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精選7篇)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 j q x 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看圖讀兒歌,能找出本課所學的單韻母 j q x。
3、能正確地拼出生字的音節。
4、掌握 j q x 與 ü 相拼的規則。
【教學重點】j q x 的發音及書寫、掌握 j q x 與 ü 相拼規則。
【教學難點】掌握 j q x 與 ü 相拼規則。
【教學片斷】
師:“我們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yi、wu、yu 的時候,知道小 ü 不能單獨上街,他哭得很傷心,后來是大 y 說:‘好吧,你把眼淚擦干凈,我帶你上街。’對不對?”
生:對。
師:“今天,小 ü 又想上街玩,可是大 y 不在,j q x 剛好走來。小朋友猜, j q x 會怎么說?”
生:叫小ü把眼淚擦干凈。
師:這位小朋友真聰明,(板書 ju、qu、xu)(學生認讀)
生:“如果小 u 也想上街,怎么辦?”
師:多會動腦筋的孩子呀! j q x 只帶小 ü 上街,不帶小 u 上街,所以 小 u 和小 ü 不會爭吵的。
生:“是不是小 ü 跟誰上街都要擦眼淚?” 師:不是的,有的時候他就不用擦。比如 l 帶小 ü 上街,就說:“好吧,我帶你去(板)。”如果把小 ü 眼淚擦去,就變成了 lu,‘驢’就變成了‘廬’。學生聽了,笑了。
【評析】
本節課主要是以串編故事為主,用一些富有童趣的語言及結合學生在生活當中常遇到的實例來進行教學,相對而言,教學比較有吸引力。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故事真是教學的對癥良方。教師豐富的面部表情、體態語,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可能對孩子而言更有人情味,也更有人文氣息,學起枯燥的拼音,因此也能饒有趣味,效果較好。
在本節課中如果純粹把 j q x 與 ü 相拼的規則教給學生,可能會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興趣,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是極其感興趣,因此,我通過了講故事來滲透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充滿無比的興趣,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經過這節課后,我常自我反思,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好拼音,在幾次的反思當中,我總結出:拼音教學,要孩子們學好,沒有趣味性是萬萬不行的。但,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太難集中了!講故事吧,那真是實踐證明最最實用、最最古老的好辦法!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 j、q、x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初步掌握 ü 上兩點省寫規則。
3、體會拼音學習的快樂。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景、揭題課題
1、師:小朋友們想去拼音王國游玩嗎?
生:想!
師:現在老師就帶領大家到拼音王國去游玩,在出發之前,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去拼音王國的路上,小朋友要仔細看路邊美麗的景色,把你看到的還要大膽地說出來。
2、師:走著,走著,你看到了什么?(分別出示3張圖片,生看圖試說)
圖1:媽媽清早起來,買了兩只雞。走過了劇院,看見門口有許多菊花。
圖2:小青蛙一手拿著氣球,一手扛著紅旗,騎在驢背上去旅行。
圖3:小溪邊有一塊西瓜地,結滿了西瓜。兩個小朋友在小溪里洗澡,一個小朋友把洗干凈的手帕曬在小溪旁邊。
3、師:走了那么多路,哇!拼音王國終于到了。(出示一幅美麗的拼音王國的圖畫)是誰來迎接我們呢?(出示卡通形 j q x 在美麗的草地上,快樂地舞蹈。旁邊分別畫了小雞,切了2刀的西瓜,幾個五言六色的氣球。)
4、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三個拼音朋友。(板書:j q x)誰認識他們,讀一讀?
二、教學讀音及字形
1、老師范讀,,指名讀,開小火車讀。
2、師:你以前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一個個拼音朋友的?
