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ai ei ui》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揭題,激疑導入 1.觀察情境圖,教學語境歌。 (1)指名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復韻母:ai、ei、ui。 (2)教學語境歌: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看圖,思考,說圖意。 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4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讀發音 2.學習復韻母ai。 (1)教師敘述:這兩棵樹一棵高,一棵怎么樣?(矮。)把“矮”的第三聲去掉怎么發音呢?(指名嘗試發音) (2)哪個韻母發ai這個音呢?教師貼上單韻母a的卡片,讓學生認讀;離a卡片遠一點貼單韻母i的卡片,讓學生認讀。 教師敘述:單韻母的本事可大呢,單韻母有的可以自成音節,都能跟聲母組成音節。還能自己單獨作韻母,還可以組成新的韻母,叫復韻母。教師挪動i的卡片緊挨在卡片a的右邊,就組成了復韻母ai。 (3)教發音方法:先發a的音,聲音響亮,中間氣不斷,逐漸向i滑動,一口氣讀成ai。 (4)學生練習發音。 (5)在語言環境中進行ai的四聲練習。引導學生發現“高矮”的“矮”是復韻母ai的第三聲。學生進行說話或組詞練習,其中要有ai的音。 3.學習復韻母ei。 (1)教師敘述:圖中拉羊的小朋友憋足了勁,拉長聲音發ei的音。聲音短一點,就是我們今天學的第二個韻母ei的發音。 (2)教師板書ei。 (3)教發音方法:與ai的發音方法相同,先發e,再滑向i。 (4)學生練發音。 4.學習復韻母ui (1)教師敘述:小姑娘看見小羊啃樹苗,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圍籬笆。)“圍”去掉聲調誰會讀? (2)教學發音方法:先發u的音,接著發ei的音,中間氣不斷。 (3)學生練發音 教學標調規則 1.設置疑問。 (1)教師敘述: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單韻母可以戴上聲調小帽子,復韻母也可以,誰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