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精選4篇)
《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 篇1
從開學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一個月中,我一邊組織課堂紀律,一邊領著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我真是感到難度很大。有時一節課學習3個字母都困難。盡管我也用各種激勵語言來調動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可是有的孩子還是沒有學習興趣。掌握不了課堂所學的知識。但是漢語拼音是孩子們學習的基礎,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讓學生必須掌握好漢語拼音。我用心去領會孩子們的心聲發掘孩子們的潛能。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他們的教學方法和管理學生的經驗使自己的經驗更豐富。
如:復習聲母時,為了學生能夠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我根據學生愿意動口,不愿意動手的這一特點,讓學生自制聲母卡片進行玩卡片的游戲。游戲是這樣的:先讓一個孩子到講臺上說出一個聲母,其他同學在自己的聲母卡片中找出
這個聲母并集體大聲的讀一讀,發現有的孩子找不出來,就培養他們互幫互助的意識,讓同桌幫一幫。還做找朋友的游戲來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讓學生把相近的聲母找出來做好朋友。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疲勞感到興奮。并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個游戲中我始終關注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減少重復、機械的發音練習。
又如:復韻母和鼻韻母的發音是在整個漢語拼音中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我注重進行了訓練。設計了三步:讓學生"發現——探究——-實踐",使學生發現復韻母的發音和它組成之間的關系,從而掌握復韻母的發音方法,突破教學難點。我還運用了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復韻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寓教于樂,運用各種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達到樂學,愛學。同時,我還注重了拼音與識字緊密結合,使學生不僅會拼讀音節,而且會應用實際,開拓學生思維,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滲透愛的情感教育,從而全面落實了新課程理念三個緯度目標,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引導學生發現發音方法和正音的基礎上,更多地讓孩子在語言環境中練習發音。
在設計復習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了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進行設計。把學拼音與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意在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拼音教學中除了反復讀練和常規游戲,我更根植于社會生活、語文實踐這塊大土壤,從學生的體驗出發,貼近生活,豐富心靈,獲得認知、感受的整體性,培養語文綜合素養。
通過復習漢語拼音,我還發現學生對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還不算太熟悉,容易混淆在拼讀音節時需很長時間來反應,到底是an還是en,in 還是 ing ,b 還是d ,q 還是 p,這就需要在以后的學習中多加強訓練幫助學生記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發現有不少同學不會合作學習,老師讓同桌練習,有的同學自己管自己,不愿意與伙伴合作,有的不會朗讀就干脆不讀,自己在低頭搞小動作。他們合作意識不強,這就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他,使學生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如何與人共處。
《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 篇2
、巧設教學游戲,在游戲中學拼音。
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仍保留著學前兒童游戲的興趣,甚至企盼游戲活動。在此我巧計游戲,吸引學生。如:我教完23個聲母后,我設計了手指聲母操。利用十個手指組合成聲母的造型。這個游戲不但能鞏固以前所學知識,而且訓練了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動作迅速,一舉兩得。諸如此類行之有效的游戲方式還有很多:"點名字"、"摸字卡"、"摘星星"、“小布偶”、"擊鼓傳花"、"變魔術"……尤其值得一提也是我最得意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能盡快的將聲母表熟背于心,我用《春天在哪里》這首耳熟能詳的旋律來唱背聲母表;而韻母表呢,我用《一閃一閃亮晶晶》來改編。學生們唱得“愛不釋口”,背誦兩表輕松自如。
三、組織兩人合作,在合作中學拼音。
《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 篇3
最近,我執教了《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如下: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編排的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關于漢語拼音的安排體現了標準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開放性等特點。它的每一篇漢語拼音課文不僅在教字母,而且把認識事物、積累語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它有機地把聲母、韻母、音節、整體認讀音節這些知識點中有聯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課文中,讓學生去觀察、比較、認識、分辨,從中發現規律,養成學生探索、思考的學習習慣,遵循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拼音課文內容的安排具有時代特點,符合當代兒童的生活環境。每篇課文內容飽滿、彈性空間大,既有老師自主教學創造的空間,又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詞語、造句、說話、編兒歌等多方面的綜合訓練,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去體驗,去表現,去探索,去參加自由實踐活動。
這樣的教材,給了我們教師極大的創新空間,我們努力在教學上打破以往強調字母音、形的教學程序,變革教學方式,努力激發學生的探究 、合作的學習精神,使枯燥、單調的拼音課,迸發出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樂上拼音課。我在拼音教學中采用的方法是:
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
