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5課后反思
授后反思:教學時間10月22日兩課時
在日常的聽課過程中,曾經發現許多教師在教學生字的時候,很少考慮到學生原有的識字基礎,他們認為:只要是書上規定的生字,就應該好好地教,認真的教。這種想法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大錯,但是一點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現在的兒童在入學前就程度不同地認識許多漢字。漢字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已不再是陌生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兒童主體的實際出發,大膽放手,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為此,我本著〈〈課程標準〉〉的理念,在識字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的權利。”這也正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之一。因此,我充分相信學生,在教學生字時,讓學生先說說今天學習的這些生字朋友中,哪些是你早已認識的或者你是用什么好辦法快速的記住生字朋友的。當學生說出后,我及時鼓勵他說“你真能干!” 然后再追問他:“你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會說:“我是借助拼音自己認識的,我是在廣告招牌上請教爸爸認識的,我是在家里的帶拼音卡片上認識的……”。這時我就順勢及時表揚“你真棒,繼續努力!”“你真行,真會動腦!”當學生聽到老師熱情的鼓勵時,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于是,自主識字的愿望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他們主動在家里、街上、商場等生活中識字,從而增加自己的識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