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精選13篇)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1
一、激qing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來和我們一起上課,高興嗎?伸出你們熱情的小手歡迎他們吧!看,爸爸、媽媽們多高興呀。
2、師:同學們,你們的小手除了可以拍手外,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我的小手會寫字。 (是啊,你的小手寫出來的字真是漂亮)
生:我的小手會洗手絹。(你真愛干凈)
生:我的小手會拖地(你真是個勤勞的孩子)
生:我的小手會做手工。(真是雙小巧手)
生:我的小手會掃地。(能干的孩子)
3、師:大家的小手可真了不起,能做這么多的事情。今天,老師也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蘭蘭,她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6課《胖乎乎的小手》板書
課題:《胖乎乎的小手》
第一個字“胖”,我想請一位小朋友說著我來寫。誰來?好(指名讀)
好,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來寫其它幾個字。
師:請同學們一起美美地讀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識字
。ㄒ唬⿲W習生字
師:同學們讀過課文了嗎?能在老師上課之前,提前讀一讀課文,這種習慣很好。一定要要下去。同學們,你們還想不想再讀讀課文。
師:好,現在就借助拼音讀讀課文吧,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并標出自然段。
生自由讀書。
師:看到你們認真讀書的神情,生字寶寶們可有些著急了,它們從課文中跑出來了,請同學們帶上拼音拼讀一下。
1、小老師領讀。(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領大家讀?指名領讀
(1)指名讀第一行:小老師要注意聲母不帶調,跟我讀
。2)請坐,再請一位小老師。小老師讀得不錯,誰再來。有幾個字容易讀錯,我們一起再來拼一拼。
2、指名讀(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
師:拼音寶寶們有禮貌地把帽子摘掉了,你們還認識嗎?要想讀好這些字,得自己先練練。(指名讀,你的聲音真響亮)
3、同桌互讀。
師:誰還想自己來讀讀?這么多的同學,好,同桌互相讀一次,讀對了,就給同桌一個大拇指,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4、生字卡片讀。
師:這些字你都會讀了嗎?好,試一試,這一次只張開你的小嘴巴,不出聲地讀一讀。(課件出示生字卡片默讀)
師:胖字你怎樣來記住它?生:月加半。
師:是啊,月亮長到一半就胖起來了。
師:這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謎語,你真是一個善于發現的孩子)
5、開火車讀!
師:現在我們開火車來讀讀吧。小小火車開的快,一開開到這一排。(這排小火車開的真響。)師:好,我們的火車一起開起來。(我們的火車不但開的快而且開得響。)
三、再讀感知
1、師:生字我們都認識了,相信大家的課文肯定能讀得很流利,有信心嗎?好,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生讀(真流利)再來仔細聽老師來讀這一段,你能發現什么?(師讀時故意漏掉“都”字)生:漏掉一個“都‘字。
師:你聽得真仔細,那從這個“都“字,你明白了什么?生:全家人都喜歡,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師:你體會的真棒,肯定能把這句話讀好,試著讀讀,好嗎?生讀
師:你把“都”字重讀了,讀出了全家人對這幅畫的喜愛這情,真了不起!
2、師:你能用“喜歡”說一句話嗎?
生:我喜歡老師。(老師也喜歡你)
生:我喜歡畫畫。(愛畫畫的孩子)
生:我很喜歡跳繩。(跳繩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誰再來試著讀讀?
3、師:全家人都指誰?生:(爸爸、媽媽、姥姥)
這張畫指的是什么?(胖乎乎的小手)
4、師: 那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這雙胖乎乎的小手呢?你能以最快的速度在課文中找出爸爸、媽媽和姥姥表揚蘭蘭的話嗎?請用橫線將它劃出來。(生劃句子)
5、生交流所劃的三句話。(師:你的小眼睛真亮,全找對了)
。ㄕn件出示:爸爸說:“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媽媽下班回來,看見畫,笑著說:“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姥姥從廚房出來,一睛就看見了畫上紅潤潤的小手,說:“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 保┌鍟
。耗猛闲
洗手絹
撓癢癢
6、指導朗讀
師:胖乎乎的小手替爸爸干什么了?(拿拖鞋)想一想,爸爸什么表情?(高興)
師:工作了一天的爸爸,穿上了胖乎乎的小手為他拿的拖鞋,心里高興極了,肯定要夸蘭蘭的,他會怎么夸呀?(生自己夸)用書上的話夸一夸。(生帶感情讀爸爸的話)
師:你讀得真像一位幸福的爸爸。誰還想讀讀爸爸的話。(你的拿拖鞋讀的真好。讀重了一些,我請全班男同學像爸爸那樣高興地夸夸蘭蘭,可以嗎?(男生齊讀)你看這位爸爸多高興呀。
師:蘭蘭為媽媽干什么了?(洗手絹)你們會洗手絹嗎?洗一洗。
師:呀!蘭蘭把手絹洗得這么干凈呀。
師:誰愿意讀讀媽媽說的話?生讀。師:課文中媽媽是怎么說的?(笑著說的)想一想媽媽平時是怎么笑的,學媽媽的樣子笑一笑,像這樣能讀好媽媽的話了嗎?生讀媽媽說的話。
師:好,現在我們全班女同學像媽媽一樣笑著讀一讀。(女生讀)(讀得真好)
師:那除了爸爸、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還有誰也喜歡這胖乎乎的小手呀。(姥姥)
師:是呀,姥姥也特別喜歡蘭蘭的小手,因為什么呀——幫姥姥撓過癢癢啊。是呀,蘭蘭撓的癢癢可舒服了,誰來當姥姥夸夸蘭蘭?指名讀。問:讀姥姥的話時應該注意什么呢?(讀的慢一些,因為她年紀比較大)生讀姥姥的話。挺像一位姥姥的。
7、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句話吧!(齊讀)
8、師:聽了全家人的贊揚,蘭蘭可高興了,她決定長大以后做什么呢?一起讀課文最后一段。
課件出示:
蘭蘭明白了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她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8、師:你覺得蘭蘭長大后,會幫家人做什么事呢?(生說)師:蘭蘭長大后能為全家人做這么多事,那我們能為家人做什么?(生說)
課件出示:我替爸爸。 我給媽媽。
我幫老師。我為大家 。
四、指導書寫
師:聽了大家的發言,老師心里很感動,你們像蘭蘭一樣都是懂事、孝順的好孩子,你們的小手的作用可真不小呀。在學校里,我們的小手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寫出一手漂亮的字。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這兩個字。(看、著)這兩個字有什么不一樣?你覺得這兩個字在寫的時候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觀察分析字形)師板寫。指導生寫。并提醒:在田字格中寫字,我們要看清每一個筆畫的位置,認真書寫,并且一定注意自己的寫字姿勢。每個字在田字格里寫一個。
五、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真是好孩子。你們的小手可以寫漂亮字,可以幫老師,幫父母親人,也可以幫同學。
只要每個人的心中裝著愛,就會做更多的好事。下課后,小組長會把手中的“愛心服務卡”發給每位同學,回家以后,在家長的幫助下共同填寫。相信我們的同學們都能養成天天幫長輩做事的好習慣。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的“看、著、畫、笑、興、會”6個生字。
2、認識兩種基本筆畫:
彎鉤、橫撇。
3、通過學習,知道蘭蘭的小手是一雙勤勞的小手,她是一個勤快的、討人喜歡的好孩子。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說一說:你的小手能夠做些什么。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的“看、著、畫、笑、興、會”6個生字。