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強調學生要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圖片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它能幫助兒童鞏固關于他們已知事物的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使他們了解周圍環境的越來越多的事物與現象。圖片是發展語言、思維、記憶和想象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我有意使一些課本中的靜止畫面活動起來。這種靜態教材動態教的方法,不僅使學生學習時注意力集中,而且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兒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它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讀好記。在拼音教學中,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我常把拼音的一些拼讀規則編成兒歌讓學生學習,這樣既能清楚地揭示規律,又利于學生記憶。如:用“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它們和ü來相拼,見了帽子就摘去。”和“j、 q、x、y四兄弟,見了小ü把點去。”的兒歌,指導學生記住j、q、x和ü相拼的規則;用“有ɑ別放過,沒ɑ找o、e,i、u并列標在后,單個韻母不用說。”的兒歌記住給韻母標調的方法;效果都很好。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鞏固時,盡可能運用競賽的形式,將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通過男女比賽、小組比賽等多種競賽方式加以鞏固,使全班學生個個全力以赴,踴躍參加。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主要是培養了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他們的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游戲中,兒童的情緒始終很高漲,并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著。根據初入學兒童對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方式最感興趣,而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不大注意的特點,適當采取一些游戲因素的練習,如:小鳥回家、對號入座、找朋友、摘蘋果、你說我猜、擺字母等,更能吸引和保持兒童的注意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這主要體現于手口腦耳互動互助,和諧合作加強記憶。
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如:(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 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表zhi、chi、shi、ri……;(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
類似的游戲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把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新的知識聯系起來。
在教學拼音音節的拼讀時,除了讓學生正確拼讀課文中的拼音音節之外,還讓學生回憶一下在家里、在幼兒園里、在街上、在公園里等實際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與這些拼音音節的讀音相似。此話題一出,學生的小手如林舉起。……當單調的拼音字母與實際生活中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的時候,學生已牢牢記住了拼音的讀音。他們會有很強的成就感。在課堂上,他們的眼里、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三、找出合作點,初建合作意識。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拼音教學中能不能進行合作式教學?我們在邊教邊摸索。通過實踐,我們漸漸明白,拼音教學同樣可以進行合作式學習。只不過要找準合作點,教會學生怎樣合作。例如:在教學《拼音11》時,在學生自學拼音和鞏固拼音的環節中,都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讀準拼音。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十分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如在教學書寫拼音時,讓學生先觀察寫法,再由學生示范寫,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評價,教師只針對難點作重點示范。這樣做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符合《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
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我體會到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的精神,給了我們教師廣闊的教學的空間,給了學生廣闊的學習的空間。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在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這個載體中,教師、教材、學生是一個有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體。我們只有變革陳舊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達到新的課程標準制定的目標。
《漢語拼音11》教學反思 篇4
今天學習“zcs”,又是很接近的一組聲母,不用心聽,不細心區別,很難發現它們的區別。
看圖說話引入,“寫字”的字,出示音節,圈出聲母。cs的引入方法和z相同。
以前,教聲母,我會自己介紹發音的方法,想來,這些方法的介紹對學生來說,枯燥而且聽得有點云里霧里,現在,教拼音,我很少說發音方法,不過我覺得讓學生來介紹自己發音的方法,學生聽起來,比較能夠介紹,發“zcs”,學生說到了牙齒對齊,舌頭伸平,淺顯的語言,會有一定的作用。
玩開火車的游戲,一個一個地讀,讀不準,火車停,今天頭一回用這游戲,學生的注意力還是比較集中的。請學生上來,根據我的讀點出“zcs”,能讓學生安靜下來好好聽,又加深了學生對“zcs”的認識。而且,在課堂上,要控制學生的注意,必須讓各種感官交替集中,用了嘴巴,再用用耳朵,讓學生的輕松一點,注意力集中一點。
我放棄了自己范寫,請學生上來寫,然后請學生點評。孩子們的點評不可以小看,說到點子上了,“z”上下橫要對齊,“s”兩頭不夠彎,我根據學生的要求范寫后,請學生邊寫邊讀。
體認讀音節“zicisi”,帶聲調,讀一讀。寫一寫,邊寫邊讀,先寫完的組詞讀。我把學生組的詞語板寫在黑板上,指名學生讀,請能干的學生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拼音教學不是單純的教孩子學拼音,我忽然覺得以前我總是覺得拼音教學的枯燥乏味,原因就在只是教孩子學會拼,只訓練拼讀,機械的拼,為了照顧那幾個后進生,拼了又拼,不顧及其他語文能力的培養,更不注重語文的人文性。
“zcs”相關的音節,請學生拼一拼,寫一寫,邊寫邊拼,我覺得這樣雖然花了點時間,但是效果卻相當不錯。不難發現很多學生的拼讀都是有口無心,問他到底在讀哪個,他也說不上來。所以我就讓學生邊寫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