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5》教學反思
二、在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
課的一開始,我便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歸納出識字的方法——讀拼音識字和看圖識字,使學生對這兩種識字方法有了初步的印象。在后面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我又不斷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這兩種方法去認識漢字,真正掌握這兩種識字的好方法。例如:在學習“轉筆刀”時,由于“轉”和“筆”兩個字學生都不認識,因此當出現“轉筆刀”的圖畫和生字時,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圖畫吸引住了,不知不覺便說出了“剝筆刀”。這時,我便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轉”和“筆”兩個生字頭上的拼音,讓他們自己嘗試拼一拼、讀一讀,還叫了一名學生站起來拼給大家聽。這時,很多學生才知道應該讀“轉筆刀”。雖然這個過程很短暫,但卻讓全體學生都親身體會到了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時可以借助這個生字頭上的拼音來認識它,強化了讀拼音識字方法的掌握。
三、本節課的重點突出,容量較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本節課上,我將重點放在了前面兩組生字的教學,在教學“刀、戈、弓、矢、牛、馬、車、舟”時,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他們選擇哪個生字我們就一起學習哪個生字。為了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這8個生字的意思,每個生字我都配上了相應的插圖,在學習時,學生圖文結合,一目了然。本節課上,我還注重了學生識字量的拓展,如:刀、牛、車等字的教學,我設計了拓展的環節,將各種不同種類的“刀”、“牛”、“車”和幾種不同于書中的兵器、交通工具的圖片和生字加上拼音都展示了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該字的認識,了解該字的意思,強化該字的讀音,而且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四、“小組爭星比賽”的學習方式體現了課堂的趣味性,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后兩組生字時,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明確目標后放手由小組長帶領,在四人學習小組里自學,要求讀準字音并嘗試以組詞、說話的形式來運用這些生字,然后以“小組爭星比賽”的形式匯報自己在四人學習小組里學習的成果。為了爭得三顆星,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都很團結,學得都很認真,學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在進行“小組爭星比賽”游戲時,先由我來考驗想要爭星的學習小組,慢慢過渡到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出題目來考驗、檢查,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不僅達到了認識生字、學習運用生字的目的,而且還體驗到了識字的樂趣。
反思這節課,自己也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首先,課堂上對學生的觀察不夠細致,沒能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課堂上,有少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了走神兒甚至做小動作的現象。這時,老師應該運用一些恰當的方式和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我為了趕課,竟然沒能細心觀察到這些現象。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了錯誤,而我也沒有認真去傾聽,對于學生的錯誤更沒能及時糾正。
其次,教學環節的設置出現了重復的現象,耽誤了時間,使得后面兩組生字的教學時間不夠用,顯得太趕。在教學生字“車”時,我拓展了不同種類的車讓學生去認讀,后面我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交通工具,學生又說到了各種各樣的車,這兩個環節出現了重復的現象,浪費了一些時間。而后面,學生以“小組爭星比賽”的方式來匯報自己學習后面兩組生字的成果時,時間顯得很緊張,急急忙忙只請了兩組學生,沒有請到的學生表現得很失望。如果將前面的時間節省下來放在這里,想必效果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