2、認識兩種基本筆畫:彎鉤、橫撇。
3、通過學習,知道蘭蘭的小手是一雙勤勞的小手,她是一個勤快的、討人喜歡的好孩子。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的“看、著、畫、笑、興、會”6個生字。
2、認識兩種基本筆畫:彎鉤、橫撇。
3、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能夠做些什么。
【教學準備】詞語卡片、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1、通過學習,知道蘭蘭的小手是一雙勤勞的小手,她是一個勤快的、討人喜歡的好孩子。
2、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說一說:你的小手能夠做些什么。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知道蘭蘭的小手是一雙勤勞的小手,她是一個勤快的、討人喜歡的好孩子。
2、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說一說:你的小手能夠做些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小胖手的畫片,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
讓學生伸出自己的雙手,觀察自己的手的特點,互相說一說。
2、板書課題:
胖乎乎的小手。
3、齊讀課題。
過渡:蘭蘭畫了一張畫,畫的是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媽媽、爸爸和姥姥看了她畫的小胖手,你們猜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二、以多種形式讀課文,在聽讀中整體認識漢字
1、借助自己已經學過的字,試讀課文,并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解決不認識的字。
2、教師分段出示課文,學習詞語(板書):
、拧〉谝欢危
畫了 一張畫兒 小手
、啤〉诙危
拿起 說 幫我 手絹
⑶ 第三段:
報紙
、取〉谒亩危
瞇起 眼睛
、伞≌J讀畫線的字:
畫 了 拿 說 幫 我 眼 睛
、省〔扇《喾N形式認讀:
同桌互相讀。
小老師帶讀。
指名讀。
3、自讀課文:
在讀中鞏固生字、詞語。
4、教師范讀課文,要求:
學生注意聽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聽老師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學過的單韻母和聲母,看看它們都藏在什么地方。
5、老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聽領讀的時候要做到:
看著老師領讀的字,聽準老師的讀音。
跟老師讀的時候要做到:
看著你讀的漢字,模仿老師讀準字音。
6、分小組讀一讀:
小組內有誰不會讀的,互相幫一幫。
7、自己讀課文:
把課文讀熟練,不要隨意加字減字。
齊讀課文。
8、指名讓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
9、朗讀課文,要求:
媽媽、爸爸、姥姥喜歡蘭蘭的小胖手嗎?請你把喜歡的感情讀出來。
跟老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一說
喜歡蘭蘭的小胖手嗎?能說說為什么嗎?
四、本課時作業布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試著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1、會寫田字格中的“看、著、畫、笑、興、會”6個生字。
2、認識兩種基本筆畫:
彎鉤、橫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會寫田字格中的“看、著、畫、笑、興、會”6個生字。
2、認識兩種基本筆畫:彎鉤、橫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齊讀課文,要求:
讀正確、流利。
2、開火車認讀生字和詞語:
看 著 畫 笑 興 會 看見
起著 畫家 歡笑 高興 開會
二、學習新課,明確學習目的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記住字形。寫6個字。認識兩個新筆畫:撇、捺。學習并掌握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
1、生字卡片:
看 著 畫 笑 興 會
2、那么這幾個生字怎么記呢?
、拧W習兩種基本筆畫:
彎鉤、橫撇:
書空練習。
、啤∽R記字形:
看:獨體字。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獨體字。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上下結構。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上下結構。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興:上下結構。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獨體字。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笇W生觀察生字卡片,按筆順書空。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學生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應該占格的位置。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四、鞏固練習
學生用拼音本練習寫“看、著、畫、笑、興、會”這六個字。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養成朗讀的興趣。
3、激發學生養成勤勞、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1、運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激發學生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猜謎:
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謎面是這樣的: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誰知道它是什么?大家同意嗎?
2、畫手:
老師請你上來把小手畫在黑板上。
。ㄟ@小手胖乎乎的)
告訴大家你都能用小手做什么?那大家說說這是一雙什么樣的小手?
。ú痪窒抻谡n題)
3、導入:
蘭蘭也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
。ò鍟赫n題)
全家人都喜歡,為什么呢?
看大屏幕,仔細聽聽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整體感知課文
。ㄕn件)聽完故事,說說你都知道些什么?
(交流)相機評價:
說說蘭蘭是怎樣一個小女孩。
板書:勤快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老師相信你們不僅會聽故事還是一些會讀書的同學,對嗎?
那老師問問你,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怎么辦?有了這些好辦法,趕快翻到第6課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一讀吧!老師說明了嗎?
1、小組長拿出生字卡,看你們小組成員還有哪些生字沒解決,大家幫幫他。會學習的小組可有獎勵呀。
(相機表揚獎勵小旗)
。ㄕn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大家讀得很認真,看大屏幕,大聲叫叫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吧:
重讀后鼻音。
誰能用這些字組個詞,那就更棒了嗎,能說句話嗎?
2、指名讀生字:
誰想告訴大家你都記住了哪些字?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的?
