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謎語:
胸懷真寬大,江河可容下。潮漲幕就落,風起掀浪花。
2.生回答,師隨機板書:大海。認讀“海”,遮去“氵”是什么字?(每)大海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水。
3.師:(1)你們見過大海嗎?生:見過。
(2)你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生自由回答)
【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出發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伊始應調動學生對大海的已有認識經驗,讓他們暢談對大海的感受,從而引發探究欲望,激發學習興趣。】
4.師:大海多么美麗,多么神秘,多么有趣!你喜歡大海嗎?讓我們一起沐浴著柔和的陽光,迎著徐徐的海風,去大海邊看看吧!
(演示課件:白天,大海波濤洶涌的景象。)
5.向大海打個招呼。(大海,你好呀!hi,大海!)
6.說說來到了大海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7.下面我們就一起坐船到大海里去旅游一番吧!請坐穩了,我們的船起錨了。(演示課件:坐在船上看大海。)
8.小結:白天的大海多喧鬧呀,風兒鬧著,掀起了朵朵潔白的浪花,浪兒笑著,唱著嘩嘩的歌兒,向前奔跑著。到了夜晚,彎彎的月兒露出了笑臉,點點的星星掛在天空調皮地眨眼睛,深藍的大海睡了。
(板書:睡了。)
9.齊讀課題:大海睡了。
(演示課件:夜晚大海圖,點擊出現課文錄音,學生仔細聽。)
【由白天大海的美麗景象,自然過渡到晚上。符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在欣賞了多幅白天大海景象圖片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字詞反饋、正音。
小貝殼馱著生字寶寶來見小朋友了,誰來讀一讀
fēng`erlàng`ershēnyèshuìjiàobàozhe
風兒浪兒深夜睡覺抱著。
míngyuèbēizhexīngxingqīngqīngdecháoshēng
明月背著星星輕輕的潮聲。
(1)先自己讀,相互讀。
(2)你會讀哪個了,上來領讀。
(3)發現了什么?有很多輕聲。
3.讀整首詩,讀出停頓。
【把詩句讀準、讀暢是讀好的前提。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練讀,要耐心地糾正學生讀得不夠到位的音,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三、美讀課文進入意境
1.剛剛我們看了白天的大海,波瀾壯闊、驚濤拍岸、千姿百態。那夜里的大海又是怎么樣的呢?
(1)課件出示:風兒不鬧了
浪兒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覺了。(第一句)
(2)指名讀第一句話
師: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你怎么知道大海睡覺了?這就叫風平浪靜。
師: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覺了。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晚上的大海(課件出示)。
(3)指導朗讀
師:晚上的大海跟白天的大海相比是那么的安靜,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
(輕輕地、很安靜地、從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讀出大海睡覺了)
指名試讀
小組讀開火車讀
齊讀
加上動作讀
師: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覺了,大海媽媽甜甜的睡了。她是怎么睡的呢?
(學生討論)
2.出示: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那輕輕的朝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第二句)
(1)為什么說她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動作演示:抱、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