生:編順口溜、兒歌。
3、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同桌編兒歌。
4、師:誰來領著大家讀。
生:小雞小雞──j j j
七彩氣球──q q q
切開西瓜──x x x
5、師:聽小朋友說得這么有趣,我也忍不住想說一說,老師說不下去的時候,你們可要幫幫忙。
師:線拉氣球──
生:q q q
……
6、師:我們合作得這么愉快,老師同意大家玩一玩,請四人小組長把你們帶來的玩的材料拿出來。
生拿出:橡皮泥、毛線、小棒、紙條、圓紙片。
師:看一看,誰能用這些材料擺出 j q x 。
生動手操作。
師:用“我用什么擺成什么”的句式說一說。
7、師:發現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拼音朋友熱情地邀請我們做“捉迷藏”的游戲,我們就把藏起來的拼音找出來。
(分別出現: x q ; j x ; q j)
師:找一找,是誰躲起來了?
(j q x都出現)
師:怎么三個拼音朋友都出來啦?(播放錄音:小朋友,你們不能貪玩,如果能把我們寫一寫,以后經常用用,那我們就成為好朋友啦。)
8、師:打開課本,看一看這三個拼音娃娃,分別有幾筆寫成,先寫什么,再寫什么,住在第幾層樓上?
(生回答,老師范寫,學生在拼音書寫本上練習。)強調書寫姿勢正確。
三、教學 j q x 與 ü 相拼
1、師:拼音娃娃還在草地上做游戲呢!正當 j q x 玩得高興時,小 ü 也跑來湊熱鬧了,(卡通小 ü 出來),他也想和 j q x 交朋友,可交上朋友后,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小 ü 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ü 上兩點不見了。
2、師:j q x 與小 ü 也交上了朋友,小 ü 上面兩點不見了,我們能不能讀成u呢?
生:不能。
師:對呀,兩點不見了,我們還讀ü。
3、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記住這個規則呢?
生:編兒歌,小 ü 碰見 j q x ,急忙脫帽,問聲好。小 ü 碰見 j q x ,擦干眼淚笑嘻嘻。)
4、拼一拼,讀一讀。一人拼讀,大家跟讀。
5、游戲:登山(略)
【設計思路】
本課時 j q x 教學的編排是從直觀的畫面引入的,讓學生從圖形到拼音建立密切的聯系。三幅圖都是利用圖意引導學生說出 j q x 的發音。教師注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性訓練:從圖引入──發音練習──記憶字形結構。在這個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如:自己編兒歌記憶字形,用小棒、毛線、紙片擺一擺,橡皮泥捏一捏,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這幾個拼音娃娃。
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拼音的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說普通話和識字教學相結合。”漢語拼音的教學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堂課設計中多次交替出現游戲和活動,但不是為了課堂的熱鬧而設計游戲,游戲活動是為了學生學到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而服務的。同樣是記字母,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游戲: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生與學生合作、小組的集體合作,使學生始終有新鮮感。
【教后反思】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進入小學以后,老師嚴格的學習要求,不斷增加的學習內容,很快讓小朋友們感到不習慣,作為一年級新生的老師,我們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捕捉教學契機,搭建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平臺。
1、借助游戲,活躍思維:
朱紹禹先生說:“語文學科就是思維學科。”思維是智力活動的中心,思維能力是人的整個結構的中樞。在《j q x》一課教學中,讓學生用毛線、小棒、紙片擺一擺、用橡皮泥捏一捏,再用“我用什么擺成什么”的句式說一說。這樣讓學生通過畫畫、貼貼、擺擺形成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分析、判斷、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
2、創編兒歌,塑造心靈:
在拼音教學中利用創編字母兒歌,來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如教聲母“j q x ” 編成兒歌:“小雞小雞──j j j ;七彩氣球──q q q ;切開西瓜──x x x”。賦予字母意義,不僅能引起兒童注意和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獲取新知識的成就感,并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也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和語文實踐的過程中,給了每個學生展示、表現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樂。
3、利用情境,發展語言:
針對小學生喜愛圖畫,善于直觀想象的認知特點,在新課伊始,總是帶領學生對整課的圖畫進行具體的觀察和敘說。在拼音階段,出現了詞語、句子、兒歌,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漢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強了趣味性,盡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又為教師創造性的教和學生創造性的學習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3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 j、q、x,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畫。第一幅圖是一只雞抬頭望著蝴蝶,“雞”提示 j 的音,雞和蝴蝶構成的形狀提示 j 的形。第二幅圖是七只氣球,“七”“氣”提示 q 的音,左邊那只單獨的氣球提示 q 的形。第三幅圖是一個切開的西瓜,西瓜的“西”提示 x 的音,西瓜上的刀印提示x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練習,包括 j、q、x 與 ü 相拼時 ü 上兩點省寫規則的教學內容,以及三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 j、q、x 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第四部分是讀詞語認字,配有圖畫。圖上畫的是人們在院子里活動的情景:有的下棋,有的搭積木,有的喂小雞,有的洗衣服。
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配有圖畫。
j、q、x 的發音及與韻母的拼讀、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j、q、x 與 ü 相拼時 ü 上兩點省寫規則是難點。
學習目標:
1、學會 j、q、x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初步掌握 ü 上兩點省寫規則。
3、學會 j、q、x 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準確拼讀三拼音節。
4、認識5個字,會讀兒歌。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4
【教材簡介】
《j q x》是在 b p m f d t n l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繼續采用以漢字帶拼音、學拼音的同時學習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學習拼音的同時滲透認識“雞、七、西”三個字。教學重點是:拼讀音節和拼音識字。教學難點是:u 在音節中的不同讀音。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單韻母和一些聲母,還記得它們嗎?再來喊喊它們的名字好嗎?