3、用這些好辦法,大家做個識字游戲:
咱們小組開火車讀,如果你把生字讀對了,就會開出美麗的小花,最后看看哪個小組的花開的最多,誰就是優勝組,行嗎?
四、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老師想問問大家,下面咱們要比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你們還能像剛才那樣獲勝嗎?
1、先給你們一點時間準備一下,自己試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的序號標上,等一會咱們比比看,誰讀得最棒,行嗎?
2、一組出一個同學咱們合作讀課文,其他同學和老師一樣當評委,仔細聽一聽,評一評他們讀得怎么樣呢?
3、師評價學習這些同學的優點,使自己讀得更棒好嗎?
五、細讀課文,抓重點指導朗讀
1、咱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讀課文,讀完后討論一下:
你是從哪兒看出來大家都喜歡蘭蘭畫得這幅畫呢?
把這樣的句子畫下來。明白了嗎?
2、班上交流:
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的答案?同意嗎?
板書:拿、洗撓
3、(出示三個句子)老師想問問:
你有什么好辦法把爸爸、媽媽、姥姥的話讀得有感情呢?
指名交流 。
再讀。
學生評價。
教師指導:
全家人都喜歡蘭蘭,都夸獎她,所以讀得時候要用什么樣的語氣呢?
(表揚、喜歡的語氣笑著讀。)
再讀,再評價。
教師指導:要想讀得有感情,你要進入角色,讀爸爸的話時,要覺得自己就是爸爸,讀姥姥的話要覺得自己就是姥姥。
分角色再讀。
小組合作讀。
4、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
到底大家喜歡這張畫還是喜歡蘭蘭這胖乎乎的小手?為什么?
5、這小手長啊長變成了大手,它還會幫家人做事情嗎?那課文是怎樣說的呢?誰讀給大家聽聽?
。ㄖ该x后,齊讀)
想象一下,長大后蘭蘭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小組討論討論,試著表演一下,看哪組表演最精彩!
六、拓展練習
蘭蘭真是既勤快又孝敬老人,那伸出你的小手,看著大屏幕,想想,這雙手都為大家做過哪些事?
。ǔ鍪揪毩暎
交流并夸夸自己的小手。
七、鞏固延伸
好了,告訴老師,通過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板書】
胖乎乎的小手
拿
勤快 洗
撓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4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的內容很簡單,很形象,所以學生理解并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蘭蘭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品德。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勤勞、孝敬長輩的品德正是他們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猜手”、“畫手”導入課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么喜歡蘭蘭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導行,最后,我又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請學生畫畫自己的小手,說說自己的小手現在能做什么?將來又能做什么?整個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性,有說有寫,有演有畫,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使課文蘊含的人文精神轉化為引導學生良好行為養成的動力。另外,我覺得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充分讀,學生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讀的訓練以讀代析,讀中求悟。只有不斷地讀,才能不斷地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5
第一課時
師: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新課文。上課前,很想看看孩子們的小手。
生都紛紛舉起手搖晃
師:誰覺得自己的手胖乎乎的站起來向老師同學說說:我胖乎乎的小手部分學生興奮地站起來說。
師:誰能記住第一個字 胖
生:胖有月和半組成的。
師:(笑)月亮長到一半就胖起來了。
師:課文讀過嗎,讀過兩遍以上舉手。
師:三分鐘,自己練習,看誰讀的正確流利。
。◣熝惨晫W生讀書情況)
師:大家讀的非常正確,有幾個小地方跟老師讀。
師領讀幾個學生不容易讀好的句子。
師:能把第一段讀的正確流利的站起來讀
學生都站起來大聲讀
師:第2段能讀的站起來
學生站起來齊讀
3、4、5、段合起來讀,覺得不行的趕快坐下
部分學生坐下又連忙站起來
師:最后一段請一個同學起來讀。
師:下一個節目擂臺大比武,全班同學和趙老師打擂臺
老師做一個動作,你們在課文中找一句話,找到趕快站起來
師表演第2段第一句(爸爸剛下班回來,拿起畫,看了又看,把畫貼在了墻上。)生站起來,拿起書,讀這一句。
師:你們勝利了。我甘拜下風
師:這張畫誰畫的,這紅潤潤、胖乎乎的手是誰的?
生:蘭蘭
師:把蘭蘭從書上請到黑板上。(師貼蘭蘭圖)看她的表情是怎樣的?
生:笑
師:這個字學過,誰說一說怎么記。
師:想不想認識“夭”這個字?老師只說一遍,回家查字典。
看老師寫這個字。
學生打開作業描兩遍。
師:下面評選最佳蘭蘭。誰能把蘭蘭兩次說的話笑著讀出來就獎勵。請大家看書,笑著讀,誰笑了,就讓誰來當擂主。
學生練讀
指名讀(站著,看誰能把你讀坐下)
學生興高采烈地爭著讀書
師:把爸爸也請到黑板上,評選最佳爸爸
師:聽我讀爸爸說的話。
你們服不服?
生:不服
請學生起來讀,評出最佳爸爸
師:把最佳媽媽請到黑板上,挑選一個平時朗讀最好的來讀。
男生讀,女生讀
女生稍遜一籌
師:最佳姥姥請到黑板上,趕快練
練讀
師:快下課了,你們累嗎?
生大聲:不累
師:趙老師累了,站累了,想請你們幫我做一件事
一個聰明的學生連忙拿個凳子給趙老師坐
師:誰能說一說她幫老師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她幫老師搬板凳
師:老師口渴了,
生:我給老師倒杯水。
師:誰回家幫爸爸媽媽做點事,咱們心中不光有爸爸媽媽老師,還有同學、大家……你考慮幫大家做什么事?
生:略
第二課時
師:練習讀生字和詞語。集中在一起會不會讀?
