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精選6篇)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1
1、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2、聽讀課文,思考:
美麗的星空下,公園的水池邊發(fā)生了什么事?
3、討論:
師:故事的主角是誰呀?
生:蜻蜓、螞蟻、睡蓮、螢火蟲。
。◣煾鶕(jù)回答用紅筆板書。認讀生字:蓮。)
生:我知道老師為什么用紅筆寫在黑板上。
師:你說說看。
生:老師要表揚蜻蜓、睡蓮、螢火蟲幫助小螞蟻。
師:你很善于發(fā)現(xiàn)。真不錯,聯(lián)系生活不斷地思考、發(fā)現(xiàn)是鍛煉頭腦的好辦法。能說說它們都做了些什么嗎?
。ㄒ龑W生從宏觀上思考問題。)
生:睡蓮從水中救起了小螞蟻,蜻蜓送小螞蟻回家。
生:我補充,螢火蟲給小螞蟻、蜻蜓提燈籠。
師:說得多好啊!不愧為金頭腦。
生:我有問題。
師:別急,說完整,問吧!
生:我有問題要問。這里,小螞蟻又沒有幫助別人,為什么你也用紅筆寫它的名字呢?
師:問得真好!你是今天的問題專家了。大家想想吧。
該生滿臉疑惑,大多數(shù)同學也一時沒有答案,教室極為安靜。但觀察一下孩子專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們在積極地思考。
師:那么,再讀讀課文,從書中尋找答案吧。
(生紛紛讀課文。)
生:我知道了。(聲音很大,全班又安靜下來。)老師要表揚小螞蟻很有禮貌。(生有些激動,停了停,又說。)看,第五自然段,小螞蟻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謝謝你讓我們一起分享了你的發(fā)現(xiàn)。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五自然段吧。
。ㄉR讀第五自然段,認讀生字:非、感激、謝。)
生:“連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直說,一直說嘛!
生:我補充,連聲就是一句話說了很多遍。
生:老師,我有疑問,小螞蟻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這句話,課文里用的是句號,可是,我覺得應該用省略號才對呀,用省略號才能說明小螞蟻說了很多聲“謝謝”。
師:你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寫信把這個問題反映到出版社,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自己解決問題,你說呢?
生:我對剛才的問題還有補充!小螞蟻還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它怕它媽媽擔心,所以才急著回家。我要向小螞蟻學習,做事不讓媽媽擔心。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第六、第七自然段。
。ㄉx,全班認讀生字:急。)
師:小螞蟻真是個既有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那么,睡蓮、蜻蜓、螢火蟲又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呢?
4、學習課文一至四自然段。
……
【教后反思】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初讀文之后,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學習了生字,就不知該做什么才好。這就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根據(jù)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精心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調(diào)控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修正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敏于發(fā)現(xiàn)、善于提問,把學習活動引向深入。
什么是問題意識?它表現(xiàn)為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經(jīng)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感到疑惑的實際問題,產(chǎn)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而這種心理狀態(tài)又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一要讓學生敏于發(fā)現(xiàn)。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用紅筆寫字本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學生的發(fā)現(xiàn)讓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引入課文學習的良好契機。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生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學生又有了新的困惑,“小螞蟻又沒幫助人,為什么也要表揚它呢?” 這種困惑正是問題意識的萌芽。這時候,我并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導他們仔細讀文,先自己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實在弄不懂的問題再提出來討論的習慣。二是讓學生善于提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仔細讀、認真想的習慣。學會從課文的字、詞、句、段、標點等各個要素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不懂的”“似懂非懂”的地方深入挖掘,經(jīng)過思考、整合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這里,對“連聲”一詞意思的質疑,引起對“連聲”一詞用法的質疑,學生思維成長完成了一次有意義的飛躍。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營造個性化學習平臺的保證,我們應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孩子。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2
