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案及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由"扶"到"放",重點指導第一封信,其余幾封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為孩子打開一個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秋姑娘對朋友細致入微的關愛,從而讓學生得到了生動活潑,扎實的發展,又培養了他們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指導背誦,內化積累
1,看著圖,自由嘗試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信.
2,指名背誦,能記住幾封信就背幾封.
3,加上動作,進行配樂表演.
【"熟讀成誦"是促進學生積累語言,并使之內化的重要途徑.通過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見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積淀語感經驗.】
五,拓展說話,內化語言
1,秋姑娘還會給哪些好朋友寫信呢 秋姑娘給它們的信會怎么寫呢 你能仿照課文說一說嗎
出示句式:一封寫給( ).
2,小組練說——指名說,獎勵"楓葉".
3,是呀,秋姑娘給那么多的好朋友寫信,難怪樹上的楓葉都不見了.齊讀第七自然段.
4,小朋友你們喜歡秋姑娘嗎 喜歡她什么
5,朋友們都收到了秋姑娘的信,她就要放心地走了,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與秋姑娘說一聲再見吧!
(設計意圖:恰到好處的拓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讓學生仿照課文說一說,為學生的說話搭建了一個語言實踐的平臺.)
七,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2,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探究,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3,指導"讀帖".
4,示范指點,生按筆順描紅,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附板書:
秋姑娘的信
(圖)大雁 多加小心
(圖)松鼠 蓋好被子 (圖)青蛙 準備食物 (圖)山村孩子 給小樹裹"冬衣" 一封寫給(誰),(怎么樣).
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在進行深入反思的時候,我們應該呈現給孩子們一個什么樣的課堂,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追求一個什么樣的理想狀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著,同時我也在常態的教學下不斷的實踐著,我在努力追求一個體現學生真實發展的課堂,追求一個能夠展現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課堂.語文課我想需要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字詞句段篇,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字詞句段篇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教的有效;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僅是要學習一篇短小的文章而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借助語言的范例來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語文素養,因此學生要學的扎實.教要教的有效那就要教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我課堂教學設計追求的一種理念.
在備課時發現課文最后出現了一個一問一答的句式,其實這樣的句式學生朗讀更需要指導,那么怎樣順其自然的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句子呢于是我就大膽嘗試把兩個句子提到最前面先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漂亮的楓葉忽然變成光禿禿的樹干,對比效果非常明顯,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一般的思維方式學生第一個呈現出的問題便是楓葉哪里去了課堂教學當中故不出所料,學生睜眼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啊"字,這當然就是感到驚異了,順勢接下來問你們"啊"什么呢順其自然的完成了一問一答兩句的教學.其實在這一教學環節當中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一個小的情景,較好的完成這一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環節真實自然也是扎實有效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生字的教學指導學生利用加偏旁的方法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利用想象字意的方法識字,利用聽讀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這不僅僅是教學生字,更是一種識字方法的教學.在指導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動筆標標畫畫,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辨析多音字(多音字"著"的教學),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詞語的意思等學習方法,長此以往這些學習的方法便會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在指導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先讀帶有拼音的文字,然后讀老師寫在楓葉上的沒有拼音的信,再到學生利用板書的提示敘述書信內容,再要求學生將相關的詞語粘貼到相關小動物的后面,學習的要求難度一步一步的提升,學生課堂上的發展也在一步一個臺階的提高.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學生的整個教學環節設計扎實有效,學生能力的提高也是實實在在,因此課堂是扎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