出示生字
胖乎乎 喜歡
剛下班 墻上
一張 拖鞋
變成 事情
替 幫 等 貼
學生自己讀,不會的同位問一問
師指生字,學生讀
師又出示生字
胖 喜 貼 剛 墻
張 拖 鞋 變
情 替 幫 等
讀給同位聽
師:字卡拿出來,拿一張讀一張擺成三行
我說字,你找到舉起來,聽清楚,我不是直接說這個字
師:這個字有兩個口
生:喜
生:墻
生:我都找到了
師:射箭的弓拉長了。
生:張
師:有兩個小小的男子漢大丈夫偷偷跑到太陽上去了。
生:替
師:做一個拼圖游戲,按照上面的順序,用13張字卡擺成一個小耳朵,等 就變成一點,順序不能變。
生擺圖,收卡。
師放古箏音樂
師:聽,什么聲音傳來了,閉上眼睛休息一下。
師:拿出描字的紙,動作要輕要快拿出鉛筆,作好正確的握筆姿勢,把剩下的5個字每個描一遍。
生描寫
師范寫畫字。看老師每一筆在田字格什么位置,看老師寫字的速度。
生在田字格中每個字寫一遍
評一個學生的字
師:把短文《烏鴉愛媽媽》拿出來,老師說一個最難的要求
讀這篇短文,不用手指,嘴不許動,更不能出聲,只用眼睛讀,在心里讀。
學生默讀
師:第2遍讀,可以出聲,可以自由讀,動手把又大又黑的字找出來。(今天學的生字)]
師巡視:有一個同學最聰明,他把旁邊能和這個字連成的詞也畫下來了。
師:以最快的速度輕松讀一遍
作業:
1.今天晚上把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
2.畫自己的小手
3.寫一句話:我有一雙( )的小手,我幫(替、給、為)( )干(。
“逗 你 玩”
——聽展示課《胖乎乎的小手》有感
朵兒
今天,我們聽得很多的是“素質教育”,“要讓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可是,究竟怎樣才能落實素質教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呢?聽了一堂深圳后海小學趙老師執教的展示課——《胖乎乎的小手》,真讓人覺得茅塞頓開,眼睛為之一亮啊!
整個課堂教學的管理不是我們常見的學生謹小慎微、過分緊張的“警察式”,也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熱鬧,紀律松弛的“放羊式”,而是一種“民主式”。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看起來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靜得下去。這樣的課堂氛圍讓人體會到了一種新的語文教學手段——“逗你玩”。“玩”就是把玩、玩味,即老師帶領學生玩課文,玩詞語,激活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疑學”到“樂學”。
“逗你玩”的這種教學手段貫穿于課堂的始終,但主要體現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教師語言的運用兩個方面。
就教學環節而言:
一、開課就做到了以情激趣,親師信道。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是啊,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相互作用。教師能在課堂上控制自己情緒,“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忙而不亂,激而不怒”,排除干擾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是很大的。這位老師和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孩子們初次見面,加上有近百名老師聽課,孩子們覺得陌生、新奇,更緊張。趙老師不慌不忙,他甚至拿出近20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們交流感情,拉近距離:
“我有幾個很難的問題要考考大家,知道的不要舉手,脫口而出。
你們是哪個班的?
你們知道我姓什么嗎?讀過《百家姓》嗎,我可是第一大姓。
你們的語文老師——我,是男的女的,怕不怕?”
有兩個孩子回答說很害怕。趙老師馬上就把緊張的氣氛化解了:
“你們怕,我也怕!我們一起來出出主意,怎么才能不怕……”
孩子們各抒己見。趙老師還親身舉例:
“我小時候很調皮,常挨打。不過,我保證今天不打,不罵。如果,我沖你笑了一笑,摸摸你的頭,或者拍拍你的小屁股,或者向你翹起大拇指,你就能得到我的金質獎章……”
老師樂教,帶著美好的感情上課,使學生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主動地動眼、動腦、動口、動手,使這堂課上得有情有趣,師生都樂在其中。
二、開展比賽,適當競爭。
棋迷、球迷為什么“迷”呢?因為有競爭。孩子們雖然年紀小,雖然拙于表達,但是在競爭中是相當活躍的,包括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這堂課里,趙老師帶著孩子們開展“擂臺賽”、“大比武”——讀對話,評選最佳蘭蘭、最佳爸爸、最佳媽媽和姥姥。孩子們顯得異常興奮,紛紛主動練讀,自己體會感情帶著表情讀,還能對別人的朗讀作出評價。在競賽中孩子們讀通了課文,認清了生字,體會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樂于助人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在讀中學,讀中悟。
三、三個步驟,分層識字。
識字是低段教學的重點,《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以至于插圖都是為更好地識字而服務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落實識字任務,又使孩子們樂于識字,對識字有興趣,形式上的設計就往往使老師煞費苦心。在這里,趙老師主要是分了三個步驟來落實:句中識字——詞中識字——獨立識字。在獨立識字時,由采用了“出卡片對口令”、“拼圖游戲”等形式,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教出了意趣來。
從語言運用上看,趙老師真像孩子,他的語言充滿了童真、童趣。從他的嘴里往往能聽到一些有意思的話:
“小淘氣”——生字
“小腳丫”——撇
“山羊的尾巴”——“丿”
射箭的弓拉長了——“張”
兩個男子漢跑到了太陽上——“替”
此外,他的語言還善于因勢利導、推波助瀾:
“能把這一段讀流利嗎?能做到的站起來。(全班起立)都讀得好?那全坐下。
……”
“累不累?(不累)不累也得歇一會,呆會還有擂臺大比武。
……”
“男生沒女生讀得好,男同學你們愿意把獎章讓給女同學嗎?(不愿意)那再讀一 遍。
……”
“都讀得好,都發獎行嗎?(不行)好的,全班齊讀,表情好的發獎章。
……”
“貼在這里好看嗎?(不好看)我覺得好看……”
看,趙老師的語言就是這樣,很自然,仿佛是生活中的對話,好象是孩子之間的交談,然而正因為如此,才引人入勝,才讓孩子們覺得余音未絕,才會學地津津有味。
這堂課以他獨特的“逗你玩”的教學手段,吸引著孩子們,吸引著老師。我想,任何手段都離不開指導他的思想內核——那就是“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把學生放到了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的位置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老師僅僅是作為教學活動的點撥者、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只提供條件,只幫助促進,而不灌注,而不代替。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當在我們深刻理解了這樣的思想以后,相信還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手段來。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6
語文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閱讀教學。雖然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為主,但大多數的識字任務還要依*閱讀教學來實現。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整體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边@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是一味地強調多讀,而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達不到識字、閱讀的目的。