《夏夜多美》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快樂的夏天,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會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這篇課文我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集中識字,學寫兩個生字,第三課時分角色朗讀,學寫4個生字,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所以在上這課時之前,我想自己要試著努力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美好的故事,能引領孩子沉浸于充滿趣味和美好的童話世界中。
1、重視朗讀,大膽想象,力求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在《夏夜多美》這樣一篇對話豐富、輕快活潑的童話故事的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讀的訓練,始終以讀為本。同時也體現(xiàn)朗讀形式的多樣性。比如由個人讀到集體讀,再到師生共同讀,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比如通過同伴的掌聲、大拇指、微笑等措施,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在感情朗讀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感悟,允許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2、靈動而開放的課堂,豐富靈活的教學手段,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情緒。
我在教學中寓教于情,努力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神,使課堂與生活溶于一體。熔提問、啟發(fā)、引導、點撥于一爐,把讀書、感悟、思維、表達各方面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用充分的朗讀使學生入情入境,適應了小學生的學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課堂上通過同伴的掌聲、大拇指、微笑等措施,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松。同時,在備課中我參與制作課件,借鑒音體美各科教學方法,學習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為構建靈動而有效的課堂而努力。
3、角色表演,感悟夏夜之美。
這個故事語言淺顯,本節(jié)課我采用的是一種新穎的學習形式“導演和演員”。首先,我以“誰想表演小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明白一個好演員要注意“動作、語氣、表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并以“演好先要讀好課文”導入1-7自然段的學習。然后,以1-3自然段為切入點,師生共同參與表演。我讀敘述的話,兩位小演員分別扮演睡蓮、小螞蟻,由導演的評價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感悟夏夜的美。而后對兩位小演員的演技進行誠懇的指導。如體會小螞蟻“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了!”這一危險處境時,我先示范讀,又分別請幾個學生向我進行挑戰(zhàn),他們那稚嫩的聲音把全班學生帶入了故事情境,大家都在為小螞蟻捏著一把汗。4-7自然段的設計則是由扶到放,因為有了前三自然段的學習鋪墊,我只是進行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睡蓮的愛心及螞蟻的懂事。如對睡蓮“快上來吧!”這句話的理解,由導演評讀,老師點拔:睡蓮真關心小螞蟻呀!我也想來讀,誰來試試?使學生的感受進一步加深,“大家一起來!”將睡蓮救小螞蟻的著急心情讀出來了!隨后的合作表演,學生讀得很投入,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自導自演帶來的成功樂趣。
4、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在學生充分閱讀,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導學生回到整體,在談到“螞蟻、蜻蜓、螢火蟲、星星會說些什么?”時,孩子們交流得真切、充分,理解到不僅夏夜的景美,生活在夏夜的相互幫助的小動物們更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樹立小伙伴之間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集體意識。
我的這節(jié)課也有很多缺憾、有待完善。首先《夏夜多美》這篇課文是一篇以情感人、以趣動人、以美誘人的童話。教學時,我引領學生入請入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童話中一員,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但語文課程還具有工具性,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這一點落實不到位。教學時應該進行適當?shù)恼Z文知識滲透。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1)課文第13自然段:小螞蟻爬上“飛機”,蜻蜓起飛了……“飛機”是真的嗎?在課文中指的是誰?作者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飛機,所以加上“”號。“螢火蟲在前面點起了亮晶晶的小燈籠”。也是打比方。是把螢火蟲當作人來寫。這些語文知識,引號的作用、語文中的修辭方法,在教學中都應該滲透進去。(2)在最后一個寫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句子寫得非常好,但我沒有進行及時的現(xiàn)場示范批改,特別是標點符號。我想這兒,如果我能示范批改一下,對學生今后的寫話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有很大的幫助。
2、其次,整節(jié)課我是盡可能用美的語言描述、銜接,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在這樣一篇對話豐富的,人物極具個性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我自己還不夠放開,肢體語言不夠豐富。如果老師自己先表演起來,學生肯定更放得開,會完全進入到角色當中,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比如,在分角色朗讀課文時,可以設計精美的頭飾,老師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邊讀邊表演,給更多的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體驗那種積極的情感,都真正地走進童話故事里去。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3
