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節日》課堂教學實錄片段和反思
《快樂的節日》是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寫得非常優美動人,但是怎樣讓學生體會,感受文字的美妙,是個難點。這課教學參考書上寫得也不詳盡,于是只好自己動腦筋。
我覺得詩歌中的比喻句用的十分精妙,于是抓住這個特色來教學。
教學第一、三小節時,我主要讓學生看看這里把我們小朋友比喻成什么?為什么?
1、我們像春天
學生找出“我們像春天一樣”,并找理由:
生:“春天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我們小朋友也是這樣跑來跑去。”
師點撥:“春天是多么充滿生機的季節呀!”
生:“我們就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師:“毛主席說過,你們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朝氣和希望,春天不也是充滿朝氣和希望嗎?”
(學生點頭)齊讀句子。
2、我們像花兒
學生找到“像朵朵花兒開放。”
師:“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花兒多。”
師:“為什么小朋友像花兒?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小朋友的衣裳很漂亮,紅領巾也很鮮艷,像花一樣美麗。”
師:“說得好,我們一起來讀讀句子。”
“請你說一說——我們像( )。”
生:“我們像小草,正在出土。”
生:“我們像小樹苗,正在發芽。”
生:“我們像小花,正在開放。”
……
3、我們像小鳥
大家讀讀第三小節,覺得我們還像什么?
生:“我們像小鳥一樣。”
師:“我們像小鳥一樣快樂自由,等身上羽毛長得很豐滿就要展翅飛翔。我們為什么要勇敢地飛向高空?”
生:“可能飛行時會遇到困難,比如有老鷹或者獵人,所以要勇敢。”
師:“要不怕困難。誰能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
生(一位學習不太用功的孩子,竟有了體會):
“其實小鳥遇到老鷹和獵人這些困難就像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