梁紅梅老師的《胖乎乎的小手》這節課,是一節借助閱讀進行識字、感悟課文道理的閱讀課。在這節課中,教師根據教材、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合理的教學設計,突出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教學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一開始,教師就利用了“猜謎語”、學生板前畫自己的小手、說出自己小手的用途等方式,把學生帶入一種教學情境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個教學過程創設了最佳的家學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回答問題的程度,給予積極向上的引導和鼓勵,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你說的真好!”、“誰還能比他說的更好?”等鼓勵性語言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檢測運用了“相信你一定行”的詞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敢說、敢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堅持以讀為主,讀中識字、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边@就要求教師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把識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識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并說出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這一步就突出了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讓學生識字,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一標準。教師通過分組認讀、開火車等形式讓學生讀識字卡片,檢測學生的識字效果,進一步激勵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各學段的閱讀教學都應重視朗讀和默讀!薄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把讀的權利教給了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讀得充分,讀得到位。這篇課文語言簡練,淺顯易懂,,對于課文內容,教師一點就通。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通過指導朗讀重點段、重點句、重點詞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如:“全家人”指誰?“這張畫”指哪張畫?“家人都說了什么?”)等讓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教師通過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如:找出蘭蘭提出的疑問句“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讓學生說出原因,并加強了學生對疑問句的朗讀指導,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知識的權利真正還給了學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句式特點,采取了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朗讀等朗讀方式加強了學生讀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達到了以讀促講、讀中感悟的目的。
三、學后評價,感悟延伸。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注重了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性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所有所想。學習了課文后,教師啟發學生進行嘗試性的評價,提出:“你向蘭蘭學習什么?”的問題。學生雖然所回答的問題與教師所期望的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學生能把心理所想的話說出來,這就足以證明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課堂教學檢測:一、讓學生按句式填空(如:爸爸喜歡 因為 等),是檢驗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程度,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二、說到做到(如:我替爸爸、媽媽、老師、大家)用手做些什么?是對學生學后知識的延伸,也是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的具體表現。達到了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四、存在的問題。
一節好課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存在這許多不足。縱觀這節語文課,我個人認為,還存在如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1、讓學生到板前畫手,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措施,但在這個環節上,教師卻忽視了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沒有充分利用此舉,對其進行評價,把“畫手”與下個問題“你用你的小手都做過什么?”緊密地聯系起來,為導入新課服務。
2、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多次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但每次活動教師都沒有講清合作的具體任務和要求,使學生的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沒有起到真正合作目的。
3、教師檢測學生識字效果時,只注重了學生學習結果的匯報,而忽視了對其他學生的教學組織,多數學生沒有注意聽他人的學習經驗,沒有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4、教學中雖然教師采取了多種讀書方法,但對于每種讀書方法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如:朗讀應該怎樣讀,達到什么程度;默讀應該怎樣讀等,缺乏必要的指導。對于低年級還缺少必要的齊讀訓練。通過齊讀,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約束自己不規范的閱讀行為,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程度。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7
教完《胖乎乎的小手》這課后,我進行了一次這樣的擴展練習:
老師:你們喜歡蘭蘭這雙小胖手嗎?
。ù蠹引R聲說喜歡。)
老師:誰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呢?
學生:蘭蘭幫爸爸媽媽做事,愛勞動。
學生:蘭蘭很能干,能幫姥姥捶背。
學生:蘭蘭有一雙勤勞的小手,大家都喜歡她。
老師:是!蘭蘭是個愛勞動的孩子,也是一個勤快而又討人喜歡的孩子。請大家伸出你們的小手,看看你的小手,說說你的小手為爸爸媽媽做過什么呢?
小朋友們興致很高,躍躍欲試,老師這一問題設計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說話的機會也培養了口頭表達的的能力。
學生:我的小手幫爸爸端過茶,幫媽媽洗過碗呢。ê⒆颖砬楹茏院。)
老師:哦,那你真的很能干。
。ㄎ业目洫勅堑煤⒆觽兏窍胝f了,手舉得更高了。)
學生:我幫爸爸拿過拖鞋,幫媽媽洗過菜,我還幫爺爺澆過花呢。
學生:我幫爸爸盛過飯,幫媽媽捶過背。
老師:我還知道你們不僅幫爸爸媽媽,你們還幫長輩,幫老師,幫鄰居做過事呢!誰能說說看?
實際告訴學生你的小手不僅能幫親人做點事,也能幫親人以外的人做事。
學生:我幫老師拿過筆,搬過凳子給老師坐。
學生:有一次隔壁張阿姨手上拿了很多東西開不了門,我幫她開了門。
老師:噢,原來你們都有一雙勤快的小手。你們幫助了別人,你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你自己也得到了快樂。你們說是不是很幸福的事啊!那現在老師要求你們照著課文的樣子把課文改一改,你就是文中的的 蘭蘭,也會幫爸爸媽媽做事情。誰能學著課文樣來說,看誰的嘴最巧了。
學生:蘭蘭畫了一張畫──(老師打斷了他的話)。
老師:你叫李小樂,那我們可以稱呼你為樂樂 。你就可以怎么開頭啊?
