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聽課記錄及評課稿 2份
指名讀,“非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換一個詞嗎?
再指名讀。
【評:出示小鳥圖,讓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讀書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流暢。】
(3)除了可愛,它還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讀一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說。
【評:再抓住教學主線,讓學生中在閱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思考”。】
你們從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話看出來的?
出示:我把它放進籠子里,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
指導朗讀:讀出小鳥的傷心、孤獨。自由練習。指名讀。
【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讀第2自然段。
指名說。
(2)出示: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我抬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只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指名讀。
“焦急”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和“著急”有什么不同呢?再讀。指名說。師范讀。指名說。
【評: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用同義詞理解詞義。同時不忘對同義詞進行辨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3)(出示句式: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好像在說。)
(出示句式:窗外也有一只鳥在叫喚,好像在說。)
想想如果你就是這只小鳥,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你會說些什么?媽媽會說些什么呢?
【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由要我說變成我要說,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4)學習詞語:心急如焚。(板書:心急如焚)領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
4、師引讀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此時你是那只小鳥,你會對“我”說些什么呢?你會怎么夸獎他呢?
5、出示: 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我看了看籠子里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
輕聲讀讀。你覺得哪一句讀得最好,最能讀出小男孩對小鳥的愛護,你就讀哪一句。
【評: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6、他這么喜歡這只可愛的小鳥,為什么決心放小鳥呢?(指課題)
7、這時小鳥回到了媽媽的懷抱,飛回了廣闊的天空,這時的小鳥又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指板書)
【評:第三次抓住教學主線,雖說是讓學生說說此時小鳥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讓學生受到了熏陶、感染與教育。】
8、小結: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愛護小動物,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9、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羽、非”。認讀。
2、你們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
3、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非”。
“羽”不用老師教,相信你們也能寫得很好。打開《習字冊》,寫吧。
【評:指導學習生字,先讓學生比較,找出共同點,再重點指導一字,剩下的字鼓勵學生自己去觀察、臨寫,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足之處是學生書寫的時間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