生(齊):單韻母 a o e i u ü
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師:今天又有三位聲母朋友,吵著鬧著非要跟大家見面不可,瞧,他們排著隊來了。(板貼 j q x)歡迎他們吧!(生鼓掌歡迎)
我來介紹一下:這個小機靈是 小 j,這個小淘氣是小 q,這位最討人喜歡的是小x。
評:以精美的、擬人化的圖畫,充滿童趣的語言,激發學生興趣。老師精心設計的介紹,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聲母的讀音。
二、學習 j q x
1、學習 j:
⑴ 學讀音:
師:他們三位真客氣,都給大家帶來了見面禮。小 j 帶來了他的好朋友。(貼公雞圖)認識嗎?
生(齊):大公雞。
師:(板書:雞)他們倆名字可像了,不信你仔細聽:雞──j,誰聽明白了?
生1(鄭陽):前面的音又重又長,后面的音又輕又短。
師:你能領大家讀一讀嗎?
生1領讀、分男女讀。
師:我們看著圖編一句兒歌記住它的名字好嗎?:公雞的雞,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j。
生學說兒歌。
評:由公雞圖畫引出字“雞”,由“雞”字的讀音引出聲母“j”的讀音。這一設計使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充分體現了語文來源于生活的大語文教學觀,由字來幫助學拼音,初步實現了字與拼音的整合。
⑵ 學字形:
師(指雞圖和 j):仔細觀察這對好朋友樣子象不象。
生2(鄒堯):(伸出手指邊比劃邊說):大公雞的身子和彎彎的尾巴像 j 的豎左彎,頭上的雞冠像 j 的點。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記:“jjj真有趣,尾巴左彎冠子高”,或者根據j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可編成“j j j 真特殊,三層樓他都住”,好聽嗎?同位互相說一說好嗎?
評:把公雞圖畫和聲母j的形狀相比較,幫助記憶j的樣子。并且通過兒歌幫助記憶字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 q:
⑴ 學字音:
師:小q知道國慶節快到了,帶來一把漂亮的氣球,快數數共幾個。(貼氣球圖)
生3(王捷):七個。
師:你能把話說得完整些嗎?
生3(王捷)第二次:七個氣球。
師:我覺得你可以說得更完整。
生3(王捷)第三次:一共有七個氣球。
師:(板書:七)小 q 跟這七個氣球有聯系嗎?
生4(慕旭陽):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師:你真了不起還會編兒歌誰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一生領讀、男女分讀。
師:你能試著編句兒歌記住 q 的音嗎?
生5(谷越):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生6(鄧名濤):氣球的氣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評:由于在 j 的學習中老師已經教給學生用編兒歌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學生自己就能編出兒歌幫助記憶。教會了學生學習方法,正是課標中倡導的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成功案例。
⑵ 學字形:
師:你能想個辦法記住他的樣子嗎?
