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教案(滬教版)
(3)學習生字“抱”(提手旁)
3、 同桌一起再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尤其是后鼻音和輕聲。
(2)邊讀邊思考,小海馬生下來的時候長什么樣,長大了又變成什么樣了?
4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1)設疑 :“小海馬生下來的時候長什么樣,長大了又變成什么樣了?”
(2)聯(lián)系課文,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小海馬生下來的時候,很小很小,像一顆小花子兒。長大了,頭像馬,身體像蝦,變成會游水的小海馬。
①兒化音正音:小花子兒
②在語境中理解“顆”。體會小海馬生下來時是很小很小的語意,盡量讀出句子的意思。
③男女生句子朗讀比賽。
5、 改變語境,訓練表達:如果你是小海馬,請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成長變化的過程!
三、朗讀句子、想象說話,了解海馬奇特的育兒方式,感受海馬爸爸媽媽對海馬的愛。
1、啟發(fā)談話,引發(fā)思考。
“小海馬生下來時的樣子和長大了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真奇怪!讀了課文,你還覺得海馬這種動物有什么奇特之處呢?”
2、朗讀句子,學習新部首。
(1)出示、朗讀句子。
“媽媽親一親,把我抱給爸爸。爸爸親一親,把我抱進他的口袋。”“爸爸的口袋像搖籃,又暖和,又舒服。”
(2)學習生字:“親”“給”。
(3)朗讀句子,注意讀準字音,按標點停頓。
3、 說話練習,了解海馬爸爸的育兒經(jīng)過。
(1)說話訓練:“讀了句子,你覺得小海馬的生活怎樣?”
(2)利用多媒體,介紹海馬爸爸的育兒經(jīng)過。
4 、創(chuàng)設語境、情境,渲染氛圍,啟發(fā)聯(lián)想,感受親情。
(1)多媒體展示。
①圖像背景:海馬隨海波一起一伏的圖象和輕柔的樂曲。
②語言引導:“海馬爸爸的口袋是小海馬成長的家。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馬不用擔心大海中的風暴,也不必擔心兇猛的魚類的攻擊,可安全了!瞧,海馬爸爸的身子隨著大海的波濤一起一伏,就像搖籃。不一會兒,小海馬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做起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它會夢見什么?”
(2)根據(jù)句式,小組討論。
“在爸爸的口袋里,小海馬夢見了……”
(3)交流,評價。
5 、小結。
四、指導讀好問句,鞏固詞語,描寫生字。
1 、正確朗讀問句。
(1)出示問句,指導朗讀。
“你知道海馬小時侯長什么樣嗎?”
“小海馬是在爸爸的口袋里長大的嗎?”
(2)根據(jù)問句,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同桌一問一答。
2 、鞏固詞語。“小海馬的泡泡夢”
3、 根據(jù)筆順框,描寫“抱、身、體、成”。
反思與重構:
圍繞“小海馬在爸爸的口袋里,夢見了——-”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練習,由于農(nóng)村孩子見識比較少,知識面狹窄,雖然在老師的點撥下能說出點,但是不盡人意。給出一定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可以減輕點難度。
44 、小豬問路
【教材簡析】
這又是一篇有趣的知識性童話。課文中的小豬因為迷路,向烏龜和象問路,雖然它很有禮貌,但是在稱呼上出了問題,結果鬧出了笑話。小豬是根據(jù)烏龜和象的身體大小來決定稱呼的,烏龜小,它稱弟弟;小象打,它稱爺爺。這種思維如果用在同一種動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確的,但類推到不同的動物就錯了。簡單的類推,正是孩子思維的特點。
課文短小、生動,主要由小豬先后同烏龜和象的對話構成。對話中有問有答,行為規(guī)范,充滿情趣。小豬先稱呼后提問,非常注意禮貌,兩次問盡管內(nèi)容都是關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烏龜和象對小豬的錯誤表現(xiàn)也不完全相同,前者為之不滿,后者感到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