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活動課教案(精選3篇)
一年級活動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幾種調料,并知道它們各自的作用。
教學重點:
知道幾種調料的名稱。
教學難點:
了解調料的主要用途。
教學準備:
師生——各種調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提問:什么是調料?你認識哪些調料?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二、新課
廚房中的油、鹽、醬、醋,蔥、姜、蒜,花椒、八角、茴香,味精、料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調味品。
蔥:味辛辣。可切成細段,炒菜時熗鍋用,也可用來拌涼菜。
姜:又叫生姜或大姜。食用的是它形狀不規則的塊莖,有辣味。可切成片或絲,烹飪肉、雞、魚、蝦等。
蒜:作調料用的是蒜瓣。把蒜瓣搗爛制成蒜泥,右用于涼涼菜。……
蔥、姜、蒜都有有殺菌作用。
八角:俗稱大料,果實呈紅棕色,有4至8個不等。它是鄴肉、做熏魚不可少的調料。
花椒:外殼呈紅棕色的小顆粒果實。用它可以制成花椒油或花椒鹽,作為某些菜肴的調味品。
三、學生讀書。
四、分小組議議自己所知道的調味品的名稱及它們的用處。
五、布置作業:
讓學生到自己家中廚房中去認真觀察,看看還用到哪些調料/它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一年級活動課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通過對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的特點,全文共4小節,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語言親切且富有情趣,使用疊詞,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節語言句式、結構大致相同,便于學生仿說。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是發展學生觀察、想象能力的媒介。
教學目標
1、認識“尖、說、青、春、蛙、夏、彎、就、冬”等9個生字,認識“讠、蟲、夂”3個偏旁,讀準多音字“地”的字音。會寫“天、四、是”3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麗。
3、模仿課文,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認識“讠、蟲、夂”3個偏旁。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2分鐘)
1.教師: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著你們去認識一位漂亮的媽媽,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媽媽有四個美麗的女兒,她們呀各有各的本領,她們可以讓草變綠、花變紅;可以讓太陽變成大火球;可以讓稻谷彎下腰來;還可以讓世界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雪白。你們知道這四位漂亮的女兒叫什么名字嗎?(預設:春夏秋冬)
教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合起來叫做四季。
2、老師板書課題,(“四”寫田字格里),齊讀課題(提示四的讀音。借機指導書寫“四”。)
3、教師:春夏秋冬四位姑娘等不及要和我們見面了。讓我們快來讀一讀
《四季》這篇小詩歌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自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地讀課文。要是你們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時,那該怎么辦?(預設:問同桌,拼拼音)
師:小朋友們的辦法可真多啊!我們在讀的過程中要是遇到不懂的字時可以用筆圈起來,借助上面的拼音拼一拼,或著看看書上的插圖猜一猜,也可以問同桌或者老師,老師很樂意幫助你們。
2、教師范讀。(重點聽自己讀得不對或不認識的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讀得不正確的字音。
4、指名讀文。師生評議。
三、識字。(15分鐘)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讀課文特別認真,現在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些生字寶寶,你們愿意跟它們交朋友嗎?
1、師出示四幅圖:認識“春、天、夏、冬”。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幅圖,說說它們分別畫的是哪個季節?
分別出示圖和生字:春、夏、秋、冬(師引導學生觀察夏、冬兩個字的相同點,識記偏旁“夂”)
2、師:你認識這幾個生字寶寶嗎?誰來拼讀?(指名拼讀,隨機糾正讀音)
師:真棒!我們一起來拼讀!
