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 教學設計
3、檢查:
(1)、出示生字開火車讀,及時提醒:里、著都是輕聲
(2)、去掉拼音組合成詞你還會讀嗎?
a、出示:深夜里、不鬧了、不笑了
第一個詞誰來讀?
指導讀好深,是翹舌音。很晚很晚就是深夜。誰再來讀?
指名讀,強調“深”
接下去兩個詞誰來讀?(不鬧了、不笑了)
指名讀
課文中誰不鬧了?誰不笑了?
多安靜呀!誰來讀好這兩個詞?
指名讀,齊讀
b、再來看這些詞,出示:“她、那、明月”
指名讀
“她”在課文中指誰?(大海)
那為什么用“女子旁”的“她”呢?呆會兒我們細讀課文后就知道了。
齊讀這三個詞
c、再看,出示:“抱著、背著”,這是描寫大海兩個動作的詞,誰來讀?指名讀
想一想:平時都有誰抱過你?你當時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回憶體會被抱的幸福的感覺,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
小結:是呀,被媽媽、婆婆等親人抱著多幸福呀!小時侯我們肯定還在他們的背上玩過呢!你們還記得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詞語,一邊回憶那快樂的時光吧!
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d、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
(3)、詞語讀的這么好,相信課文一定也讀的不賴!誰來讀課文呢?
指名分句讀課文,讀出詩的語言來(既停頓來)
第一句:“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覺了。”
第二句:“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
齊讀全文
(三)、細讀課文,感情朗讀
1、課文讀了這么多遍了,誰來說說,夜晚的大海是怎樣的呢?(安靜、寧靜、靜悄悄的)
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呢?引出第一句“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覺了”。
小朋友真會讀書,已經讀懂這句話了。
此時,海面上的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很安靜,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風平浪靜”(齊讀)
小結:白天,風和浪就像大海媽媽的兩個孩子,到了深夜,他們累了,不鬧了,不笑了,大海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女睡了,她也安靜的睡覺了。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呢?
指名讀。評價:a、大海已經睡了,我們要輕輕的,千萬不要吵醒她。
b、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大海媽媽已經睡著了。
女生讀,齊讀。
2、看圖:看,大海媽媽睡的多香呀!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說(如:看到了月亮、星星的影子倒映在海面上;明月倒映在海面上,就像是被大海媽媽抱在懷里一樣……)
小結:是呀!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大海就像是一位溫柔的母親,所以課文中用的是“女子旁”的“她”,誰來讀好這兩行呢?(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
指名讀,齊讀,邊讀邊可以加上動作。
孩子們睡著了,大海媽媽也睡著了,聽:(放潮聲)——她都發出了輕輕的鼾聲了!其實這鼾聲就是陣陣的—— “潮聲”(生一起說)
是呀!作者把它想象成一位媽媽睡熟時打鼾的聲音了,多美妙呀!那誰來讀一讀呢?
指名讀
3、最后讓我們一起一邊美美地讀著詩句一邊來欣賞這深夜里這美妙的畫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