生7(胡光玉):q 的樣子很象9。
生8(劉成林):把 p 倒過來就是 q。
師:是反過來,不是倒過來。你能從圖中找到 q 嗎?
生3:氣球象 q 的半圓,線象 q 的那一豎。
師:你的小眼睛真亮,表達的也很準確。來,伸出小手比劃一下,左上半圓qqq。
師:老師這里有這樣一些學具,你能用它們擺出不同的字母嗎?
學生用學具擺出 b p d 和 q,并說說有什么不同。
評:q p b d 四個聲母很易混淆,用自制的學具,動手擺一擺,拼一拼,在動手的過程中,加強了記憶。
3、學習 x:
⑴ 學字音:
師:小x帶來了什么?(師貼西瓜圖)
生9(姜明翰):大西瓜。(板書:西)
師:這個聲母跟西瓜的西有聯系嗎?你知道該怎么讀嗎?讀給同學聽聽好嗎?
生10(谷祖巖):西瓜的西,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x。
⑵ 學字形:
師:小x就藏在圖中,找一找。怎樣記住它的樣子?(提示用手勢。)
生11(梁小雨):有的做兩手交叉狀,有的做兩個手指交叉狀。有的編了兒歌:左一刀右一刀,兩刀來把西瓜切。
評:學生編的這首兒歌既能幫助記憶字形又能幫助記憶筆順,還能幫助記憶讀音,非常好。這說明教師的學法指導成功了,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緊密結合。
4、練習:
師:老師說兒歌你來猜,猜到了把這個聲母念三遍。如果你都猜對了,就在書上獎勵自己一個氣球。
⑴ 七個氣球──
⑵ 切開西瓜──
⑶ 公雞捉蟲──
⑷ 左上半圓──
⑸ 左一刀右一刀──
⑹ 先寫豎左彎頭上再加點──
老師試試誰的小耳朵靈。用心聽:雞──j 七──q 西──x
生12(曲言國):前面是公雞的雞,后面是聲母 j。
前面是七個的七,后面是聲母 q。
前面是西瓜的西,后面是聲母 x。
評:學生認識字母的過程,老師總是把字與聲母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情景圖,自己去揣摩發音方法,自己去比較字母形體,自編的兒歌朗朗上口,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形。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人體驗得到尊重,學習主動性一再被調動,想象力也會得到充分發揮和張揚。
課間輕松。
三、j q x 和韻母相拼
1、j q x 可喜歡和韻母交朋友了。第一個跑來的是小 i
⑴ ji
它們倆站一起,就拼成了 j─i─ji,老師拼一聲的 j,公雞的雞。誰來拼二、三、四聲,說說你拼的是什么 ji?
生13(趙一和):我拼的是 j,幾個的幾。
生5:我拼的是 j,一年級的級。
生14(宋港):我拼的是 j,趕集的集。
師:趕集的集是二聲,趕集,跟老師讀。四聲該是個什么 j。
生15(郭良):系紅領巾的系。
師:好極了,我們全班用四個聲調讀好嗎?
學生齊讀。
評:這一環節既練習了拼讀音節 j j j j,又滲透了認識“幾個的幾一年級的級,趕集的集系紅領巾的系”。
⑵ qi
師:大家都拼一個你喜歡的聲調,說說你拼的是幾聲,是什么qi?
生16(苗榮建):q 起床的起。
師:你早上幾點起床?
生:六點。
師:你是個早起的好孩子。
生17(時華陽):q,汽車的汽。
生18(陳凱翔):q,星期天的期。
生19(呂佳育):q,紅旗的旗。
師:咱們請一個小組領讀四種聲調。哪個小組來。
師:第二小組來。
師:這是個團結的小組,獎勵你們每人一個氣球。
評: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⑶ xi
師:x,老師拼的是幾聲?對,是喜歡的喜,老師非常喜歡你們。
在小組里拼你喜歡的聲調。并說說你拼的是什么。誰拼的正確,說的好,小組長獎他一個氣球。
評:在學習了新的音節后,訓練學生用音節口頭組詞甚至說話。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j q x 和 ü 相拼
⑴ ju
師:小 i 和 j q x 拼在一起多帶勁哪,這時又跑來一位韻母朋友 ü,他有一個好習慣,見了 j q x 趕緊摘帽子。我們請幾位同學表演一下。
師:小 j 小 j 在哪里?