課題名稱 《夏夜多美》 科 目 語文 年級 一年級 教學時間 2課時(80分鐘) 學習者分析 一年級學生通過前一學期的拼音學習,已經(jīng)具備一定拼讀能力,同時能理解簡單句子的表面含義等,但是,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朗讀能力 ,欣賞能力 ,道德標準的判斷,價值觀的取向上還需要教師的引導。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1)認識“蓮、哭“等生字,會寫”他、她“等到生字。(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結合課文插圖、動作演示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理解字詞的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在感受夏夜的景色美的同時,也體會到小動物間助人為樂的精神美。(20懂得幫助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學會生字詞 教學資源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喜歡夏天嗎?夏天可以干什么? 2.夏天的夜色美嗎?美在那里?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好嗎?(板書課題) 教學活動2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老師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 2.你們想像老師這樣說說自己看到的夏夜嗎?那就趕快先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通順吧。 3.給自然段村上序號。 4.對照生字表,圈出生字,再多讀幾遍。 5.檢查自讀: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教學活動3 三.再讀課文,初知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說一說。(1)課文中都寫了誰?找到后用“﹏”畫出來。(2)跟同桌互相說一說,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教學活動4 四.指導朗讀課文 1.分組指導朗讀。 他們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誰能上來把這些人物按幫助小螞蟻回家的順序分成一組一組的? (1) 指導第一部分內(nèi)容 ① 找睡蓮姑姑幫助小螞蟻的段落 ② 睡蓮姑姑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是用手把它拉上來的嗎?那是怎樣幫助的?做做這個動作 ③ 指導朗讀;結合黑板上的貼圖,讀好睡蓮和小螞蟻的對話,睡蓮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小螞蟻的話,開始是傷心的,接著是感激,最后是著急的。 ④ 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 ⑤ 演一演 (2) 指導朗讀第二部分內(nèi)容 ① 回憶學法 ② 按照學習第一部分內(nèi)容的方法學習第二部分內(nèi)容 2.演一演 (1)在小組內(nèi),由小組長協(xié)調(diào)安排好角色。 (2)記住臺詞,并加上動作。 (3)合作演一演。 (4)小組展示。 (5)觀眾點評 老師小結:這里的夏天真美!但我覺得睡蓮姑姑、蜻蜓、螢火蟲幫助小螞蟻找到家,他們樂于助人的心靈更美。謝謝這幾位同學的表演。小朋友們,我建議大家用掌聲把他們接回到座位上去。 教學活動5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送、過、她、他、時、讓” (2)分辨“他、她”(選記詞填空) (3)用“時、對”口頭組詞 (4)指導寫字。重點強調(diào)筆順。 (5)學生獨立寫字,老師巡視指導。 教學活動6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讀、寫課文生字詞
教學反思: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基本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1、對學生的語言訓練不夠,在給學生用生字組詞時,應選擇較重要的詞語說句話,這不僅能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積累,還能得到很好的應用。2、在學生匯報交流識記生字情況時,教師總結得不夠全面。3、由于設計的內(nèi)容過多,有些內(nèi)容還沒講完,有些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夠細。如:朗讀指導太過粗糙,學生讀得不夠好。在今后的教學當中還要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4
【教學設想】
1、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激發(fā)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愿做學習的主人。
3、以讀為主,體驗主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做學習的主人。
3、增強合作意識,分享主動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樂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老師就知道你們喜歡小動物,特意給你們帶來了幾位朋友,你看到了誰,就揮揮手并大聲喊出它的名字。
老師依次貼蜻蜓、螞蟻、螢火蟲。學生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低年級小朋友的特點,一上課教師就出示精美的動物圖片,讓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打招呼,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一種非常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情緒處于最佳狀態(tài)。)
2、師:螢火蟲問你們在什么時候能看到它?
生:夏天的夜晚
師:板書 夏夜
3、老師這就帶你們?nèi)バ蕾p一下夏天夜晚的景色吧!(放映:公園美景)你們看到了這些景物最想說什么?
生:哇……真漂亮
師:板書 多美
。赖漠嬅,美的音樂,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了一種美的情趣,進入了一種美的境界。)
二、趣味游戲,鞏固生字
1、師:是啊!夏夜多美。生字寶寶聽到了你的贊嘆聲也趕來了,趕快跟它們打聲招呼吧!
