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百花園七
第二課時
1、寫生字
(1)、讓學生說說自已最想寫哪一個字,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2)、學生自已練習書寫。
(3)、檢查書寫情況
2、想想、連連、讀讀
a) 出示生字“大、花、水、河、葉、樹、黃”。
師:有些生字娃娃正在小樹林里玩,咱們去瞧瞧。
b) 能過“大”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大大”的形式認讀,全班讀。
c) 出示連一連,組成詞語的例題。
(師:有些小朋友能夠把這些生字娃娃連成朋友,你們看。播放課件“河水”“大河”。)
d) 讓學生自已連一連,讀一讀。
e) 學生匯報連一連的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提出意見。
f) 通過男女、小組自由地配上動作等形式讀這些詞語。
3、讀讀、說說
4、讓學生小聲朗讀,把帶有拼音的字讀正確、流利。
5、引導不生標爸爸摩拳擦掌話和小冬說的話,通過分角色表演讀,我想讀給“某某”聽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讀出問號和嘆號語氣。
6、讓學生說說自已從這篇短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再引導學生理解“太陽為什么會把人烤焦”發散學生的思維。激勵他們熱愛學習,學好本領實現登太陽的夢想,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小 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培養了看圖說話的能力,進行了詞語和句子的訓練,在能說會道中進行了游戲與表演。
后 記:
1:本百花園教學設計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說、寫,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進行了詞語和句子的訓練,大家在學習中都表現得很積習中都表現得很積極。
2:本節課通過說一說、演一演、使大家都能說出為什么不能亂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還知道了為什么人類不能登太陽。
3: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多樣化,進行了詞語和句子的訓練。學生學的主動。
第 三 課 時
一、以圖一為例,指導看圖。
1、教師出示插圖一,引導學生觀察: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圖上畫的是什么人?
(3)、圖上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饋。
3、要求學生按順序把圖上的內容完整地說一說,教師適當地引導。
4、討論:為什么不能亂扔香蕉皮?
5、集體反饋。
6、如果你遇到了這種現象,你會怎么勸他不要這樣做。
7、把圖一的內容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二、遷移方法,學生看圖說話,演一演
1、小組長按照教師的方法,組織同學把圖二、圖三的內容說一說,演一演。
2、集體反饋。
(1)、指名說一說,小組互相補充。
(2)、小組派代表演一演。
3、集體反饋:為什么不能亂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
4、擴展:在我們的身邊,你知道或看到那些不講衛生、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一說)
5、如果以后讓你遇到這樣的現象,你會怎樣做?(學生評論)
6、教師適當地肯定孩子們的做法,教育他們先從自己做起,做一個講衛生,保護環境,熱愛生活的人。
三、布置作業:
制作一份《環境保護》小報。設想
小 結: 同學們,人和環境密切聯系著,誰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環境優美潔凈的地方。但這需要我們共同來建設。希望你們從小樹環境保護意識,為綠化、美化環境做貢獻。
后 記:
1:通過學習,學生懂得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并能看懂圖意,能用自己的話把圖意說明白,但是詞語的積累不夠豐富,今后注意鋪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