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陽鐘 - 北師大版
(二)制作太陽鐘
1.確定制作材料
師:你們打算用什么材料做太陽鐘呢?(學生充分討論)
鐘面:鐵片、硬紙板、硬塑料、泡沫塑料、鋁板……
指針;釘子、牙簽、一頭帶尖的竹棍、一頭削尖的木棍……
刻度:可以用彩筆直接在鐘面上畫,可以用紙剪成大小相同的刻度條,還可以用一些細長的卡通畫充當刻度……
【點評:通過充分討論,使學生思維不局限在丁丁的選料上,從而進行創新。】
2.動手試一試
(1)過渡:丁丁做的太陽鐘很好,我想你們必定做的比他還棒!看看哪位同學在制作過程中能大膽創新,做出的太陽鐘與眾不同。
(2)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材料,兩人一組開始制作,老師巡視,幫助解答問題。
四、制作展評
同學們把做好的太陽鐘擺在講臺上,先分組介紹制作過程,再由大家評價。
例如a、b同學的作品:用硬紙板做鐘面,彩色電光紙剪成細長條做刻度,竹簽做指針,鐘面上還畫了一只可愛的小狗熊,又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底座。)
大家評價:態度認真,制作很精美,尤其是鐘面上既有好看的電光紙做刻度,又配有一只憨態可掬的小狗熊,想法獨特、巧妙。
五、理論活動
組織全班同學拿著制作好的太陽鐘到操場進行理論活動,把太陽鐘放在花壇邊,定點去觀察指針的移動,并且進行記錄,從而了解太陽鐘的功能。
【點評:把學生帶到課堂之外,給他們很廣泛的空間去探索,充分地進行理論。】
六、本課小結及課外知識的延伸
(一)師:同學們,你們通過動手動腦,做出了一個個可愛的太陽鐘,你們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老師還希望你們也像今天一樣勤動手勤動腦,做一個會學習的人。
(二)師: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古人同樣也特別擅長動手動腦,他們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移動來判斷時間,一步步試驗、改進,最后做出鐘表,準確的把一天24小時報告給人們。
(老師介紹一些有關鐘表演變的歷史及日晷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