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松鼠和松果
“以”字的第二筆點在豎中線上,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后”字中出現了兩個撇:“平撇”和“豎撇”,平撇要寫平,豎撇要先豎后撇。
(二)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1.要求學生臨一遍、對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觀察前邊的范字,看準后再臨寫。
2.教師巡視,發現姿勢、書寫等問題及時糾正。
《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二 黑龍江省大慶市直機關四小 曹 莉
教材分析《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學生分析由于以往的教學把識字和朗讀放在重點,所以本班學生對朗讀和識字掌握得比較好。學生能夠利用以前學過的字識記新生字,在朗讀中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學習目標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林認養活動。設計思路一、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二、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師: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做動作猜謎語。)第三組 如 總師: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用如果說句話。)第四組 以師: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講解“以”字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且練寫。)第五組主意師:對,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編兒歌記憶生字。主字王上加一點,立日加心變成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師:除了課文外,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字。(分小組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商標、報紙或雜志等,念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聽。)5.展示生字,請學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這些商標等貼到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同學聽。6.練習,你認識它們嗎?a.聰明活潑聰明活潑的小明學會了種花。b.忽然天忽然暗了下來,很快就下起了大雨。c.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們就去春游。d.以后學了這一課,我們以后會更愛護樹木了。e.主意我們有一個美化校園的主意。【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實際識字。聯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三、再讀課文,以讀代講,感知課文內容1.自由讀課文。借助生宇.再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2.指名分段朗讀。3.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練讀。教師范讀第二段。學生讀陳述句,老師讀心里想的話。也可教師讀陳述句,學生讀心里想4.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出示題一(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系?(2)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齊讀最后一段,讀出感情,體會作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