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
3.看了這個題目同學們想問些什么嗎?(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樣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蘇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
出示地圖:指出蘇州(只有針尖那么大)草原(內蒙古地區中國的西北部)通過對比顯示草原地理位置。簡介草原的有關資料。草原是美麗的,那草原的早晨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草原的早晨。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視聽覺的效果,進一步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進入美麗草原的情景之中,便于學生在自身體驗中學習。)
二、看圖感知,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子。說說草原的早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看!你喜歡草原嗎?你喜歡草原的早晨嗎?
那就翻開書,自己來讀讀這篇課文吧!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能把課文再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聽嗎?
要求:請拼音小博士幫好你的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好朋友仔細聽好,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然后兩人再交換進行,開始!
3.練讀了幾遍課文,那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手勢來表示。
4.生按要求自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5.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效果。
檢查自讀:
鞭聲 黎明 寧靜 醒 蹦跳 歌聲
新綠 圈門 奔向 牧民們 牧羊人
(自讀找規律—指讀—開火車—領讀—自讀課文)
響亮的 黎明的 鋪滿新綠的 打破了 醒來了 羊兒
鞭聲 一只只 跨上 追趕 遠處 回蕩著
(找規律—指讀—領讀—自讀課文)
繼續看圖想想如果你是羊兒你被關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樣的心情?(興奮)那么你們會怎么跑出羊圈?會怎樣奔向草原的?(涌出來蹦跳著齊讀)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兒這么蹦跳著涌出來你會做什么事?(跨上駿馬追趕羊群齊讀)齊讀黑板上的詞語。
6.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然后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草原的早晨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拉近學生與草原之間的距離,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礎,便于學生很好的進入課文營造的情景。)
三、指導看圖,朗讀感悟。
1.小朋友已經把課文讀了幾遍,誰來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出示多媒體課件)你能按從近到遠的順序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著鞭子,羊兒蹦跳著向前奔)
另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3.讀了課文,你知道草原的早晨是怎么來到的嗎?
1)指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這些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交流。
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交流:“無邊的草原”說明草原怎么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