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學設計
教材簡解:
《大海睡了》是小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第九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極富童趣、想象豐富、意境深遠的兒童詩歌。全詩共兩句八行,寫了大海、風兒、浪兒、明月、星星這幾種景物,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賦于景物以生命,用“風兒不鬧”、“浪兒不笑”形象表現(xiàn)出了海的寧靜,用“抱著明月”、“背著星星”,潮聲是海“睡熟的鼾聲”生動地展現(xiàn)了海的和諧與優(yōu)美。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依據(jù)這一理念,本設計試圖通過朗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觀賞畫面等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在學生的腦海中構建情感美、意境美的信息模塊,使學生們在對大海有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感受詩歌的語言、情境。切身感受到大海深夜的寧靜之美,并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
設計思路: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讀組合式”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使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的目標。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利用多種手段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讓音響成為學生馳騁想象的載體;讓圖片成為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紐帶;讓導語成為學生入境入情的橋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形成生活體驗與文字符號的鏈接,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賞語言文字,積累好詞好句。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背誦課文。
2.能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范字,按筆順正確書寫生字,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5、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想象走入詩的意境,體會夜晚大海的靜謚。
6.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美,體會詩句描寫的大海夜景,展開聯(lián)想、想像,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詩句所描繪的大海美景,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收集有關大海的錄像資料,設計識字的相關課件。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設計引導性的問題。
2.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大海的圖片及資料。預習課文,自己嘗試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喚起回憶,激情導入。(課前播放vcd《小貝殼》。)
1、剛才的小朋友們在哪兒干什么呢?(相機板書:大海。)
2、師:小朋友們,(指著黑板上課前畫就的關于大海的圖畫)我們過去已經(jīng)認識了大海。讓我們一起來背誦識字五(教科書102頁)。
生:(齊背)沙灘 貝殼 腳丫
海風 海鷗 浪花
珍珠 魚蝦 海帶
港灣 漁船 晚霞
3、大海多么美麗,多么神秘,多么有趣!你喜歡大海嗎?讓我們一起沐浴著柔和的陽光,迎著徐徐的海風,去大海邊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