師:出示卡片
生認讀生字
2 、以游戲的形式鞏固生字:
游戲規(guī)則:學生抽了生字卡片后,把他所看到的生字用動作表演出來,但不能讀出來,下面的小朋友仔細看,猜一猜,他們演的是什么字?(生字依次為:爬、趴、睜、哭)
3、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學生認讀。
。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識字教學中也同樣如此。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后,通過讓學生和生字問好,搭建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梁;以表演猜字的游戲,構建生與生之間互動平臺,使得枯燥乏味的生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鞏固獲得的知識。)
三、精讀課文,入境悟情
(一)學習1—5自然段
過渡:在這么美麗的夏夜里,小螞蟻卻哭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螞蟻遇到了什么困難?
1、出示課件:救起小螞蟻
師: 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小螞蟻掉進水里了。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15課,讀讀課文1到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用“——”畫出小螞蟻說的話,用“~~~~”畫出睡蓮說的話。
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1)誰愿意把小螞蟻的話讀一讀?
師:時間很晚了,小螞蟻卻回不了家,它的心情怎樣?
生讀句子:小螞蟻,你怎么啦?(指導朗讀)
師:如果你們是睡蓮姑姑,天這么晚了卻發(fā)現(xiàn)小螞蟻很可憐地趴在水草上哭,你心里會怎么想?
生回答并讀句子:“快上來吧!”
師:眼看小螞蟻就要掉下去了,誰快把睡蓮姑姑救小螞蟻的句子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你讀得可真好,睡蓮姑姑彎彎腰向你致敬呢!
(3)小螞蟻再也不用害怕會掉進水里了,他會對睡蓮姑姑說什么呢?
學生讀文中句子,讀中感悟。
師:(出示2---5自然段)我們再分男女生比賽讀一讀,小螞蟻和睡蓮姑姑的對話。
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這一層次的設計,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教師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多媒體創(chuàng)設畫面,學生之間比賽朗讀等手段,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激情,讀中感悟。)
(二)學習6------13自然段
過渡:你們表現(xiàn)可真出色!對了,我們也是小螞蟻的朋友,讓我們?nèi)リP心關心小螞蟻有沒有在這美麗的地方住下來。
1、出示課件:拒絕住下
師:都這么晚了,小螞蟻要去哪?你能用課文中小螞蟻說的話告訴大家嗎?
生:“我得回家,要不……”
師:如果你是小螞蟻,天這么晚了,還沒回家,你心里會想什么?
生:害怕
生:難過
師:我們也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著急的。(滲透思想教育)
2師:小螞蟻在池塘中間,周圍都是水,它是怎么回家的?讓我們?nèi)タ纯窗桑?/p>
出示課件:幫助小螞蟻
師:有哪些小動物來幫忙了?
b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寫了蜻蜓、螢火蟲一起幫助小螞蟻回家的?
c我們一起讀讀課文13自然段吧!
3蜻蜓、螢火蟲和睡蓮一樣關心小螞蟻,它們?nèi)齻都幫助了小螞蟻,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生1:蜻蜓
生2:螞蟻
生3……
師:你們喜歡誰就把它的話讀給同桌聽一聽。
生:同桌之間互讀。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小組間比賽讀一讀。
小組間賽讀。
。ㄍㄟ^對重點句的感悟以及分角色演一演,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與閱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在動情的語文實踐中積淀語感,增強體驗,同時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三)學習14---16自然段
過渡:小螞蟻在伙伴們的幫助下,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咱們一起去送送它吧!請小朋友們一邊聽一邊看。
1、出示課件:小螞蟻回家
2、在送小螞蟻回家的途中,你看到了什么?
3、師:小螞蟻到家了,該有多高興呀!他會說什么?
生1:謝謝你,蜻蜓。
生2:謝謝你們!
師:蜻蜓、螢火蟲會說什么?