生12:小 j 小j在這里,小 ü 小 ü 在哪里?
生20(譚孝天):小 ü 小 ü 在這里。(ü去掉頭上兩點)
生12、20:我們倆拼成 j j j j(全班跟讀,每排一個聲調比賽讀。)
⑵ qu xu 方法同上。
⑶ 師生共同編兒歌:j q x 真淘氣,從不和 u 在一起,小 ü 見了 j q x 去掉兩點還念ü。
評:采用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表演方法,有效地緩解了教學難點,也讓學生體驗到拼音學習的趣味性。但這一環節落實的還不夠到位,在難點的鞏固上如果設計幾個比較、鑒別的練習,會更有利于難點的解決。
四、游戲──猜音節
師:游戲之前大家先把黑板上的音節記下來。一個指一個猜,記得好猜得快有獎。看哪兩個同位配合得最棒。
生10:是 j—i—ji 嗎?
生全體:不是 ji。
生10:是 xi 嗎?
生全體:是 xi。
師:你們倆配合的真好,每人可以獎一個氣球。
(照此形式共展示4組)
點評:有趣的游戲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猜音節,讓全班同學對所學音節都得到了鞏固。
五、小結:
這節課又學習了三個新聲母,還學習了它們和韻母 i ü 相拼組成的音節。同學們學習勁頭很大,課后比一比誰的氣球多。j q x 的韻母朋友還有很多,我們下節課再接著學習。
【點評】
特點一:老師善于以精美的、擬人化的圖畫,朗朗上口的兒歌,充滿童趣的語言,有趣的比賽、游戲等激發學生興趣。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學生一直保持較高的興趣,教學難點在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表演中,得到了解決,學習效果較好,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特點二:注意落實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把漢語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了,一節課下來學生既學會了三個聲母的音形,又認識了“雞、七、西”三個字,并在練習拼讀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了“幾、集、期”等字。
特點三:學習拼音最終以發展語言為目的,除注重學生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外。在學習了新的音節后,訓練學生用音節口頭組詞甚至說話,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特點四:注意自主學習的引導和合作意識的培養。這與《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相符的。
特點五:自評、組評、師評的形式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及時評價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5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過單韻母和一些聲母,還記得它們嗎?再來喊出它們的名字好嗎?師出示卡片。生(齊):單韻母 a o e i u ü
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師:今天又有三位聲母朋友,吵著鬧著非要跟大家見面不可,瞧,他們排著隊來了。(板貼圖文 j q x)歡迎他們吧!(生鼓掌歡迎)
我來介紹一下:這個小機靈是小 j,這個小淘氣是小 q,這位最討人喜歡的是小x。
二、學習 j q x
1、學習 j:
⑴ 學讀音:
師:他們三位真客氣,都給大家帶來了見面禮。小 j 帶來了他的好朋友。(貼公雞圖)認識嗎?
生(齊):大母雞。
師:(板書:雞)他們倆名字可像了,不信你仔細聽:雞──j,誰聽明白了?
生:前面的音又重又長,后面的音又輕又短。
師:你能領大家讀一讀嗎?
生領讀、分男女讀。
師:我們看著圖編一句兒歌記住它的名字好嗎?:母雞的雞,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j。母雞母雞 j j j。
生學說兒歌。
⑵ 學字形:
師(指雞圖和 j):仔細觀察這對好朋友樣子象不象。
生:(伸出手指邊比劃邊說):大公雞的身子和彎彎的尾巴像 j 的豎左彎,頭上的雞冠像 j 的點。
師:我們還可以這樣記:“jjj真有趣,尾巴左彎冠子高”,或者根據j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可編成“j j j 真特殊,一二三樓他都住”,好聽嗎?同位互相說一說好嗎?
2、學習 q:
⑴ 學字音:
師:小q知道國慶節快到了,帶來一把漂亮的氣球,快數數共幾個。(貼氣球圖)
生:七個。
師:你能把話說得完整些嗎?