(學生會意,馬上把蘭蘭改為“樂樂”,而且特別驚喜,臉上帶著微笑,饒有興趣地說起來。)
學生:樂樂畫了一張畫,畫的是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媽媽拿起畫說:“這雙小手,幫我洗過菜呢!──”
學生在講的過程中老師提醒他生活中你幫大人做過什么事,你就怎么說。這個學生就把課文中的語言改成了自己的語言。因為把文中的孩子想象成自己,角色轉換到自己身上,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很樂意說自己的事。這個叫樂樂的學生剛說完,大家興致高漲,都想說。
老師:同學們都想講,那現在同桌互相說,你說給我聽,我說給你聽。
這樣做是為了照顧全體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
在最后我還設計了一個分角色表演課文,讓一個學生當小主人,一個當爸爸,一個當媽媽,一個當姥姥。把全文表演了一遍,又一次熟悉課文,也在不知不覺中背誦了課文。
【反思與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通過爸爸、媽媽、姥姥看了蘭蘭畫的畫,贊揚了蘭蘭那雙胖乎乎的小手是一雙勤勞的手。蘭蘭的小手為家人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表達了她對家人的愛。
這是一篇很好的體現親情之間那種濃濃的關愛和體貼的文章,接近生活,很有生活的氣息。新課標中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的感受和體驗。”特別要“注重情感的體驗”。我設計的“你的小手曾為爸爸媽媽還有很多人做過什么?”讓學生在體會文中 蘭蘭的勤快和可愛的同時也回憶生活中你是怎樣的,讓學生感受到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件多么快樂的事情。然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大膽地說。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在進行更深層次的說話訓練中我讓學生把文中的 蘭蘭改為自己的名字,把課文中語言變為自己的語言。角色的轉換讓學生進入生活的情境當中,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表達的欲望更強了,情感得到激發,語言得到發展,同時他們也當了一回小作者,有一種成功感。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都應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利用學生和同桌互相練習說,以及上臺表演的等形式創設機會來滿足那些沒有機會說話,沒有機會表達的學生。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雙向互動的,是積極主動的。在這種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的口頭表達的欲望更加主動,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加,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會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加濃厚。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8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幅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溫馨,內容和語言都內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教學要求】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寺朗讀課文。
3、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流利地朗讀課文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嗎?我出一則謎語給小朋友猜:
“兩棵小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人的手多么靈巧啊,今天,我們要認識一雙胖乎乎的小手。
(板書課題。) 這雙小手幫誰做過什么事呢?我們來讀課文。
意圖:通過猜謎語,學生很有興趣,能一上課就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課文,用熟悉的符號標出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⑴ 學生提出難讀的生字詞。
、啤∽觥靶⌒〔ヒ魡T”帶讀有拼音的生字。
、恰∮螒驇椭洃洠
以開火車或找朋友的形式認讀去掉音節的生字。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小朋友,別忘了每次我們認識新朋友后的任務:
把生字寶寶送回家。
學生在課文中去讀生字,自由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領悟課文
1、出示四個句子:
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抓過癢癢啊。
學生讀這四句話:
指名學生讀,其他學生先說優點,再評不足。
2、讀了這四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說一說。
3、是啊,蘭蘭的小手真能干。你們的小手也肯定很能干,一定也為大家做過許多事。
學生說說做過哪些事,出示句式:
我為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為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為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導寫字
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讀一讀。
學生觀察生字,說說今天的字要注意些什么。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書寫生字,師個別輔導。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9
【教學內容】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講了蘭蘭胖乎乎的小手幫家人拿過拖鞋,洗過手絹,撓過癢癢,而使全家人都喜歡這雙胖乎乎的小手,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孩子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過程】
一、活動激勵,揭題引文
1、看手: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2、畫手: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手的輪廓。
3、夸手: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過渡:
小朋友都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也有一雙能干的胖乎乎的小手(板書課題)誰能把課題讀讀?
生:(指名學生讀)
師:我們一起把課題讀讀吧!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我想知道這雙小手是做了什么事?
生2:我想知道這雙小手還有誰喜歡?
……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師:課文里生字詞你們都會讀嗎?(投影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請小朋友先練習一下,待會兒請小老師來教大家讀難讀的生字詞。
生:練習讀生字詞。
師:誰能當小老師來提醒大家,把那些難讀的生字詞讀準?
生:(指名生帶讀)
師:大家一起讀讀吧。
生:(齊讀生字詞)
師:同學們能讀準字音了,下面我們來個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能把這些字記住,而且方法簡便,有趣,就給這個小組插一面紅旗。
。ㄐ〗M討論記憶生字詞)
。ㄎ覀冊谶@以前教過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分一分,猜字謎,編故事等方法記憶生字,鼓勵學生用我們曾學過的方法記憶)
師:誰先來匯報自己的記字方法?
生1:半個月亮——胖。
生2:十口里面一顆豆——喜。
生3:弓長——張,我們班的張悅,張猛豪,張亞楠的“張”就是這個。
生4:我用換一換的方法記的,“貼”可以換成“站”,“情”可以換成“請”,“清”。
。▽W生說的時候,師板書)
……
師:這樣你還認識嗎?(投影出示擦掉音節的生字詞)誰來試讀?
生:(指名幾學生讀生字詞)
師:想讀的都站起來讀。
生:(絕大多數學生都站起來讀了)
師:讓我們開火車讀生字詞吧。
生:(開火車讀生字詞)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現在來寫一寫好嗎?(投影出示帶“看”“著”田字格)誰來讀讀這兩個字?
生:(指名生讀字)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生1:他們都是半包圍結構。
生2:“著”多了個倒八字。
生3:“著”的第三筆是橫,“看”的第一筆是撇。
師:請小朋友舉起右手跟著我寫這兩個字(師在黑板上范寫)。
生書空。
師:請小朋友在書上描一個字,寫一個字(播放音樂,師巡視指導)。
師生共同評議學生寫的字。
以此方法學寫另外四個字。
三、完成作業
在書上書寫我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師:生字寶寶剛才休息了一會兒,現在又來到小朋友身邊,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生:(指名人讀生字)
二、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師:生字會讀會寫了,咱們把它們請回到課文里,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邊讀邊想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蘭蘭的那張畫?,把他們說的話畫下來。
生:(自由讀課文,并把爸爸,媽媽,姥姥說的話畫下來)
師:蘭蘭幫全家人做了哪些事?
生:幫爸爸拿拖鞋,幫媽媽洗手絹,幫姥姥撓癢癢。
師:誰愿意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喜歡哪一自然段?
生輪讀課文。
師:你喜歡哪一自然段?就把那一自然段讀一讀。
生自由讀課文。
師:你喜歡哪一自然段?
(學生說到哪一自然段,就指導哪一自然段)
1、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我喜歡讀第二自然段,你能讀個大家聽嗎?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流利,有感情。
生:我好象看到蘭蘭在昂著頭有禮貌地和爸爸說話。
師:體會得真好。誰能扮演一下蘭蘭來讀一讀?
生:(指名讀蘭蘭說的話)
師:我好象也看到了一個可愛的蘭蘭,還有誰想讀蘭蘭的話,想讀的站起來一起讀。
生:(齊讀蘭蘭的話)
2、學習4、5、6自然段:
師:還有誰喜歡讀第三自然段?來讀給大家聽聽。
生:(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爸爸喜歡蘭蘭胖乎乎的小手,是因為小手幫爸爸拿過拖鞋。
師:想想爸爸說這話時,表情怎樣?誰來模仿爸爸的口吻讀一讀?
