒體展示畫面,播放音樂,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雁南去的艱難,秋姑娘對朋友的關心,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豐富了語言的內涵.)
學習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讀得怎么樣.
【"評價"不再是老師的專利,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明白了自己的優缺點,發展了語言能力.】
交流讀懂的與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圖)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個冬天呢!還有哪些動物也和青蛙一樣過冬的 (刺猬,蛇,癩蛤蟆,蚯蚓……)師:小朋友知道的課外知識可真多呀!這些動物都要"冬眠".齊讀:冬眠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冬天來臨之際動物的生活習性,是對他們課外知識的一種補充,滿足了學生無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發了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
師:你能用這樣的話說說嗎 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 ),秋姑娘讓它( ).
指導朗讀:讀出秋姑娘擔心吵醒青蛙的語氣.指名讀——同桌互讀——男女生比賽讀
過渡:其余兩封信分小小組學習,交流.
反饋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用自己的話說說讀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組間相互補充,教師適時點撥.
板書:準備食物
3,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會準備哪些食物呢 (松子,松果,花生……)這些食物夠小松鼠吃整整一個冬天了.齊讀:充足
4,指導朗讀:把體會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指名讀——引讀——小組比賽讀.反饋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交流.板書:給小樹裹上"冬衣"
2,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山村孩子為小樹裹"冬衣".
質疑:(出示"哭"樹,"笑"樹)猜一猜,哪一棵樹已經"裹上了冬衣" 為什么 "笑"樹會怎么說
3,比賽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