生:七個氣球。
師:我覺得你可以說得更完整。
生:一共有七個氣球。
師:(板書:七)小 q 跟這七個氣球有聯系嗎?
生: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師:你真了不起還會編兒歌誰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一生領讀、男女分讀。
師:你能試著編句兒歌記住 q 的音嗎?
生:七個的七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q。
生:七個氣球qq q。
⑵ 學字形:
師:你能想個辦法記住他的樣子嗎?
生:q 的樣子很象9。
生:把 p 倒過來就是 q。
師:是反過來,不是倒過來。你能從圖中找到 q 嗎?
生:氣球象 q 的半圓,線象 q 的那一豎。
師:你的小眼睛真亮,表達的也很準確。來,伸出小手比劃一下,左上半圓qqq。
師:老師這里有這樣一些學具,你能用它們擺出不同的字母嗎?
學生用學具擺出 b p d 和 q,并說說有什么不同。
3、學習 x:
⑴ 學字音:
師:小x帶來了什么?(師貼西瓜圖)
生:大西瓜。(板書:西)
師:這個聲母跟西瓜的西有聯系嗎?你知道該怎么讀嗎?讀給同學聽聽好嗎?
生:西瓜的西,輕一點短一點,就是 x。
⑵ 學字形:
師:小x就藏在圖中,找一找。怎樣記住它的樣子?(提示用手勢。)
生:有的做兩手交叉狀,有的做兩個手指交叉狀。有的編了兒歌:左一刀右一刀,兩刀來把西瓜切。刀切西瓜.
4、練習:
師:老師說兒歌你來猜,猜到了把這個聲母念三遍。如果你都猜對了,就在書上獎勵自己一個氣球。
⑴ 七個氣球──
⑵ 切開西瓜──
⑶ 公雞捉蟲──
⑷ 左上半圓──
⑸ 左一刀右一刀──
⑹ 先寫豎左彎頭上再加點──
老師試試誰的小耳朵靈。用心聽:雞──j 七──q 西──x
生:前面是公雞的雞,后面是聲母 j。
前面是七個的七,后面是聲母 q。
前面是西瓜的西,后面是聲母 x。
課間輕松。
三、j q x 和韻母相拼
1、j q x 可喜歡和韻母交朋友了。第一個跑來的是小 i
⑴ ji
它們倆站一起,就拼成了 j─i─ji,老師拼一聲的 j,公雞的雞。誰來拼二、三、四聲,說說你拼的是什么 ji?
生:我拼的是 j,幾個的幾。
生:我拼的是 j,一年級的級。
生:我拼的是 j,趕集的集。
師:趕集的集是二聲,趕集,跟老師讀。四聲該是個什么 j。
生:系紅領巾的系。
師:好極了,我們全班用四個聲調讀好嗎?
學生齊讀。
⑵ qi
師:大家都拼一個你喜歡的聲調,說說你拼的是幾聲,是什么qi?
生:q 起床的起。
師:你早上幾點起床?
生:六點。
師:你是個早起的好孩子。
生:q,汽車的汽。
生:q,星期天的期。
生:q,紅旗的旗。
師:咱們請一個小組領讀四種聲調。哪個小組來。
師:第二小組來。
師:這是個團結的小組,獎勵你們每人一個氣球。
⑶ xi
師:x,老師拼的是幾聲?對,是喜歡的喜,老師非常喜歡你們。
在小組里拼你喜歡的聲調。并說說你拼的是什么。誰拼的正確,說的好,小組長獎他一個氣球。
2、j q x 和 ü 相拼
⑴ ju
師:小 i 和 j q x 拼在一起多帶勁哪,這時又跑來一位韻母朋友 ü,他有一個好習慣,見了 j q x 趕緊摘帽子。我們請幾位同學表演一下。
師:小 j 小 j 在哪里?
生:小 j 小j在這里,小 ü 小 ü 在哪里?