生:(指名讀)
師:讀的怎么樣?
生:聲音不夠粗。
生:沒有夸蘭蘭的意思。
師:誰能把爸爸親切的語氣和夸的意思讀出來?
生:(再指名讀)
師:我們都把自己當成爸爸來夸夸蘭蘭。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以下4、5自然的學習方法同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一和第六自然段:
師:誰能把第六(第一)自然段讀得最好?
生:(想讀的都站起來讀)
師:如果你是蘭蘭,聽了全家人對自己的夸獎,心里怎樣想?
生:高興,興奮。
生:以后還要為全家人做更多的事。
師:誰來把蘭蘭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生:(指名讀)
師:讀了全家人對蘭蘭的夸獎,你們替蘭蘭高興嗎?把自己當著蘭蘭來感受一下 。
生:(齊讀這段)
三、欣賞朗讀,進入角色(分角色朗讀)
先分四人一小組,分角色,一人一個角色;老師敘述,請學生表演讀。
四、發散思維,擴展想象
師:蘭蘭長大后,會幫全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生:幫姥姥、媽媽梳頭。
生:幫爸爸整理書房。
………
師:看看你們自己的小手,想一想,你們的小手長大了幫家長做哪些事?
生:替媽媽做飯,讓媽媽好好歇歇。
生:好好工作,為爸媽爭光,讓他們過幸福的生活。
……
五、課外活動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的小手很能干,今天老師要你們每雙小手布置一項任務,回家后,用你的小手幫家人做一件事,做的時候觀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當時的情景畫下來,我們來一個“比小手”畫展。
【教學反思】
《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講述了蘭蘭胖乎乎的小手幫家人拿過拖鞋,洗過手絹,撓過癢癢,而使全家人都喜歡這雙胖乎乎的小手,從課文中我們也感受到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質。文章開始蘭蘭的疑問:“我畫了那么多畫,你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也是同學們心中的疑問,學生看到這里會產生強烈地讀下去的愿望,會主動地去文中尋找答案,而且小學生又善于表現自己。老師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并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相互合作,情緒飽滿的共同發展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起共鳴
這篇課文的內容很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實際,而且在蘭蘭身上也有同學們的影子,在上課的開始我組織學生看手,畫手,夸手后,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雙小手到底做了什么事?這雙小手還有誰喜歡?由此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產生了參與學習的愿望。
在結束課文時,再讓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夸夸自己的小手幫家長做了什么,同學們的搶答很熱烈,我差點都招架不住他們的熱情了。我兒子也剛學了這一課,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買菜,他主動幫我提著(以前從來沒有過這舉動),并且是兩手已提好幾樣菜也不讓我幫忙,我趁機夸他的小手能干,他臉上笑開了花。回到家里,小手勒紅了也不叫一聲疼。我由衷地贊嘆這教材和生活貼近了真好。
二、欣賞朗讀,共同參與
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也是一教學重點,而人物角色的不同,說話語氣不同,內容不同,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嘗試自讀,同學互評,老師點評,使學生進入了人物角色,又通過分角色朗讀,同學門邊讀自編動作,加上表情,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三、發散思維,擴展想象
課文中蘭蘭可愛、善良,愛勞動,是同學們心目中的榜樣,同時蘭蘭的身上也有他們自己的影子,教學的最后再讓學生想一想蘭蘭長大了會幫家人干什么,實際上是讓學生以自己的身份來替蘭蘭回答。以學生愛模仿,愛參與的特點,又讓他們回家幫家長做一件事,并當時的情景畫下來。從后來同學們交上來的畫可以看出簡直是一個“小手比武大賽”有畫捶背的,有畫倒水的,有畫洗腳的……。盡管畫的畫技幼稚,但內容已充滿了想象。
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參與,氣憤活躍,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課后又愿意去實踐,對這種親近孩子生活的教材,并讓孩子走進生活的教學活動真好。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10
南昌市石頭街小學 楊成莉
【教學目標 】:能認識課文中出現的13個生字,會用介賓短語的格式說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并學著體貼長輩。
【教學重點】:認識和書寫本課的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通過學習課文,啟發、教育學生尊敬長輩,體貼父母。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活動激趣,揭題引入
1. 看手: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小手。(這時教師觀察,選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同學們看看,這雙手胖乎乎的多可愛,我們把他畫下來吧。
2. 畫手:讓這位同學把他的小手壓在黑板上,畫現手的輪廓。
3. 夸手:告訴同學們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過渡:原來你們的小手有這么大的本領呢,爸爸媽媽一定很喜歡吧。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蘭蘭小朋友啊,她也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他們全家人都喜歡她的這雙手,為什么呢?讀讀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請同學們自己借助拼音來讀課文,讀完后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掛圖)請同學們看看圖來說一說。
2.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讀完后把小黑板上的句子補充完整。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蘭蘭明白了,大家都喜歡她的畫,是因為 。
三、 細讀課文,識記生字
1. 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標出本課的自然段序號。
2. 師: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借助拼音讀。
3. 自己在課文中把這些字找出來后,讀一讀,然后再讀讀帶有生字的那句話,看看你能不能把它們讀正確。
4. 這些字你以前認識嗎?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5. 小組合作識記生字,說一說你識字的方法。
6. 給生字組詞,鞏固生字。
四、 指導朗讀,感情大意
1. 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讀這篇課文。
2. 請大家準備一下,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3. 你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討論。
句一:我只畫了自己的小手。
句二: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
句三: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課文你讀懂了嗎?下面來回答老師的幾個問題:課文中的“全家人”指的是哪些人?“這張畫”指的是哪張畫?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誰愿意來扮演爸爸、媽媽、姥姥來讀一讀他們的話。
分角色朗讀課文。
分四人小組演一演這篇課文。
五、 發揮想象,擴展課文
1. 請大家想象一下,蘭蘭長大后會幫助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2. 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小手,你長大后會幫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我替爸爸 。
我給媽媽 。
我幫老師 。
我為大家 。
六、 復習鞏固,加深記憶
課文中的這些生字呀,又想念大家了,你們還記得他們嗎?和他們交上朋友了嗎?
