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海的靜謐、溫柔和可愛。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海的靜謐、溫柔和可愛。
教學流程:
一、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胸懷真寬大,江河容得下,潮起又潮落,風起卷浪花。你們猜是什么?”
1、出示“海”認讀。誰有好的辦法記住它?
2、誰見過大海,給大家介紹介紹?
3、生介紹大海
過渡:看樣子,同學們對大海很感興趣,想不想親眼看看大海。那么,就請大家隨老師到大海邊去看看吧!
二、播放課件“白天的海” 。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對我們向往已久的大海打聲招呼吧!
2、來到美麗的大海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波濤一浪接著一浪,海鷗在海面上快樂的飛著,那巨大的聲音是浪花在歡笑呢。
過渡:白天風兒鬧著,浪兒笑著。夜晚,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臉,大海睡了。
3、出示“睡了”指名讀。指導輕輕地讀“睡了”。齊讀課題:大海睡了。
三、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詩歌的意義。
1、播放課文錄音,配上優美的夜景,整體感知夜晚寧靜的大海。激趣讀文。
過渡:多么寧靜的大海,多么優美的詩歌,孩子們想不想讀一讀?
2、正確流利地朗讀小詩,覺得自己讀得流利了,給自己獎一朵小花。
3、同桌互相檢查。
4、出示字卡,重點檢查輕聲的讀法
風兒 浪兒 深夜里 睡覺了 抱著 背著 輕輕的
睡熟的
四、美讀課文,進入意境
過渡:讀了這首詩,深夜里的大海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呢?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1、自由朗讀詩歌的第一句。
2、點擊課件:寧靜的海。出示: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覺了。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聽了他的朗讀,你覺得大海睡了嗎?
(2)賽讀,分男女生讀。
師說:大海睡著了,讓我們一起輕輕地讀一讀,可別吵醒了大海媽媽。(齊讀)
過渡:你們讀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夜真靜啊,只有月亮和星星還在眨著眼睛。
2、指導學習第二句。出示第二句。自由讀,提出不懂的問題。
3、生提問,師梳理問題。為什么說大海抱著明月,背著星星。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4、匯報交流。
(1)生說:月亮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抱著明月。星星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著星星。
師板書:她抱著明月 她背著星星
(2)點擊課件 “寧靜的海”。這夜景多美啊,誰來描述一下。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生描述畫面。圖文結合理解詩句。
(3)再次朗讀這句詩,你們覺得大海像誰呀?
過渡:是的,大海多像媽媽,在抱著小寶寶唱搖籃曲。
5師唱歌曲《搖籃曲》,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中。
6有感情地朗讀此句。(帶著背和抱的動作讀)
過渡:多么溫馨,多么舒服,大海媽媽把自己的孩子哄著了,她自己也靜靜地睡著了。“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
四、播放課件,潮聲。
1、感受潮聲,理解潮聲就是鼾聲。
2、感情朗讀。
(1)評價:聲音柔柔的,你讀的真好聽!誰再來試一試!。2) 指名讀。評價:你把“輕輕的”讀得真不錯,我們也來輕輕地讀一讀,千萬別吵醒了大海媽媽。(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