生:小 ü 小 ü 在這里。(ü去掉頭上兩點)
生:我們倆拼成 j j j j(全班跟讀,每排一個聲調比賽讀。)
⑵ qu xu 方法同上。
⑶ 師生共同編兒歌:j q x 真淘氣,從不和 u 在一起,小 ü 見了 j q x 去掉兩點還念ü。
四、游戲──猜音節
師:游戲之前大家先把黑板上的音節記下來。一個指一個猜,記得好猜得快有獎。看哪兩個同位配合得最棒。
生:是 j—i—ji 嗎?
生全體:不是 ji。
生:是 xi 嗎?
生全體:是 xi。
師:你們倆配合的真好,每人可以獎一個氣球。
(照此形式共展示4組)
五、小結:
這節課又學習了三個新聲母,還學習了它們和韻母 i ü 相拼組成的音節。同學們學習勁頭很大,課后比一比誰的氣球多。j q x 的韻母朋友還有很多,我們下節課再接著學習。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6
一、字母教學
教學 j、q、x,教師要依據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指導學生邊實踐邊體會,發準字母的音。發揮圖畫的作用,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和方法,借助“雞”“氣”“西”的音讀準 j、q、x。
借助圖畫幫助記憶字母的形。
二、拼音教學
要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j、q、x 與 ü 相拼時 ü 上兩點省寫的規則。ju、qu、xu 中的韻母實際上是 ü,讀音也是 ü,只是書寫時省寫兩點。這是因為在普通話里,j、q、x 不和 u 相拼,即使 ü 上兩點省去不寫,也不會與 u 混淆。教學時,可先讓學生看看 j、q、x 與 ü 相拼的示意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然后運用課件來演示 ü 上兩點省寫規則,并利用下面的口訣幫助記憶:“小 ü 碰見 j、q、x,去掉兩點還讀 ü。”或“j、q、x,真淘氣,從不和 u 在一起,它們和 ü 來相拼,見了帽子就摘去。”學習介母是 i 的三拼音節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前課所學方法反復練習拼讀。練習 j、q、x 與 i 相拼時,可以給 i 加上不同的聲調,練習帶調拼讀音節。
三、書寫指導
要引導學生觀察 j、q、x 在四線格所占的位置,還要提醒學生注意 j、x 的筆順。注意 q 與 p、j 與 i 的區別,防止將 q 與 b、p、d、g 等混淆。筆畫名稱:“\”叫右斜,“/”叫左斜。
四、認讀字詞,讀兒歌
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字詞。可以根據情境圖說圖意,也可以自由組合練習讀詞識字,還可以在小組內開展讀詞識字競賽。“喂小雞”因“喂”“小”的韻母沒學過,圖中沒有出示詞語,可讓學生照著“洗衣服、搭積木”說出結構相同的詞語來。老師單獨出示卡片“雞”,讓學生到兒歌里找到這個字,認讀出來。這部分教材的重點在認字,在多次讀詞語后要指導學生認字,告訴學生“服”單獨念時,讀 fú。
讀兒歌可先讓學生帶調拼讀紅色音節,再找找還有哪幾個音節自己也會讀,如,yì、tǔ、dì、qǐ,激發學生的成就感。然后老師再帶著學生讀兒歌,兒歌的內容畫面上有,不必講解。在學生熟讀兒歌的基礎上,可以鼓勵學生背誦。
五、擴展活動
1、做游戲“找朋友”:
五名同學分別戴著 j、q、x、u、ü 的頭飾,讓 j、q、x 分別找 ü 做朋友,組成音節,并去掉 ü 上兩點,全班同學一起拼讀。
2、拼讀音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qìxǐjīqùjúxūjiāqiàxiá
3、連一連,讀一讀:
xǐ jī dì yī xià
地 衣 洗 下 雞
4、“變魔術”:一個半圓環和一枝鉛筆,擺一擺,拼一拼,組成聲母。先自己擺一擺,讀一讀,再小組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你變我猜,我變你猜。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七、資料袋
〖j、q、x 的發音方法〗
發 j 時,舌面前部抬起貼緊硬腭前端,然后再將舌面稍稍離開,與硬腭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里擠出來,聲帶不顫動。q 的發音部位、方法跟 j 大體相同,只是送出的氣流較強。發 x 時,舌面前部抬起*近硬腭,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摩擦而出,聲帶不顫動。
j、q、x 都是由舌面前部接觸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叫舌面音。
《漢語拼音6 j q x》教學案例及評析 篇7
一、激趣導入,復習音節
師:小朋友,這兒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的后面藏著我們學過的音節,你選擇其中的一種動物,就會出現一個音節。誰想當小老師拼讀給大家聽?如果讀準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讀一遍。
生1:我選擇小灰兔。(師點擊課件小灰兔后出示音節 jià)
生2:我來幫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讀得更響亮些──jià。
全班齊讀。
生1:我選擇小毛驢──qí。
生2:老師我可以幫助他──qǐ。(讀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讀好它──qǐ。
生2:(自已站起來再讀音節)。