七、 指導書寫
1. 學寫“看、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2) 出示這兩個生字的筆畫順序。
(3) 指導觀察這兩個生字的占格位置。
。4) 教師范寫、講解。
。5) 教師巡視指導。
這兩個字在指導時,重點強調下面是:目。
2. 學寫“畫”
3. 學生自學“笑、興、會”。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11
【預設目標】
1、認識“胖”等13個生字,會寫“看”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感受閱讀的樂趣。
3、激發學生尊敬長輩、幫助長輩的愿望和舉動。
【教學重點】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課文主人公頭像。
【學習時數】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激趣,揭題引文
1、看手:
叫學生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2、畫手:
請胖乎乎小手的學生上臺,把手壓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輪廓。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讀全文,標上自然段的標號。
2、讀完后,說說讀懂了什么?
3、師生討論。
三、逐段細讀,識生字
1、聽老師范讀,勾劃生字。
2、拼讀帶拼音的生字,朗讀帶生字的句子,在讀中發現容易讀錯的字。
3、出示字卡:
說說自己會認哪些字,并向大家介紹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四、指導寫字
1、請各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指導寫。
2、生筆畫書空并組詞。
3、寫字本上自由練寫,重點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胖、張、剛、貼、墻、拖、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讀生字卡片。
2、請生上臺讀“手心”里的生字。
二、再讀課文
思考:蘭蘭的小手為什么讓人喜歡?
三、理清課文內容
1、生說故事情節,師相機板書:
替 爸爸頭像 拿
給 媽媽頭像 洗
幫 姥姥頭像 撓
2、通過換字,指導生明白“替、給、幫”是同義字。
四、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好疑問句、感嘆句
五、朗讀爸爸、媽媽、姥姥的話,指導讀好感嘆句
1、找出爸爸、媽媽、姥姥的話:
(看屏幕)你發現了什么?
2、創設情境,指導分角色朗讀。
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重讀“拖鞋”;語調上揚)
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呀!”(重讀“手絹”;笑著讀)
奶奶:“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呀!”(重讀“癢癢”;夸獎的語氣)
3、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一人讀一角色。
4、老師敘述,請學生表演。
5、大組分角色,朗讀全文:
注意讀好感嘆句、疑問句。
六、擴展想象
1、出示文末學習伙伴的提示,想一想:
蘭蘭長大以后,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2、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
你的小手,長大以后,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出示課后“說說做做”,練習說話: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給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幫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課外活動
回家用你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
【教學后記】
課文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可以分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學。整堂課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表演,學生興致很高,也很投入。特別是疑問句和感嘆句,學生都能很好地把握其語氣進行朗讀,教學效果非常不錯。
但是,我想如果我在引導學生的時候,能把朗讀教學的重點偏移到蘭蘭的話,讓學生感悟朗讀蘭蘭的那顆尊敬長輩、幫助長輩之心,這樣,學生會體會更深,在擴展活動的時候學生會更有話可說。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12
爸媽的雙手能工作,姥姥的雙手會做飯,蘭蘭也有一雙手,能畫畫,能寫字,能給爸爸拿拖鞋,能給媽媽洗手絹,能給姥姥撓癢癢,肯定還能做別的許許多多的尊敬長輩、體貼父母的事情。這就是全家人喜歡蘭蘭那雙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美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教學本課,我以“畫手”導入課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蘭蘭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導行,最后,我又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自身上,讓學生畫手、說手,整個過程注重參與性,有說有寫有畫,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愛。
匯報課《胖乎乎的小手》教學實錄 篇1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著、看”兩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
三、教學過程 :
、、謎語激趣,引入課文
猜謎:“兩根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引入課文:人的手多么靈巧啊!今天,我們要認識一雙胖乎乎的小手。(板書課題)
這雙胖乎乎的小手幫誰做過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吧。
、妗⒊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難讀生字:情、等。
做“小小播音員”帶讀有拼音的生字。游戲幫助記憶。(找朋友,開火車的形式認讀去音節生字)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別忘了每次我們認識新朋友后的任務:把生字寶寶送回家。
、、檢查讀長句子。
出示4個句子:⑴、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啤⑦@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恰⑦@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
⑷、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
②、指名讀句,引導學生先說優點,再評不足。
、、讀了這四句話,你發現了什么?完成練習說說做做。
(我替爸爸。我給媽媽。我幫奶奶。)
3、課文,邊讀邊想像文中人物說話的動作、神情。
、、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1、自主識字。
說說自己會認哪些字,介紹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2、寫字指導。
、、同桌比較“著、看”的異同。
、凇⑷嘟涣鳌
、、觀察“著、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范寫,注意“著、看”中撇的書寫。
、、學生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
激發學生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為。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自讀自悟,懂得文蘊含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
、濉⒂螒蜢柟套R字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認讀不帶音節的生字,如有讀錯,其他同學幫忙讀,讀準一個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讀準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為勝利者。
、妗⒗首x指導,感悟文意
1、朗讀第二、六自然段,想想疑問句、感嘆句該怎樣讀。(帶“!弊x重音)
句一:我只是畫了自己的小手。
句二:我有那么多畫,您為什么只貼這一張呢?
句三: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2、出示課文插圖,指導分角色朗讀。
⑴、出示課文插圖,聯系課文說話。
“全家”是指哪些人?“這張畫”是指哪張畫?
他們為什么喜歡這張畫?誰來扮演爸爸、媽媽、奶奶,讀讀他們的話。
、、指導分角色朗讀。(加“!弊x重音)
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語調上揚)
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笑著讀)
奶奶:“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夸獎的語氣)
3、全班交流。
⑴、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
、、夸一夸,幫一幫:引導學生先評優點,再評不足。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奶奶、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學生表演讀
4、a、蘭蘭長大以后,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也可以談自己)
b、創作畫《我有一雙小巧手》,并寫上想說的話。
、、看看,記記,寫字指導
1、先看“畫、笑、興、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記一記。
2、教師范寫。(“畫”下面的兇字框不能寫得太高,“笑”的下面第一筆是一撇,“會”人字頭的撇、捺寫得開一點。)
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