生1:不用謝,我們是朋友。
生:不用客氣,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
4、你們猜現(xiàn)在睡蓮、螢火蟲、蜻蜓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5、瞧,還有星星也為他們感受到高興呢!可老師不明白星星為什么高興呢?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告訴老師。
6、星星不但看到了夏夜的美麗,更看到了小動物們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所以它很高興。你們高興嗎?
7、你們也是心靈美的孩子,相信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小朋友幫助過身邊的人,讓我們來夸夸那些幫助過別人的同學吧!
。“語文的教學的外延等于生活”,課堂的學習應與學生的生活相密切聯(lián)系。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巧妙滲透思想內(nèi)涵的教育,又拓展思維遷移說話。)
。ㄋ模┩卣寡由欤柧毮芰
a、讀夏夜 選擇課文中我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家人聽。
b、說夏夜 我能用文中詞語或課外的詞語說說我眼中的夏夜美景。
c、畫夏夜 用我的巧手把我眼中的夏夜美景畫一畫。
(新課程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多方位創(chuàng)設讀、說、寫、編、畫的情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只起到指導、點撥、激勵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和情感都得到發(fā)展。)
【教學反思】
《夏夜多美》是一個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讀了這個故事,就會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在教學設計時順應了這一基本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充分地發(fā)揮了圖片、多媒體課件等資源的作用,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為直觀、形象的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一幅幅配有音樂的圖象,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了美好的情感體驗,而且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2、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主要體現(xiàn)在朗讀指導上。我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朗讀感悟文中的對話,加上生動的動畫再現(xiàn),形象的語言渲染,讓學生很快進入課文情境中,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一個角色去感悟夏夜美麗的景色,去體會睡蓮、蜻蜓、螢火蟲美好的心靈。
3、注重了將語文教學與生活這一大課堂相鏈接。在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了深入體會后,我設計了“你們也是心靈美的孩子,相信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小朋友幫助過身邊的人,讓我們來夸夸那些幫助過別人的同學吧!”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又讓學生從身邊實實在在的例子中學習助人為樂的精神。
但我在教學這一節(jié)課時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的。
小孩子的好奇心極強,他們平時從未接觸過多媒體課件,所以忽然在他們的學習中加入這樣的設備,他們抑制不住自己好奇的心理,本身好動的個性更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再加上自己本身對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較生疏,所以在整節(jié)課中,課堂的教學顯得不是很有條理,以至于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沒有時間深入展開,匆匆而過,失去了他們應該發(fā)揮的作用。
總之,在上《夏夜多美》這篇課文課文后,發(fā)現(xiàn)有好的方面,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只有不斷地總結反思,取長補短,這樣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才會有進步。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5
美好而寧靜的夏夜,是這個故事特定的情境。對于一年級學生學習這個助人為樂的童話故事,是避開夏夜的情境不談,還是感受這個美麗的夏夜?課前我進行了反復地思量。最終,我認為還是應當讓學生充分感受夏夜的美好寧靜,這也是為以后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悟朋友間真誠相助的美好情感作了必要的鋪墊,是本文情意目標的分層滲透。
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的第一板塊,我通過恬靜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形象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了這個美麗的夏夜;又通過看、聽、說、讀,讓學習欣賞美、感悟美。而在整體感悟,總結全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又與之呼應,設計了這么一個想象說話的活動: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記得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首先就落在贊美夏夜上。的確,夏夜美麗,小動物的心靈更美麗。我在充分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又引導學生想想:星星看到睡蓮救起危險中的小螞蟻,看到蜻蜓和螢火蟲一起送小螞蟻回家時,會怎么想?于是,學生馬上想到星星一定會贊美這群真誠助人的好朋友。這時,我再次引導:星星一定還看到了小螞蟻得到幫助后的表現(xiàn),再想想!學生的話題又落到了學會感謝的小螞蟻身上。就這樣,我一次次從不同角度進行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本,不僅感受了美麗的夏夜,還真正體驗到了朋友之間的真情比這個夏夜更加美麗。