生3:老師我愿意送給他一顆進步星。(學生自己動手做的)
二、看圖認識漢字
師:今天,我們又要認識一些漢字朋友,這些漢字朋友在哪里?老師先帶小朋友到一戶人家家里去看看他們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圖說一說,再試著拼讀圖上的音節。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語文書第19頁。
(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己看圖說一說,并拼一拼圖上的音節詞)
師: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我還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還看到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女孩在喂小雞。
師:在這句話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個“還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兩個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個哥哥在搭積木,還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喂小雞。
生3:(拼讀音節)xià qí。(再讀詞語)下棋。
師:你在哪里見過這個“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錄音機里聽過這個“下”。
生3:下樓梯時看見墻壁上寫著“上下樓梯靠右走”。
師:你觀察很仔細。
生4:“廈師二附小”的“下”。
生5:“廈師二附小”的廈是廈門的“廈”。
師:放學的時候請你仔細看看校門口的牌子,“廈師二附小”到底是哪個“廈”。
生6:下車,下飛機,下樓梯。
(其余漢字教學同上)
師:小朋友真用心觀察。其實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我們學過的漢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們身邊的漢字,我們就可以很快和漢字交上朋友。
三、鞏固漢字
師:請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拿音節卡片的小朋友讀準音節,拿漢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應的漢字卡片讀準漢字的字音,再將漢字放在音節下面。
學生動口讀一讀,動手擺一擺。
生1:讀 xià qí。
生2讀“下棋”。
師張貼卡片全班齊讀。(其余音節、漢字的復習鞏固同上)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摘蘋果。這些“蘋果”后面藏著我們今天學的音節、漢字,誰讀準了,老師將“蘋果”送給他。
(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爭先恐后。一雙雙小手高舉過頭,誰也不甘示弱)
生1:雞。
生2:服。
師:這個字和“衣”組成詞的時候讀 fu,單個字讀什么?
生3:讀第二聲。
師:還有“獨木橋”等著我們呢!橋上有一個詞語,誰能讀準這個詞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就可以安全走過“獨木橋”。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愛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國象棋。
生4:老師,我給xx同學提一個小小的建議。他沒有將“下棋”合在一起說。應該說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這是課件發出歡呼聲,“你真棒!”)
生5:洗衣服,媽媽洗衣服很辛苦。
師:你理解媽媽洗衣服很辛苦,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講衛生。
四、讀兒歌
師:小朋友看這幅圖,這群小雞在干什么呢?請小朋友自己試著拼讀兒歌,自己會拼的、會讀的做個記號。
(學生讀兒歌)
師:你們是怎么學會這首兒歌的?
生1:我認識一些漢字,遇到不懂的就借助拼音,或者聽錄音。
師:你的辦法真好。
(全體學生自讀音節、漢字后伴隨音樂讀兒歌。邊讀邊比動作,快樂之情溢于言表)
【評析】
在教學中,該教師安排多種形式的活動、游戲,讓全體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活動,提高識字效率。全體學生都是活動的主人。因此,課堂上學生情緒高漲。同時注意改變教學內容單一呈現的方式,以多種形式來呈現。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合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學習熱情高漲。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在活動中老師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學生的回答,既有即時評價,又有延時評價,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或者讓學生互相幫助,獲取知識,而非老師的直接灌輸。面對學生的錯誤回答,用足夠的耐心去關注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