3、認識“草芽”、“荷葉”、“青蛙”、“谷穗”、“雪人”等事物圖片。認識生字“尖、說、青、蛙、彎、地、就”。
①出示草芽插圖。
(1)教師:你們認識它嗎?誰認識?趕快告訴大家。(草芽)師問:草芽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
(出示帶調生字“尖”,師拼讀,學生跟讀)
師: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生:(小+大=尖)
師評價加一加的識字方法。學生領讀“尖”,其他人跟讀。
(2)師:還有一個生字寶寶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見面了,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出示帶調生字“說”,指名拼讀,生跟讀。)
認識偏旁“讠”。由“言”演變而來,表示說話。
②出示荷葉,指著荷葉,老師問:這是什么?荷葉是什么形狀的?I(圓圓的)荷葉上坐著的是誰呀?大家一起告訴老師吧!(青蛙)
(相機出示帶調詞語卡片:“青蛙”)
老師帶著學生拼讀,指名拼讀,其他人跟讀。
老師指導學生認識:蟲子旁。
③出示谷穗插圖,師問:這又是什么?谷穗是什么樣子的?(相機認識生字“彎”)(詞語:“彎彎的”)
指名拼讀,其他人跟讀。
④出示第四幅插圖:學習“說、地、就”3個生字。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雪人嗎?(生:喜歡。)
師:雪人又會說些什么呢?
指名讀第4節,齊讀。
(2)出示:“地、就”兩個字,
出示“地”學生可會讀錯,相機介紹它是多音字,知道“地”是輕聲。
(師領讀,學生跟讀,指名讀。)
出示“就”,學生自己拼讀,老師講述識字方法。(師領拼讀,學生
跟讀)
4、過渡:現在同學們都能正確地叫出這些生字寶寶的名字了嗎?誰想做小老師領大家拼讀一下這些生字?(生跟讀)
師:你會讀了嗎?接下來請同桌之間互相拼讀一下這些生字吧!(同桌互讀)
5、過渡: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真厲害。可是生字寶寶們非常淘氣,它說它不想再戴著這些帽子了,我在想,脫掉帽子的話,你們還認識它嗎?現在老師來考一考你們。(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6、練一練:(連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人完成習題卡)
7、游戲檢測鞏固:我來說,你來找。(找卡片)
(先同桌練習,然后老師說生字,學生舉卡片讀)
四、再讀課文。(7分鐘)
過渡: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厲害了。這么快就把這些生字寶寶記住了,那放回課文中的話,你還認識它嗎?相信這次同學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
1、大聲地朗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中的春、夏、秋、冬有哪些獨特的景物呢?
(草芽、荷葉、青蛙、谷穗、雪人)
2、師:讓我們開火車讀課文,再領略四季的美吧!
開火車,分小節讀文,要求讀通順。(師相機點評、指導)
3、加上動作讀文。(跟老師一起做,同桌練習,展示。)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10分鐘)
(1)是:(會意字)簡介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2)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發現“是”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書寫要點:第二筆是橫折,第五筆橫從橫中線上起筆。
2、跟老師書空筆畫、筆順。
3、老師示范書寫,提醒學生在書寫時應注意些什么。
4、學生描紅、練習。
(3)反饋評價。
六、總結。(1分鐘)
師: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認識了很多生字寶寶,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豎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媽媽請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喜歡她,還要學會保護她,讓她變得越來越美。
一年級活動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認讀12個生字和衣字旁1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讀好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注意分句間的停頓,并能試著讀出問句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圖文結合,采用多種形式讀來理解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純真的想象世界,感受小女孩關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質,學會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理解句子的基礎上,讀好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能讀出問句的語氣。
【教學難點】
體會小女孩關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質
【教法學法】
講授法 讀書指導法 游戲法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天上有座彩橋,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陽公公把它造”。誰知道是什么?(彩虹)
那你見過彩虹嗎?你能說說你見過的彩虹是什么形狀和顏色的嗎?讓我們來看一看吧。(播放課件)你們想讀讀嗎?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生字讀音。
2.引導學生練習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把生字畫出來。
3.出示要求會認的12個生字,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認讀,并組詞。
4.全班匯報生字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補充、指導。
5.同法指導學習本課生詞。
三、再讀課文,鞏固識字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2.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呢?彩虹美嗎?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一個?
四、指導書寫
1.出示7個會寫字。
2.引導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想一想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重點指導“著”“那”“興”的書寫。
3.教師范寫。
4.課件展示書寫,強調筆畫的搭配。
五、布置作業
1.組織自由認讀生字,給生字組詞。
2.引導練習朗讀課文。