在仔細讀文,深入理解之后,我又請學生看著與課文情節(jié)有關的幾幅畫面,根據(jù)下面的提示,說一說蜻蜓和螢火蟲一起把小螞蟻送回家的經(jīng)過。我這樣的設計,不單純是為了落實課后練習,而是借課后的練習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機會。而且,這一要求與自學課文時,要學生說說“小螞蟻、睡蓮、蜻蜓和螢火蟲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的要求不同。前面并不強求完整地回答,只是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表達對課文內(nèi)容淺顯的了解。而這里的目標顯然提高了。也就是說,在一堂課中,同樣是說的訓練,要求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如果說讀是積累,說就是運用;讀是語言的內(nèi)化過程,說就是語言的外化過程。圍繞“課文哪些地方告訴我們是蜻蜓和螢火蟲一起送小螞蟻回家”這個問題,學生經(jīng)過了讀讀、找找、說說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依托這一提示,連貫、完整地說一說送小螞蟻回家的經(jīng)過,則可使語言訓練從積累到運用,在運用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連貫性、流暢性。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6
本節(jié)課我采用的是一種新穎的學習形式“導演和演員”。首先,我以“誰想表演小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明確演員要演好要注意“動作、語氣、表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并以“演好先要讀好課文”導入1-7自然段的學習。然后,以1-3自然段為切入點,師生共同參與表演。老師讀敘述的話,兩位小演員分別扮演睡蓮、小螞蟻。老師故意將“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這一重點句讀得沒有感情來引發(fā)其它學生以導演的身份做評價。當學生指出老師讀的感情不好時,我抓住這一閃光點著力點拔“你真了不起,都敢于向老師提意見了!你來指導一下我,好嗎?”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的課文,感悟夏夜的美景。而后對兩位小演員,學生就能在此基礎上以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發(fā)現(xiàn)優(yōu)點,誠懇的指導。如體會小螞蟻“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了!”這一危險處境時,先由導演評論,到課件展示危險處境帶動全班進入情境,再到演員讀的進步了,這一細節(jié)充分展現(xiàn)了一種由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點拔發(fā)展-全班共識這樣實實在在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過程,這個過程即借用“導、演”的形式,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讀的入情入境并自主、合作的學習,感悟課文內(nèi)容,又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了正確導向。4-7自然段的設計,則是由剛才的扶到半放,有了1-3自然段的學習鋪墊,老師談?chuàng)Q為組織者,通過大家指導,老師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睡蓮的愛心及螞蟻的懂事。如對睡蓮“快上來吧!”這句話的理解,由導演評讀,老師點拔:睡蓮真關心小螞蟻呀!我也想來讀,看(師動作:彎彎腰)誰來試試。使學生的感受進一步加深,“大家起來,一起來!”將睡蓮救小螞蟻的著急心情讀出來了!從這我深深感到以表演的形式,也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一種很好的途徑。隨后1-7自然段師生配合表演,學生讀得很投入,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自導自演帶來的成功樂趣,課堂上出現(xiàn)一次高潮。
8-16自然段則放手給學生,先自己讀讀,然后學習伙伴自由組合進行排練,把課堂的空間留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小演員以6人組為單元上臺表演并主動要求臺下的導演指導,此時的小導演已較好地具備認真聽和指導讀的能力。通過對小蜻蜓“我送小螞蟻吧!”和螢火蟲“我來給你們照亮。”等對話的反復朗讀,孩子們體會到了小動物的心靈美。這個過程中“最佳演員”“最佳導演”的評選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激勵。從面促使生生互助,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為了使學生感悟本課的中心,在8-16段表演結束后,設計了“蜻蜓送小螞蟻回家”的動畫課件,以再現(xiàn)14-16段的情境。使學生邊讀邊想象,為感悟中心做準備。因此,隨后談到的“螞蟻、蜻蜓、螢火蟲、星星會說些什么?”時,孩子們交流得真切、充分,理解到不僅夏夜的景美,生活在夏夜的相互幫助的小動物們更美。課堂又一次高潮出現(xiàn)。至此,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悟到了本課蘊含的深意。最后安排的課本劇演出、意圖展示本課的學習成果,將課堂氣氛推向又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